(AL—28)
绪论
一、 战略、战略思想
1、 战略
A、《军语》—1997年版
a、指军事战略,即为筹划与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b、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与指导 B、国家战略
a、亦称大战略,是关于指导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总体方略
b、垂切——按国家内不同部门或行业切割而成的“条型”战略 1)军事战略 2)经济战略 3)外交战略
4)文化发展战略
c、横割——按地域层次切割而成的“块型”战略,即国家所属各地区、各大单位制定的带全
局性的指导方略
d、“条”“块”交叉所形成的新战略 e、从时间上进行的划分 C、战略一词的流变
a、至晚在西晋初年即已出现,即司马彪的《战略》一书
b、隋代赵裴的《战略二十六卷》
c、唐代高适在《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六中有“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
d、唐僖宗时兵部侍郎、同平章事郑畋在《授武臣邠宁节度使制》中有“习起、翦之兵书,用
关、张之战略”
e、明代茅元仪辑《二十一史战略考》 f、明代胡宗宪辑《战略》一卷
D、古人所言之“庙算”、“大略”、“远略”、“宏谋”、“运算”亦与战略之义相近 2、 战略思想
A、 战略与战略思想的相通点 a、 全局性 b、 高层性 c、 长远性 B、 不同点
a、 战略属指导艺术,更贴近实践,虽受思想支配,但更具个案性
b、 战略思想是指导和实施战略的理性认识与思想方法,是从众多战略个案中提炼出来的,更具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 C、 相互关系
1
a、 战略中包含、体现战略思想
b、 战略思想指导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二、 中国历代战略思想
1、 研究对象
A、 学科定位
a、 中国历代军事思想与战略学交叉而成 b、 军事思想的一个分支
c、 战略学的一个基础性学科 d、 军事历史学的重要内容
B、 研究对象——中国古代和近代战略思想 C、 研究内容
a、 按时期分
1) 古代 2) 近代 b、 按内容分
1) 先胜
2) 全胜 3) 战胜 4) 统一国家 5) 多极 6) 持久 7) 边海防 c、 按层次分 1) 国家 2) 军事 3) 边防
d、 按实施对象分
1) 对外
2) 治国治军
2、 影响中国历代战略思想发展的条件
A、 战争
a、 规模
b、 样式
c、 武器装备
B、 物质基础——主要指国家或政治集团的经济状况
a、 国土面积
b、 人口状况 c、 运输能力 d、 后勤补给
C、 学术条件
a、 学术思想的活跃程度
b、 思维方式 c、 政治环境
D、 地理环境
3、 中国历代战略思想发展概况
2
A、 酝酿产生——远古到西周末期 B、 基本确立——《孙子兵法》,前8世纪初到前3世纪末 C、 充实提高——前3世纪到19世纪中期 D、 中西融合阶段
三、 学习中国历代战略思想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 学习的必要性
A、 从军事实践角度看,中国历代战略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精辟的见解,无穷的智慧,可以为
今人制定和实施战略提供启示和借鉴,有时能起到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B、 从军事科研的角度看,研究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将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结合起来 2、 应处理好的关系
A、 古与今
a、 古为今用 b、 为今必须研古 B、 史与略
a、 历史知识 b、 战略学知识
c、 当代世界战略形势知识 C、 条与块 D、 研与用
a、 以学问见长
b、 以出谋划策见长 c、 以管理见长
中国古代军事战略思想的原理及架构
一、 概论
1、 中国古代军事战略的最高宗旨是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其原理与主张架构的核心是“胜” 2、 “胜”之子范畴
A、 先胜——关于战争准备的思想
B、 全胜——关于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利益的思想 C、 战胜——关于用战争手段获得胜利的思想 3、 先胜、全胜、战胜之关系
A、 先胜是全胜、战胜的基础和前提
B、 全胜介于先胜与战胜之间,是对战争力量最有效益的使用,又为战胜创造必须的条件。全胜策略不成功,则诉诸战胜
C、 战胜,可以反过来称为实施全胜战略的筹码,亦可增强国家或政治集团先胜的力量,即胜敌
而益强
D、 互为手段与目的,每方都接受对方的作用,又反过来作用于对方 E、 胜敌——益强——胜敌的战略思想体系
二、 先胜思想
1、 出自《孙子兵法·形篇》 2、 知
A、 先知
a、 讲知的时间性,即在军事行动之前,就须预先掌握有关情报,认识军事发展规律,对军
3
事行动结果作出预测
b、 是进行战争准备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又是进行其他方面战争准备的前提 c、 “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劳永逸 d、 要求决策者在任何时候都要先敌、先事而知
e、 是先胜的前提条件 B、 尽知
a、 指空间概念,对有关战争的变化规律、重大情况和发展趋向等,都应了解和掌握 b、 知道——了解掌握战争规律
c、 知情——对有关战争现实情况的掌握
1) 知彼知己——在知情中,最重要的是知彼,因为它是我军“所恃而动”的最主要的
依据,是最难知而又非知不可的 2) 知天知地 3) 知理知害
4) 知胜知败
C、 先知与尽知是互相交织的,先知中包括尽知,尽知中也包含先知 D、 靠人事而达到先知与尽知 3、 积形
A、 形之含义
a、 军队内部的结构形态
b、 军事实力外部表现形态 B、 军事实力是综合力量的体现 C、 道
a、 政治
b、 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 D、 财
a、 组成
1) 地 2) 粮
3) 车 4) 费 5) 材 6) 奉 7) 货
b、 地为诸因素之基础 c、 地
1) 国土——经济实力 2) 战地,即战场
E、 天——气象条件
F、 将——将帅的培养选拔和使用
a、 智——智慧计谋
b、 信——言必行,行必果 c、 仁——爱护士卒
d、 勇——勇敢坚定
e、 严——法令严明并严格执行
G、 法
a、 分数——部队的组织编制和人员职责分工
4
b、 法制 c、 法令 d、 法规 H、 卒
a、 选——精选素质好的人为士卒 b、 编——制定严密合理的编制 c、 练——严格训练 I、 兵 4、 庙算
A、 含义
a、 战略形势分析——经、校 b、 战略决策——诛 B、 基本要求
a、 分析要全面 b、 要慎战 c、 严格保密
三、 全胜思想
1、 全胜即以完全之策力争以最小的代价获取全局性的理想胜利 2、 全破
A、 全胜之中允许有“破”,有破之全也是一种全,一种相对的全 B、 内容
a、 破军全国 b、 破旅全军 c、 破卒全旅 d、 破伍全卒 C、 全与破的关系
a、 理想与现实
b、 两者相反相成
c、 指导思想上力争完满的全
d、 实践中全破结合,以全瓦解敌心,以破慑全屈
3、 攻心
A、 是达成全胜的重要手段
B、 由孙膑最早提出
C、 攻心的要义在于绝其所恃,即将对方心理上所依恃的精神支柱摧毁D、 手段
a、 文伐、阴倾
1) 采取因其所喜,以顺其志的原则 2) 方法
(a) 骄敌之心
(b) 分敌之势 (c) 收买重臣 (d) 虚其蓄积 (e) 塞敌耳目 (f) 养其乱臣 (g) 娱以美人
5
(h) 急令暴刑
b、 威慑
1) 要有强大的实力
2) 有使用这种实力的决心与行动
3) 将我之实力与使用它的决心通过伐谋、伐交等手段传达给敌方
4、 商战
A、 天下轻而我种,即对于眼前看来不重要,而从长远看却很重要的物资用较高价格收买,以使
本国这种重要物资不外流,而使外国的大量进口
B、 天下高而我下
C、 利而害之,即通过贸易,使敌国对我形成依赖关系,然后适时与之断绝贸易,使之陷入经济困境,不得不就范于我
5、 全争
A、 即以完全之策(周密性、多案性、思想方法的全面性)争胜于天下 B、 周密完善的策略——多种手段、多种预案、多种准备
a、 战衡——供求平衡战
b、 战准——物价调节战 c、 战流——物资流通战 d、 战权——经济权谋战 e、 战势——乘势借力战 f、 战兵
C、 思想方法的全面性和策略的周密性
a、 横向分析
b、 纵向的终始分析
四、 战胜思想
1、 通过战争手段夺取胜利,是中国古代军事战略思想的主体内容。所以如此,因为从实际情况看,
军事斗争的主要方式就是战胜,而非不战而胜,虽然战胜这一方式“非善之善者”,但它在军事斗争中的地位却远远超过不战而胜 2、 致人
A、 从战争力量的使用看,是古代战略思想的核心
B、 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能控制、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控制和调动,讲的是关于战争的主动
权问题,或者说是军队的自由权、对战争的驾驭权、对局势的控制权问题
C、 战争是智与力的较量,谁掌握了主动权,谁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即使短处也常常会
转化为长处;同时压制对方致长处,使我、敌之间的优劣差距无形中成几何级数拉大,从而取得胜利
D、 军事斗争的一切谋略都是围绕争夺战争主动权展开的
E、 致人是中国古代战争力量使用理论中居于首位的范畴,它支配制约着其以下各范畴,与中国
古代军事战略理论体系最高范畴“胜”联系最为紧密,致人则胜,致于人则败
F、 主动权问题至今仍是制胜的铁则 3、 仁诡
A、 仁体现在民本思想和人道主义上
B、 仁是将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认为非仁者不能使用
C、 战争指导者在对敌斗争中实行诡道,是由战争的特殊规律决定的
D、 打不赢战争是最大的不仁,因而在战争中使用诡诈,是无可非议的,但这种手段只能使用于敌人,而不能使用于自己内部 E、 抚士贵诚,制敌归诈
6
4、 任势
A、 即运用力量,因势施谋,借势成事
B、 条件
a、 充分发挥主观的力量
b、 正确分析形势,充分利用客观矛盾之间互相作用的力量以达成我之目的。求之于势而不
责于人,就是利用客观态势的力量达我之目的,不必苛求于人
C、 因势定谋,借势成事 D、 类型
a、 乘势 b、 气势 c、 假势 d、 随势 e、 地势
5、 虚实
A、 识虚实之势
B、 击虚
C、 变化方式
a、 以虚为实 b、 以实为虚 c、 以虚为虚
d、 以实为实
6、 奇正
A、 奇正是关于如何针对人们常规思维所形成的定势,用超常思维方式取胜的一种谋略 B、 奇胜原则的主要特征是从实际出发,灵活机动
C、 虚实在敌即不以我之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对象的情况;奇正在我即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 奇正的精义是出敌不意
E、 善于根据情势灵活使用奇正,奇正相生,变化莫测,才会正亦胜,奇亦胜 7、 专分
A、 精义是集中我之兵力,分散敌之兵力,将敌各个击灭
B、 必须力争主动,防止被动,使敌被动备我,而不要让自己盲目备敌 C、 指挥员要善于“以分合为变”,善于运用变化分合的手段,使敌莫测 8、 久速
A、 贵速贱久
a、 从当时国家承受能力和后勤供应困难角度考虑 b、 防止陷入两面或多面作战之中
c、 从战争自身特点而言,只有突然袭击才能出敌不意,攻其不备,取得胜利 B、 军队的速度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速则有力,速能乘机,速可制胜 C、 唐提出持久以弊之的作战指导原则 9、 示形
A、 通过伪装达成战略欺骗
B、 心迹,即其心里的谋划与其外在表现不一致,才能骗过敌人,取得胜利 10、 迂直 11、 攻守
A、 深入则专
a、 可充分强化士卒的凝聚力和斗志 b、 速决的最好方式是突然袭击
7
B、 亦主张善守
a、 必须做好战争准备
b、 重点守备,并握有一定的机动兵力 c、 发挥防御作战的优势 d、 在防御中灵活用兵 C、 重视先发或后发制人 D、 城市防御作战专论
中国古代传统思维与古代战略思想
一、 中国古代“统体思维”与古代战略思想
1、 统体除含有整体的内容外,还重点强调事物内部联系的统系性、发展的全程性以及人们对客观事
物认识的统观性。统体这个概念不仅明确告诉人们,世界是一个整体,而且还揭示了这种整体内部结构的统系及时间特征,有利于人们统观其全部,掌握其要领,纵览其始终。中国传统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把握整体,着眼统系,统览全程 2、 中国古代“统体”思维
A、 基本特征
a、 全面性,即要求人们对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全面的认识,反对顾此失彼,
犯片面性的错误 b、 统系性,即强调架构事物的各个部分各有统系,不是杂乱无章,人们认识任何事物,都
必须从其所处环境、内部系统、从事物的根本或纲领上去考察,反对将其隔绝、孤立起来进行分析和解剖
c、 循环性,即强调纵向的时间思维,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相对封闭
的过程 B、 全
a、 含义
1) 最初为无瑕疵的玉 2) 完备周全
3) 基本含义是既纯粹又齐全
b、 通过以曲求全达到目的
c、 以贵全贱缺为主流的思维方式 C、 统
a、 原意为总领、统系
b、 含义
1) 系要服从统。统是领率,系是隶属;统是整体,系是部分。系属对统领不得擅越,
不得叛离,不应以部分损害整体;必要时,应牺牲部分以保存整体 2) 按系统理
3) 系要统于正,正即正统,也有正义,正确之意
4) 重视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即关注系统所在的环境,研究这一系统与其他有关系统之
间的关系
D、 环
E、 统体思维作为中华民族一个传统思维模式,其基本内容是将事物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进行认识和把握
3、 统体思维在古代战略研究中的运用
A、 谋全胜
a、 全胜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8
b、 两层次的关系
c、 既包括完全周密的考虑,也包括全、破结合的实际行动 d、 计出万全而后动,这是中国古代占主流的决策思维主张 e、 也有主张因势乘势,当机立断者
B、 重系统
a、 将战争放到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中进行考察 b、 在军事外交斗争上,主张全面思考,系统思维
c、 在国家和军队管理方法上,强调按系统、分层次管理 C、 计环周
a、 认识时势,探讨规律
b、 因势定策,合时而变
1) 贵柔守雌
2) 持满之道 3) 克己复礼 4) 以高压手段 c、 作战艺术,变化无穷
二、 中国古代的“执两”思维
1、 2、
“执两”思维主张在认识事物、思考对策时要把握事物的两个极端,通过人的主观努力,使之保持“中和”,或促使其互相转化 中国古代的“执两”思维 A、 两
a、 过犹不及——空间含义 b、 终始——时间之义
c、 一种对立统一的现象 B、 中
a、 处理矛盾的适度性问题
b、 解为适中、适宜、适度、恰到好处
c、 要义是使对立物达成和谐的统一
d、 和是指内部的和谐,同是表面的同一 C、 权
a、 本义是秤锤,后引申为权变,要义是因时因势制宜 b、 权之精髓为反经合道
c、 权为“不得以而用之”,可暂用而不可常用 d、 用权要有度,不可使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3、
“执两”思维在中国古代国家和军队管理中的运用 A、 中央统权与分权的关系
a、 强调权力分割的适度性问题
b、 主张行政区划大小适中
c、 地方与军队的高级长官不宜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不宜久住一地;亦不宜权力过轻或调换过于频繁
B、 变革与稳定的关系
a、 以小变求不变
b、 用之变是为了保持体的不变,体的不变必须要以“用”之变来维持
C、 用宽与用严的关系
a、 主张确立法制,在制定法律法令时,必须把握两端,防止出现过与不及两个极端
9
b、 主张在执行法律时要赏罚适中,既反对过严,也反对过宽;既反对过疏,也反对过密 c、 宽严因势而权 D、 对军队御与不御的关系
a、 古代军事体制的特征
1) 领导体制上实行发兵权、统兵权、指挥权三权分离 2) 武装力量部署上实行居重驭轻原则 3) 实行各部队相互制约的原则 b、 注意的方法
1) 控制必须适度,既重控制,又重战斗力的提高 2) 既使之相互制约,又防止互相擎肘 3) 既居重驭轻,又防止削弱边防力量 4) 既控御将权,又须对之充分信任 c、 措施
1) 完善国家体制
2) 找到控御军队和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最大公约数 3) 对将领要知而后任,任而不疑 4) 建立适当的监督机制
E、 处理怀柔与威服的关系
a、 怀柔——修文德以来之
1)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 实行“同服”“不同制”的国家制度 3) 选派良吏充任边关 4) 实行和亲政策
5) 利用宗教助王化之遐宣
6) 给影响较大的宗教领袖以适当的特权和厚赐 7) 建立制约和管理宗教领袖的制度和措施 8) 由政教合一向政教分离过渡 b、 威服
1) 德化
2) 武力威慑与政治瓦解 3) 武力镇压
c、 怀柔或威服必须相济相泄,防止过犹不及,做到柔而不弱,威而不欺
F、 国家战略管理,说到底就是对国家生活中一些重大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而要处理好这些关系,4、
坚持正确的方向,就必须认识两,确立中,用好权,把握度,反对过和不及两种倾向 中国古代执两思维在对敌斗争中的运用
A、 各家之论述
a、 儒家提出文事、武事必须兼备,以民信为本,同时强调足食、足兵等思想
b、 道家提出柔弱胜刚强,以静制动,以退为进,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思想
c、 法家对富国与强兵、无方与有方关系的认识
d、 兵家认为战争权谋的哲学基础就是建立在大小、坚柔等这些对立统一的兵学范畴之上 B、 主要表现
a、 在分析形势时,十分注意把握事物的两面性,防止顾此失彼,善于在看到显现一面的同
时,还看到被掩盖的另一面,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1) 对待迷信的两面性 2) 内忧外患的两面性
3) 成功与失败的两端分析
10
4) 战略形势上的清醒估计
5) 思维方法上善于求异的特征
b、 反经合道色彩强烈——兵家权谋中的灵魂是知常变
三、 中国古代“象类”思维与古代战略思想
1、 2、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自然现象中类推出治理社会的道理,并用之于实践,这种思维方式古人称之为象类 中国古代象类思维
A、 象类思维是人们通过观察、认识某种客观事物的形象及其内在规律,运用综合、分析、类比
等推理手段得出其他事物也具有相同或相近特征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
特征是,它不完全等同于文艺创作的形象思维,至少它没有形象思维那种强烈的情感因素在起作用;相反,却因运用了抽象思维手段,而具有了客观、冷静的特点。它不完全等同于只用逻辑推理的纯抽象思维,却其中包含着某些形象思维的特征,是一种由形象而抽象的特殊思维方式
B、 中国人推天道以明人事,西方推天道以明天道 C、 基本思维方法为类比推理 D、 包含的内容
a、 形象思维
b、 直觉顿悟思维 c、 综合归纳 d、 具体分析 E、 条件
a、 有丰富的有关知识积累
b、 对有关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思考
c、 外界条件对其思维的引发,使之在认识上产生飞跃
3、 中国古代象类思维在战略研究中的运用
A、 中国古代象类思维在战略管理中的运用
a、 法天以设制,模拟天象,建立与中央集权体制相适应的国家和军队管理制度
b、 从自然万物之象中感悟,类推出治理国家和军队的方法
B、 中国古代象类思维在战争指导中的运用
a、 柔弱胜刚强的谋略思想
b、 战略指导上以不欲求欲,以不为求为,以迂求直,以损求益,以柔克刚,以无事取天下 c、 用兵要势险节短
d、 军事上防微杜渐的重要
e、 圣人将动,必有愚色,成为后人强调戒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重要依据 f、 用兵须神速
g、 将帅不可因小利而分散兵力,并力一向,可抵十倍之师 C、 局限性
a、 宇宙间任何类与类之间只有相似性没有等同性 b、 对天人关系的处理上必须适度
中国古代统一国家战略思想
一、 中国古代王朝实现统一的类型
1、 自下而上式 2、 中层开花式
11
A、 起事前即已有自己较大的地盘和势力范围 B、 重视争取原贵族势力的支持
C、 常常一开始就有较长远的考虑,其文化素质、战略谋划、军队训练素质、将帅的指挥能力较
高 D、 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另外一种方式的权力移交 3、 自上而下式
A、 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形成权倾朝野的势力 B、 夺取最高权力的过程主要是政治斗争 C、 统一国家的彻底性和力度较弱 4、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一天下
A、 先统一本民族各部,形成强大力量后再问鼎中原
B、 军队剽悍强劲,长于骑战和野战,进攻性强,机动性强,长途奔袭能力强,勇、狠、快特色
强烈
C、 有一个政策调整的过程
二、 韬光养晦,乘机起事
1、 韬光养晦,求得发展
A、 含义
a、 韬是弓的外套,韬光即收敛藏匿光彩
b、 晦的原意为昏暗
c、 本义是明白前进必有所伤,比喻人看出自己处于困难的环境之中,以内明外晦之计自处
有利 B、 手段
a、 德行修养 b、 制胜谋略 c、 德谋兼有 C、 事例
a、 文王之代商
b、 刘邦建汉 c、 刘秀兴汉 d、 李渊建唐 e、 铁木真与金 f、 满清与明
D、 与苟且偷生有质的区别。前者为向上的质与量,后为没落腐朽的表现
E、 弱者通过韬光养晦转化为强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否则其前途只能是晦暗无光 F、 是自己在力量比较弱小,环境又比较险恶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保存、发展自己的谋略。在力
量强大以后,一般都改用强硬的态度和战略 2、 乘机起事,因势借力
A、 机是指有利时机,构成机的要素是时和势,即在有利的时间里出现的有利态势 B、 大都遵循“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这一原则 C、 成功条件
a、 可因之势,可借之力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b、 善于认识和利用这种势达成自己的目的
三、 目标远大,逐步施行
1、 战略目标远大
12
A、 战略目标决定着战略和策略的制定,规范着政治集团中全体人员的思想行动。战略目标是否
远大,对起事者的成败至关重要 B、 以统一大业为己任,在任何时候都不因小利或小败放弃对这一信念的追求 2、 实施步骤因势而定
A、 秦一统天下的战略步骤
a、 富国强兵,夺占地利 b、 东向以制诸侯
1) 张仪的蚕食缓进中原阶段
2) 魏冉的重创诸侯国阶段
3) 吕不韦的“断纵亲之腰”阶段
c、 成“帝王之业”
B、 西汉一统天下的战略步骤
a、 联项抗秦,夺占关中 b、 楚汉相争
1) 东出争胜
2) 楚汉相持 3) 战略反击 c、 主要战略手段
1) 潜出古道
2) 还定三秦 3) 争取舆论 4) 与敌相持 5) 正面作战 6) 敌后打击
7) 专己分敌 8) 乘胜追击
C、 唐一统天下的战略步骤
a、 先入关中,号令天下
b、 歼灭群雄,统一全国
1) 和好突厥,经略西北,巩固根本 2) 消灭关东、江南群雄,统一全国 c、 基本方略
1) 先北后南
2) 先急后缓 3) 各个击灭
4) 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兼施
D、 朱元璋统一天下的战略步骤
a、 攻占金陵,建立根本 b、 西战东讨,平定江南 c、 北上灭元,统一全国
联友分敌,各个击灭
1、 争取盟友,分化敌人,各个击灭群雄 2、 秦与六国
A、 主要思路
a、 确定某一时间内的打击重点
13
四、
b、 千方百计孤立之 c、 集中力量征战
B、 主要手段
a、 以实力为后盾的恐吓手段 b、 不惜重金收买六国中的权臣 c、 派间谍进行离间
3、 东汉刘秀
A、 灭赤眉、刘永,除最大威胁
B、 联陇制蜀,专力东顾 C、 拉拢窦融,降服河西 D、 先陇后蜀,逐一消灭 4、 隋统一全国
A、 分化瓦解,各个打击 B、 初,据形势确定为防北攻南 C、 先北后南
a、 分化瓦解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b、 远交近攻,离强合弱
c、 阿波与沙钵略相攻
d、 阿波、处罗侯莫何可汗、雍闾叶护可汗共存 e、 国家统一致人,分裂致于人
D、 先疲后打,多路出击 5、 北宋 6、 清
五、 招贤徕民,治军用兵
1、 重视招揽人才
A、 李世民的用人之道
a、 舍短用长
b、 弃怨用才
c、 知而后任 d、 用而不疑
B、 人才内进是兴旺之兆,人才外流是危机之始 2、 民心问题
3、 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A、 北统南,西胜东,穷克富之因素
a、 根据地人民的强悍,文弱素质有关 b、 根据地内政治是否清明 c、 与地理环境有关
B、 国富者未必兵强,从国富到兵强还有诸多条件 4、 文武并用
中国历代维护国家统一战略思想一、 华夏民族的统一历程
1、 从先秦到秦汉为统一的奠基开创时期 2、 从三国到隋唐为统一的深入发展时期
14
3、 从五代十国到清前期为统一的全面确立时期
4、 从鸦片战争到共和国成立为华夏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激烈斗争时期
二、 强化中央权威
1、 边疆的问鼎取决于内地,内地的稳定取决于中央,中央的稳定则取决于它自身的坚强。中央的强
弱和权威的高低,一般与国家统一程度成正比 2、 中央政权坚强有力,是国家统一的关键
A、 中央内部矛盾尖锐,自身无法调和——最高权力的交接问题
a、 内部达成基本妥协
b、 通过宫廷斗争一个吃掉一个 c、 牵动地方,全面内战
B、 地方与中央矛盾激化,中央无力解决 C、 地区与地区矛盾加剧,中央无力调控
D、 民族分裂主义猖獗,中央无力制止
E、 外来侵略势力干涉,中央的外交和军事斗争不力 3、 强化中央权威,须有明君贤臣和有效制度
A、 国君的贤明与大臣的贤能
B、 合理的制度
a、 权力制约
b、 政府内部明确分工密切配合
4、 处理好中央内部矛盾,中央才能坚强有力
A、 权臣秉国
B、 宦官擅权 C、 外戚专政
D、 群臣朋党
E、 宗室争夺皇位继承权 F、 措施
a、 在权力制约的基础上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b、 防患于未然,事先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 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 实行适度地方行政区划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A、 推行郡县制
B、 秦汉以后之大行政区划制
a、 秦末汉初
b、 东汉末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 唐代中期
2、 不使地方高级长官军、政、财大权于一身
3、 中央必须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A、 对土地的控制、限制、分配、调整的大权必须掌握在中央手中
B、 中央必须严格控制税收、财源和铸币大权,取“有余”以补“不足” C、 不断加强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四、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1、 利用中华文化的维系作用维护国家统一
A、 同族意识
15
B、 依存意识 C、 包容意识
D、 大一统观念
a、 高度尊崇和重视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思想
b、 孔子是大一统理论的创立者 c、 主要内涵
1) 地理概念上的国土统一
2) 政治概念上全国上下的高度一致
3) 时间概念上长久统一,江山永固
4) 强调统一要以“正统”或“有德”者为中心
2、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缓和民族矛盾
A、 胡汉一家,华夷并重
B、 同服不同制
a、 羁縻制度 b、 土司制度 c、 改土归流 C、 选良吏充任边官 D、 实行和亲政策
a、 下嫁
b、 上奉 c、 较平等 d、 宋反对
3、 将宗教作为“驭藩之具”,并对之进行限制
A、 将宗教政策作为维护国家统一总体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B、 给影响较大的宗教领袖以特权和措施 C、 建立制约和管理宗教领袖的制度和措施
a、 中央掌握对宗教领袖册封废黜赏罚之权 b、 多封众建以分其势
c、 建立朝贡制度
d、 由政教合一渐向政教分离过渡 e、 限制宗教领袖的活动范围 f、 禁止宗教领袖宗族干预公事
五、 强边固防,治军用兵
1、 在富国的基础上强兵
A、 政治清明
B、 其内涵因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2、 确保军权集中于中央
A、 兵权三分,将不专兵 B、 居重驭轻,相互制约 C、 实行军事监察 3、 实边固塞
A、 移民实边 B、 屯田 C、 互市 D、 固塞
16
4、 注重用兵
A、 平定国内叛乱
a、 先发制人,防患于未然 b、 当断必断,不坐受其乱
c、 除恶务尽,不留后患 d、 讲求策略,标本兼治
e、 边疆用兵必须刚柔相济,重视战法运用和后勤保障 f、 海岛用兵必须选择有利的战略时机
B、 抗击外来侵略
a、 克服轻器思想,重视军事技术的提高与高素质的人的结合
b、 注重不战屈敌,力争伐交制胜 c、 利用对手矛盾,达成以敌制敌 d、 加强军事力量,做到先胜后战 e、 庙堂多算,因敌制胜 f、 发动民众,全面抗击
中国古代多极战略思想
一、 中国古代多极战略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孙子兵法》
A、强调国家利益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最高准则 B、用兵要充分考虑周围各国的威胁
C、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4个具体办法 2、合纵与连横
3、诸葛亮的隆中对
4、成吉思汗的临终遗言
二、 多极斗争的主要形式
1、 伐谋——以强大武力为后盾,对敌人正在筹划的谋略及时予以识破,并积极利用自己的谋略挫败其原有构想
2、 伐交——通过外交斗争,分化瓦解敌国同盟,使其盟国倒向自己一边或起码保持中立,从而壮大
自己,孤立敌人,最终迫使敌人屈服
A、 伐交者要拥有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
B、 切忌四面树敌,多线作战,应当尽可能联合一切可能的盟友 C、 采取各种方法,孤立打击、削弱敌人 D、 从大局着眼,看清根本利益 3、 招贤徕民
A、 借才异方
a、 既壮大自己,又削弱敌人
b、 久居敌营,对敌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敌军将帅的个人品性知之甚详
B、 与敌争夺民众 4、 用间
A、 针对君臣关系 B、 对敌奸臣
C、 对敌人的谋臣良将 D、 对敌人的同盟者
17
E、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三、 多极斗争的基本原则
1、 强己弱敌
2、 后发制人——聪明的国家要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韬光养晦,不要总处在各方矛盾的焦点上,不
要利欲熏心,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 3、 正名顺民原则 4、 各个击破原则
中国近代战略思想的转变
一、 中国古典战略观念的基本特点
1、 在战略环境上追求天下一统,实施“王道”——东方朝贡体制和宗藩观念的核心是德政安边的王道思想,实行它的根本目的是以“天子守在四夷”的方式,为中国营造一个和平的战略环境 2、 在战略目标上强调维护和平,安国全军
3、 在战略手段上提倡首先使用非暴力手段,运用谋略取胜 4、 在作战方式上崇尚速战速决,防御反击
5、 在战争准备上侧重发展农业,屯粮畜草,寓兵于农
6、 在对付战略威胁方面,通常是重北轻南,重陆轻海,实施单向防御 7、 在战略力量的部署上致力于中央集权,居重驭轻
二、 中国近代战略观念的转变
1、 调整战略视角,更深刻地分析国防的主要威胁,辨识主要敌人 2、 改变国防发展道路,从“耕战”转向商战
3、 由维护“宗藩”体制到奉行“藩篱”政策
4、 面对国小而军力强大的侵略者,从速战转向持久
5、 调整中国国防战略的重心,由单重塞防到海防塞防并重
三、 近代战略观念转变的局限性
中国近代国防发展战略思想
一、 近代国防危机及对国防发展理论的需求
1、 近代国防与古代的不同
A、 缺乏从容进行国防建设的机会
B、 海陆并举,全面侵略
C、 既有夺占领土的企图,又有掠夺经济和政治权益的野心 2、 近代国防斗争对象与古代的不同
A、 实力差距 B、 论势不论理
二、 “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1、 林则徐、魏源首倡
2、 突出科学技术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3、 影响力十分有限
A、 提出者的地位
18
B、 知识构成
C、 难以得到文人士大夫阶层的认同 4、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推广
三、 从“耕战”到兵战与商战并举——注重国防经济问题
1、 在购买洋枪洋炮,引进西方近代军事技术的过程中,认识到应迅速建立和发展中国自己的近代军
事工业
2、 随着近代军事工业的建立与发展,人们又发现单靠发展军事工业仍无法建设强大的国防 3、 国防问题虽然直接表现为军事上的落后,但更深层的问题却是由于国家经济不发达,以至贫弱无
力,国势不张 4、 主张兵战与商战并举
四、 建设一支新型的国防力量
1、 改造国民素质,增强尚武精神
A、 对全体国民进行广泛的军事教育,使一般的国民具有军人的精神,掌握必要的军事知识和技
能,以实现全民皆兵的目标
B、 改变军人的社会形象,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 2、 实行近代义务兵役制度
A、 较完善的地方行政组织
B、 较为发达的学校
C、 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
3、 改革军事教育制度,创办近代军事教育体制
中国近代持久战略思想
一、 持久战思想的萌生
1、 取得民众支持
2、 加强战略后方建设
3、 持久战与依托山区进行游击战相结合
二、 持久战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甲午战争
1、 将持久战与中国的改革联系在一起
2、 为使持久战能有安全的领导环境,要求政府迁都 3、 从正规和游击战两方面阐述了持久战法
三、 近代持久战思想的历史局限
中国近代海防战略思想与海权观念
一、 中国传统的海洋观念与海防战略
1、 重人轻海,重陆轻岛的海疆管辖方针——明、清对渔民、船户的管辖
A、 面临海上强敌威胁时,往往禁止下海捕鱼
B、 通过限制渔船、货船吨位、形制及携带物资,限制船民出海时间等,把捕鱼及航海活动限制
在一定范围之内 C、 建立海上保甲制度,并辅之以官兵的监督 2、 海口与海岛相维、岛屿与海岸并重的海防体制
19
A、 明清时对海疆管理的类型
a、 在东北海疆实行军事管理
b、 对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滨海地区和沿海大岛,实行军事管理、土官管理与州县民事管理
相结合的办法 c、 对直隶、山东、江浙、福建及广东等沿海省份,实行府、州、县民政管理的同时,屯驻
海防兵力
B、 缺陷
a、 很少把沿海各省组织起来,实行联防
b、 有浓重的“重陆轻海”色彩,使沿海驻防官兵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陆路防卫上,而忽视海
岛防卫和海上巡逻
c、 缺乏争雄海上的气魄,缺少组建强大海军的胆略
3、 侧重于陆岸海口的要点防御,以打击海岛和走私为宗旨的海防战略 4、 影响
A、 缩小了中国的海防纵深
B、 给海疆地区民众造成极大伤害
C、 使中国的造船技术迅速落伍,商业船队极度萎缩,海疆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二、 从海口防堵到专防内地
1、 抱着“陆战谋胜”的错误想法,忽视海陆协防的重要性 2、 实行分兵把口,而非重点设防 3、 只重视正面一线防御,忽略侧后防御
三、 海口重点设防战略 四、 海权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战略思想
一、 农民军初起时的战略
1、 天灾人祸频繁,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争斗不休,矛盾重重,是农民军举义的最好时机 2、 拥有一块封建王朝统治薄弱、自然和群众基础较好的根据地,是做好农民起义思想和组织准备,
并且在起兵之初得以生存和服众的重要条件
3、 起义军要以深得广大农民群众拥护的政治、经济口号及适当的宗教形式来号召民众,争取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
4、 农民军起兵后,不能消极等待,坐守困境,而应以积极的军事行动,在斗争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争取战略形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
A、 大踏步流动破袭,以破为目的,以袭为手段,不攻坚,不死守,不孤注一掷 B、 无固定的作战方式与作战方向
C、 采取没有固定供应后方的就地征调、就地补充方式
二、 农民军与封建王朝军队相持时期的战略
1、 尽可能瓦解敌人联盟,号召民众四下响应,揭竿而起
2、 适时建立根据地,保持必要的占领区和控制人口,为将来的战略进攻做准备 3、 通过一些中小型的进攻行动,逐步扩大根据地,锻炼队伍,培养将领
三、 农民军的战略进攻与战略决战
20
1、 战略进攻的方向性 2、 战略进攻的两种方式
A、 长驱直入 B、 循序渐进
3、 战略决战
A、 必须及时把握决战时机 B、 坚决实行决战歼敌
C、 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后,要实施猛烈的战略追击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