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2021-06-05 来源:步旅网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提要 农村市场难以发展的关键是农民消费需求不足。本文就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发展的五大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农民消费行为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民消费;农民收入;消费支出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市场需求不足,而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人口众多的农村消费尚未启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是最大的消费群体,但农村消费额仅占全国消费额的40%。启动和扩大农村市场已成为当前一大热门话题,现就对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一)农民消费额占市场消费总额的比重偏低,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扩大。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占市场总份额的比重偏低,而且还呈下降的趋势。1978~2005年农村居民的消费额不及城镇居民消费额的1/3,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值从2.9增长到3.7(农村居民=1),在没有剔除城乡价格因素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消费额增长速度仍然缓慢。

(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偏高。我国农村居民的思格尔系数虽然呈逐年下降趋势,在21世纪初突破了50%,但是与城镇居民36.7%的恩格尔系数相比,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仍然较低。与国外的农民恩格尔系数相比,情况更是严重。2003年美国农民恩格尔系数为14.7%、新加坡为17.1%、加拿大为15.7%、法国为18.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不及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1/3,在如此高的恩格尔系数下,用于非食品消费的支出就更加少。因而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需要得到调整,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刻不容缓。

二、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

(一)农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强。收入是制约消费水平的首要因素。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产品的出售和劳务输出,渠道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的收入有所增加。但近几年,农产品的市场受到极大的冲击,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逐渐放慢。原本农民的农业收入就承担着两大风险:一是自然风险,如洪灾、旱灾、虫灾等;二是市场风险。2008年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产品销售受到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农民的现金收入受到明显影响。由于中国农民大多是小户经营,这样他们难以对市场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忽视价格信号。加上WTO对中国农产品的冲击,使得农民单纯的依靠农产品输出的收入养家糊口很难。农民的劳务输出也是一大难题。国民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对生产要素的要求被提高,而进城务工的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城市就业压力大,农民更是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难度更大。且近几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指数一直高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5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2,而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为101.6。

(二)农民消费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

1、基础环境差。近年来,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尽管在不断改善,但大部分地区较为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成为制约农村市场开拓与发展的又一重要障碍。许多地区供水、供电、道路、电视信号接转等问题仍没有解决,抑制了农民对家用电器、农用机械等的消费。

2、市场环境弱。农村商业网点少,布局分散而且规模小,再加上通讯设施落后,农民的消费余地不大。而且农民得不到充分的信息,存在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的现象,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权益,使得农民原本十分有限的购买力还要大打折扣,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3、金融环境差。农村滞后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偏颇的信贷政策成为影响农村消费扩张的体制性障碍。“重生产、轻消费”的信贷政策,使生产力扩张与居民收入增长相差过大,加上农村贷款难,生产挤消费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农产品市场不景气,农民生产经营贷不到款,只好把大量的现金用于生产和扩大投资,造成消费现金紧缺,抑制了消费。

(三)农民消费结构不合理。虽然农民在吃住方面的支出比重在逐年下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的支出比重在增加,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农村居民生活仍未摆脱以必需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模式,消费水平仍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就目前来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仍偏重于物质,生存资料的支出比重大大高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支出比重。在2007年,除食品、居住方面的消费高于城镇居民外,农民其他各类生活消费支出都低于城镇居民。农民消费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农民消费观念保守。农村居民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自身缺乏相应的商品和消费知识,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在消费行为上显得比城市居民保守。我国传统文化崇尚节俭,提倡“量入为出”的谨慎消费,强调储蓄,这在农村表现尤为突出。传统的消费观念及其对人们消费行为产生的消极作用,降低了农村居民对激活消费经济政策措施反应的灵敏度,弱化了经济政策措施的作用,使消费无法对生产产生刺激和导向作用。

(五)商品供给结构失衡。我国生产厂商一直忽视市场细分化的特点,产品多考虑城市需求,很少专门研究农村市场,不是根据农村市场消费特点开发产品,而是在产品功能、花色、外型等方面的创新与产品档次的提高上多以迎合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为主,由此导致销往农村市场的产品不能适销对路,农民的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三、改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对策分析

(一)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购买力

1、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首先,调整农、林、牧、渔业结构,增加农民非粮产业收益的比重;其次,调整好种植业的内部结构,加快农产品品种技术更新,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农产品的生产,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农业从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和效益型,增加农民收入。

2、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户的生活条件,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和支持大中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开发领域,吸引城市资金投入农业,激活农民的投资行为,想方设法拓宽投资领域,改善投资环境,使农民成为投资主体,允许民间投资,建立投资保险公司,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3、重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近几年,乡镇企业生产效益不佳,减少了农民的收入来源。应重组乡镇企业的资产,推进乡镇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鼓励向政府支持的方向转型,由一般加工工业向涉农加工工业转型,有效地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4、切实减少农民负担。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规范各级政府行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精神,杜绝以资代劳、乱摊派、乱罚款、人为抬高收入水平、变相多收取费用以加重农民负担等现象。大力精简乡镇机构,削减富余人员,控制乡镇财政支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实际购买能力。同时,要积极推进农村税制改革,使农村税费征收制度化、法制化、公开化。

(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1、改良农村基础环境。首先,继续增加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入,加快改造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网、邮政通讯网、信息网、公路网、医疗卫生网等;同时还要兴修农田水利,改造中低产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实用技术推广,为农产品商品化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其次,降低过高的电费、电话费以及各种不合理收费,实现城乡同价,让家用电器进入农户,改善其消费环境,进一步扩大农民的需求。最后,扩大农村商业网点,建立、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2、完善农村市场环境。第一,加强市场管理。对于农村消费品市场要成立专门的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对农村市场实行统一管理;第二,加大执法力度。制定针对农村消费品消费市场的法规与措施,拓展打击假冒伪劣的地域,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现象;第三,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曝光损害农民消费者的行为:第四,将消费者维权活动延伸至农村,方便农村消费者投诉维权,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第五,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尽快与国际市场联结,为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顺畅的渠道。

3、加大衣村金融服务力度。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持。因此,在保证原来的生产资料信贷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向农民提供生活资料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改革,使农民的潜在需求变成现实需求。第一,加快信贷消费的立法工作,建立覆盖范围广泛的农村个人信用体系,同时在全社会逐步建立起适应农村个人资信评估的专业机构,为普及信贷消费创造良好的法制和制度基础。第二,银行要和消费信贷有关的法律、评估、保险等机构紧密合作,简化手续,为消费者提供快捷的“一条龙”服务。第三,放宽贷款的条件,增加贷款品种,将更多的消费项目列入消费信贷的业务范围。

(三)优化农民消费结构。生产企业要转变观念,深入农村市场调查,认真研究农民的消费心理、消费特点、消费习惯、消费结构,根据农村即期需求和潜在需求调整产品的品种结构,加快适宜农村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发,提高产品在农村市场的适销率。生产质量可靠、功能单一、包装简单的商品,只有这样才能赢得

农民的“货币选票”。

(四)加强舆论宣传。首先,要进行教育导向。加强农民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观念的更新,坚持效用最大化原则,恰当地安排日常消费和非常规消费,切实将农民消费引导到科学、合理、健康的轨道,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质量和生活水平。其次,实施舆论导向。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引导农民的消费。最后,实施政策导向。调整消费政策,使其面向普通老百姓,通过制定新的消费政策,改变传统消费习惯,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五)调整产业结构。针对生产企业重城市轻农村的状况,要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农村市场调研,生产适应农村居民需求的产品。企业应该针对农村市场商业网点少、产品品种少且质量差、售后服务不到位等状况,加大对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可以通过在农村地区办分店、联营、开连锁店等方式,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选择余地,把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延伸到农村,开拓农村市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