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工业设计对历史文物的传承设计《国家宝藏》
STUDYING THE HERITAGE DESIGN OF INDUSTRIAL DESIGN FOR HISTORICAL RELICS FROM THE NATIONAL TREASURE
攀枝花学院 陈晓燕
以节目中展出的典型文物的设计出发,摘 要:《国家宝藏》“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从现代工业设计角度阐述文物传承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进而倡导工业设计行业对文物价值的进一步挖掘和研发。首先,将文物中的设计元素运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去,让文物中蕴含的古人智慧得以传播,并服务于现代人的生活,从而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其次,将对文物设计的探索带到高校工业设计课程当中,既实现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又提高工业设计课程成果的内涵。文物;工业设计;传承关键词:
A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码:1672-7053(2018)11-0066-02
From the design of the classical historical relics \"silver incense burner Abstract:
with design of grape, flowers and birds\" displayed in the \"national treasure\" program,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heri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industrial design has been articulated and then the further excavation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value of relics advocated in the industrial design industry. First, the elements of the historical relics should be applied in the design of product, then the wisdom of ancient people in the historical relics should be spread and the modern people served, therefore, the inheritance of history and history culture realized. Secondly, the exploration of historical relic design is brought to the course of industrial desig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not only realiz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improves the course of industrial design and connotation of the results.
Historical relics; Industrial design; HeritageKey Words:
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安放半圆形金香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以铆钉铆接,可自由转动。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总能保持平衡,使里面的香料不致洒落[2]。香囊内部陀螺仪技术的应用,
体现出中国古代工匠技艺的精湛。在欧美,陀螺仪技术是近代才被发现和应用于航空、航海领域,而中国在1200年前的唐朝就
已掌握了此项技术。一千多年过去了,玲珑精巧的香囊转动依旧灵活自如,平衡不倒,其设计之科学巧妙,令人叹绝。
2 文物价值与产品设计的关系
*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1]由此可见,让传统文化取之于古人,用之于今人,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切实为老百姓创造美好生活,才是文物价值的真正体现。
目前高校设计专业还在为如何开发学生创新思维而大感神伤,而古人的设计思维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如此精妙了。不由得让我这个高校工业设计教育者汗颜。
或许很多《国家宝藏》的观众也跟笔者一样在感叹,中国一千多年前都有如此精妙的设计,为什么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却很少在生活中看见它的影子?众所周知,工业设计虽已经深入国之重器,例如神
2017年,随着《国家宝藏》节目的走红,一件件历史文物以生动的形象呈现在大众视野,引起华夏儿女对五千年璀璨文明的深深自豪和对古人智慧的由衷赞叹,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眼万年中日日流淌、从未褪色的文化自信[1]。节目里展出的众多文物中,一件运用
舟飞船、天宫一号的设计等领域,为中国智造贡献着力量。但是,难道“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陀螺仪技术只能运用于航天、航海、人造卫星、导航、手机图像处理,这些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高科技领域吗?为什么不能将它运用到现代首饰设计、家居设计、玩具设计和其他小产品设计中,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亲身直观的感受到它带来的便利和精妙?或者普通老百姓更需要这样贴近生活的设计[3]。
然而,我国的工业设计在诸多产品开发过程中一直饱受抄袭、仿制的争议。这些年工业设计行业人士也在绞尽脑汁想创新。与其效仿外人,不如效法古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从一件件古代文物中探寻他们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从古人智慧中汲取精华,把这些文物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文物中蕴含的智慧得以传承,并真正运用于普通民生产品设计,为老百姓生活服务[4]。
了技术设计的名为的器物,“陀螺仪”“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见图1)引起了笔者关注。目前工业设计教师正深感教学中对历史文化运用不足,为开发学生创新思维而苦恼不堪,而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已有此智慧,那如何运用这些文物中的智慧去启发工业设计人进行创新,使文物价值更多的为现在人的生活服务,这值得大家关注。
1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简介
唐朝文物“葡萄花鸟纹银香囊”,1970年出土于陕西西安何家村,外径4.6厘米,金香盂直径2.8厘米,链长7.5厘米。香囊外壁为银制,呈镂空圆球形,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成两个半球形,并以子母扣套合[2]。
作者简介
3 文物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借着《国家宝藏》的文物复苏,如何让这些沉寂了上千年的
香囊内设两层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
陈晓燕/1980年生/女/四川射洪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四川攀枝花 617000)
066 /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
设计与理论
图1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图2 “朕知道了”胶带图3 “故宫朝珠”耳机图4越王勾践剑图案运用于钒钛茶具设计图5 古代酒樽图案和造型运用于钒钛酒具设计
文物为现代工业设计带来新的契机,让这些文物蕴藏的价值真正为普通老百姓所爱所用,值得我们每一个工业设计人深深反思。那我们该如何去探索和运用这些历史文物,让其为我所用呢?3.1文物元素的符号化再创作
采用符号学方法,研究文物并提取文物元素,分析文物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文化融入,将这些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加以应用。文物衍生品的设计点就是把文物承载的文化元素用大众喜爱的方式表达出来。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朕知道了”胶带(见图2)就是一款运用文物元素进行产品再创作的成功案例。材料选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胶带,以康熙朱批“朕知道了”为设计元素,即具有文化及收藏价值,又具有趣味性,深得年青消费者喜爱。此类文物衍生品作为日用品,成本低,流行面广,对文物宣传的影响力较大。3.2文物元素的造型再设计
如何让文物衍生品融入文物元素的同时又能满足产品的实用功能,并且在更多类型的现代产品中加以运用,既满足人们对文化内涵的追求,又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让除了文物IP消费者之外的更多普通消费者爱上文物和文物衍生品,从而达到传承中华文化的目的,是工业设计专业人士需要反思的问题。
因为我们想要的绝不仅仅是一些供人观赏、把玩的文物衍生品,而是在日用产品、家电产品、家居用品等老百姓身边最普通的生活用品中,看到具有文物内涵的特色文化产品的出现。消费者喜爱的文物衍生品。
“故宫朝珠”耳机(见图3)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项受年青故宫选择了具有独特宫廷元素的“朝珠”作为电子产品“耳机”的挂绳。这种设计方式不再是简单的复制文物造型,而是将文物与实用的现代产品相结合,对文物进行功能化的再创意。既能用文物元素提高现代产品质量,又为文物元素增加新的实用功能。耳机与朝珠融为一体,不仅方便携带与使用,不用的时候还是一种装饰品。
不难发现,目前已经面市的文物衍生品以观赏、把玩物品居多,部分产品受到了大众好评,但对文物的再利用、再设计还仅限于对文物资源的复制和部分元素的简单应用,没有做出太多真正将创意和功能结合起来的实用性产品。这将是工业设计行业需要深入研究探索的方向。
物”层面的东西,而很少涉及到文化层面,这是很令人遗憾的。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工业设计教育更多地注重如何把形、色做好,做到的是悦目,但却不能赏心。如果要使工业设计能带来更深一层文化精神层面感动的话,对文化的研究就必不可少[1]。
2017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刘希娅提出了“将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的建议。高校学生有专业知识作基础,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必将更加明确和具体,不仅关注“传统文化”知识,还要关注“传统文化”在专业课程中发挥实效性。
5 文物元素在高校设计课堂中的实践运用
攀枝花市钒钛资源的储量居世界第一,市政府大力发展钒钛资源的开发利用,攀枝花学院作为攀枝花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高校教育应为本市资源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将钒钛资源运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钒钛产品不只是冷冰冰的金属器件,而是有温度,有内涵的文化创意产品,为攀枝花打造一张具有人情味的城市名片。
以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课程为例,产品设计、改良设计、系列设计、家具设计、玩具设计、公共设施设计、VI设计等课程,都有大量的实践环节,把文物研究纳入课程大纲,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结合文物元素进行产品外观或平面图形创意,课程作业内涵丰富,产品设计质量也会提高。
笔者2018年上学期,运用实践课堂指导学生利用文物图案、造型等元素,进行了钒钛文创旅游纪念品专题设计(图4、图5)。学生在进行文物探索的时候,受到了传统文化熏陶,从而达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学生完成了课程设计之后,纷纷表示将文物元素加入钒钛旅游产品设计,课程变得更加有趣,既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扩宽设计思路,设计创新点更丰富生动,课程作品质量也明显提高。
6结语
确实,若当今工业设计人能将几千年的华夏文化长河中的一件件化的新辉煌,开创工业设计之生面。
《国家宝藏》里有句话说“承故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
瑰宝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定然能不断铸就当今中华文
4 文物再设计对高校学生的意义
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教授余隋怀说“设计的更高境界就会涉及到文化层面,文化具有传承性。把文化属性转化到产品上面的时候,就使产品赋予了文化的内涵,产品最大的价值就是文化价值,造型和色彩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文化。”然而我们的设计教育实际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是特别少的,更多做的是“器
参考文献
[1]康震.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人民日报,2016,9,27.
[2]陈菲.唐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研究[J].上海工艺美术,201581-83.(3):[3]肖旺群.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与现代工业设计的相互关系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7.[4]张立波,张奎.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物衍生品创新的路径与方法[J]中国海洋大学学“”. 报201772-77.(社会科学版),(5):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 / 0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