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针对心理咨询师自悯、应对方式与共情疲劳的关系探析

2020-09-04 来源:步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针对心理咨询师自悯、应对方式与共情疲劳的关系探析

作者:李莉 张永红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36期

摘要:立足于以往研究影响共情疲劳基础,分析了心理咨询师自悯、共情疲劳等各自特点,并对其应对方式的中介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三者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应对方式作为自悯与共情疲劳间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心理咨询师;自悯;共情疲劳;应对方式 一、心理咨询师自悯、共情疲劳、应对方式词性含义及特点 (一)自悯含义及特点

自悯普遍被认为是一种自我同情、自我怜悯的情绪特征反应,其能指导人们使自己保持友善與关心。心理咨询师群体是接触消极心理的第一阵线,其自悯情绪相对其他职业更容易产生。不同的咨询师其自悯特点不同。通过实验研究自悯的功能、干预、调查等,并针对各自悯程度进行测量,有效结果表明,心理咨询师中,关于孤立感、过度沉溺程度的比较,女性往往程度较为高于男性;同时,婚姻情况对于影响心理咨询师的孤立感、自我评判等是较为明显的,往往未婚的心理咨询师自悯情绪更少。而杜柯萱[1]研究也确定35岁是作为心理咨询师自我评判和过度沉溺较为明显的年龄分界线,往往35岁以上年龄的心理咨询师,其产生的该情绪较少。其他的研究也表明,学历并不作为自悯的影响因素,但学校类出身的心理咨询师自悯度反而低于非学校类出身。 (二)共情疲劳含义及特点

共情疲劳是普遍容易产生与医疗工作者的一种情绪表现。广泛的认定中,人们常将其与职业倦怠、二次伤害的混为一谈,实际上心理咨询师的共情疲劳产生多出现于心理咨询师为其救助对象在救助过程中产生的共情,而因过度共情之后产生的一种对于助人群体的疲劳不良情绪反应。针对于此,对心理咨询师共情疲劳的特点从表现、结构、影响因素等多方面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咨询师中,男女性别并不作为共情疲劳的维度差别,不作为共情疲劳的影响因素,而在年龄上,35岁同样是作为一道明显的分界线,35岁以上的心理咨询师心理状况更容易保持良好,其出现共情疲劳的情况较少。实验研究也表明婚姻是对抗共情疲劳的有效手段,已婚的心理咨询师相对于未婚者,共情疲劳的程度普遍较高。而从学历上探究,不同学历的影响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其他研究发现,从业时间也是共情疲劳的一个来源方向,特别是从业时间10年以上的心理咨询师,其共情疲劳现象的发生往往更为普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应对方式含义及特点

应对方式是在应对困难时,依据自身认知作出相应的行为来摆脱困境。其在情绪向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应对方式。应对的相关特征理论是基于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而形成的,而其过程理论又是Folkman等提出的强调情景因素的重要影响。当代应对方式是两种理论的有效统一,及人格特质与情景特质共同影响。在心理咨询师的日常行为中,其依据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方向不同,是既一种有效预测焦虑的表现形式,又会是造成幸福感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形式。 二、三者的测量依据与结果

自悯测量普遍依据《自我怜悯量表(中文版)》为测量工具。共情疲劳测量普遍依据《共情疲劳简短量表(C-CF-Short-Scale 中文版)》为测量工具。应对方式测量《简易的应对方式问卷》为测量依据。研究过程依据上三表进行合理的微调修改,确定问卷调查题目内容和具体评分标准,从而使调查问卷的准确性、科学性及合理性得到有效保障。

针对于自悯、共情疲劳、应对方式三项,杜柯萱[1]研究中对各项设置20道题,每道题分值设置为5分,单项总分值为100分,各得分情况由低到高代表“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较为符合”、“极为符合”5个选项,整体信度在0.51~0.70之间,并对测量数据用统计学工具SPSS16.0对得分情况数据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并用t、P进行检验,其实验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在通过大量重复对比试验,并针对大量调查数据的基础分析,心理咨询师的自悯程度与其共情疲劳的产生之间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对于自悯则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消极应对则与自悯、共情疲劳均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自悯、共情疲劳、应对方式之间的线性关系明显,实验具有科学依据。

基于实验研究结果探究,心理咨询师的自悯情绪对与其共情疲劳产生有较为显著负预测效果,在加入消极应对以后,其自悯情绪对于共情疲劳产生的预测力也有效降低。说明消极应对方式处理自悯与共情疲劳之间的明显中介作用。 三、结语

共情疲劳作为心理咨询师职业上极易发生的一种情绪,虽然依据男女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及专业知识来源不同,各心理咨询师的共情疲劳发生状况会较有偏差,但整体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心理咨询师受共情疲劳的影响还是比较普遍且严重的。本研究通过探讨自悯情绪应对于共情疲劳中的作用,是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的。同时,从自悯情绪对共情疲劳的应对方式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有效的分析探讨,引出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是在于处理心理咨询师共情疲劳上的一种现实效果。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杜柯萱.心理咨询师自悯、应对方式与共情疲劳的关系研究[A].河北师范大学,2016(6).

(作者单位: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