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11

2022-12-10 来源:步旅网


**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 展 战 略 规 划 书 2012年-2015年)

编订时间: 2012年2月 实施时间: 2012年 3月

(规划时限:

1

目录

一、规划总则 ......................................... 3 二、公司概况 ......................................... 4 三、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 4 四、企业总体战略规划 ................................ 16 五、战略实施 ........................................ 18 六、战略控制 ........................................ 22 七、结束语 .......................................... 22

2

贵阳合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12年发展战略规划(初稿)

【摘 要】: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与纲领,指引企业发展方向,明确企业的业务领域,指导企业资源配置,指明企业的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措施。制订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有利于建立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使员工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从而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现结合行业及公司当前发展趋势,在PEST分析和SWOT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公司2012年发展战略规划。

一、规划总则

(一)规则编制背景

**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11年5月,自成立到现在短短半年多时间的市场竞争洗礼,由于各方面的综合性原因,现公司从过去的工程服务模式向行业智能化模式进行转变,这将标志着公司开始在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为做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战略化经营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半年的经营,公司管理已相对稳定,并逐步进入发展期,为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凝聚力,通过企业在2012年发展战略规划的设立,为企业和员工树立共同发展目标和愿景,指引企业和员工朝着共同的方向和目标迈进。(二)规则指导思想及原则

以公司最高领导人戴总制定的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以《合为文化精粹》为指导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目标区域市场,稳定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产品销售、工程服务、系统集成、产品研发“四位一体”的经营格局;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和客户的满意度,在业内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品牌价值,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 (三)规划时限

2012年一年发展规划。

3

二、公司概况

**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于2011年5月,注册资金100万元,公司前身是贵阳同为科技公司的智能部门,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最后发展成了一个专门从事安防工程的科技公司,包含智能化行业中的视频监控、门禁一卡通、周界防范及背景音乐等领域的安装调试工程为主;经过半年多的市场洗礼,公司由于资金,人事各方面的变动最终决定改变战略方针。

三、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一)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1、产业环境:

何谓智能产业?对于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智能产品”,我们都有所经历,但它们的集合绝非智能产业。其实,什么样的产业才能算是智能产业,目前尚无共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立之初,曾有过智能产业的讨论,但许多官员和专家对短期内能否形成智能产业,甚至存不存在独立的智能产业还有过争论,最后只在由文化创意产业向智能创意产业跨越上有一致的认识。然而,当“云计算”、“智慧地球”成为全球性热词之时,当举国上下都在热情高涨地关注“物联网”之际,智能产业,尽管还不清楚其为何物,却似乎早已扎根在我们中间。年初,台湾高调宣称将在6年内投入至少150亿新台币,主推“云计算”、“智能电动车”、“智能绿色建筑”和“发明专利产业化”等四大“新兴智能型产业”,并认为到2015年仅“云计算”产业就会达万亿。刚刚开过的APEC智慧城市智能产业高端论坛,以及随之启动的河北廊坊国际智能产业示范园区,更使智能产业的讨论日渐白热化。

智能产业一个狭义的认识就是以新兴的社会计算方法,有效地协合汇集社会智慧,实时地利用三网(互联、电信、电视)数据,发掘企业、社团、社会的重大问题,设计、推演、评估、实施解决方案。本人认为,可以给智能产业一个广义但“模糊”的定义:农业是围绕地表的土地资源所发展起来的产业,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保障;相对于农业,工业是以地下的矿藏资源为主而发展起来的产业,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的体能;所谓的智能产业,将是利用物理世界之外的新“矿

4

源”——信息和脑力资源所发展起来的新产业体系,搜索行业、游戏动漫、社交网络、新媒体等只是它的端倪,其特征是网络空间Cyberspace的实质性开发,其兴起必将极大地扩展人类的智力水平,其影响将深远而广泛且无法预知。

➢ 历史的教训

就像工业革命一样,智能产业的兴起,将催生世界格局的重大变革,我们必须在国家发展和科技战略的层面上加以深究,但历史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从农业到工业的转化过程中,少数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短期内从人口总数的90%以上减少到5%左右,使大量人力迅速转入制造工业;而且,其5%的农民不但养活了自己,还有余粮向全世界出口。然而,剩下多数国家的转化过程却是漫长而痛苦的,不但长期沦为发达国家工业制品的消费国,甚至殖民地,还默默地承担着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其他恶果,当它们终于有机会可以发展的时候,却又因“全

球变暖”受到始作俑者在道义和物质上的双重夹击。

半个世纪前开始电子和信息革命,将少数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人口从总人口的70%以上降为今日的15%左右,其服务行业快速扩张,从业人员已占人口的60%甚至80%以上。“高度信任”(high-trust)之华尔街的金融服务为少数寡头创造了巨额财富,同时为其余各国留下刻骨铭心的“金融危机”。当“低度信任”(low-trust)的新兴国家提出合理的金融改革要求时,却被视为不按“规矩”出牌的“麻烦制造者”。

今天,网络空间Cyberspace的兴起,为我们在物理空间之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活动天地,更为下一场产业变革创造了基础,势必将引发一场关于智能的革命。IBM广告性的“智慧地球”宣言,或许已经拉开了这场革命的序幕。如果我们不缜密考虑、认真对待,不在智能产业的兴起之际夺得先机,一旦由别国高技术产品的消费者再沦为他人智能的消费者,等待我们的可能就是新时代新形势之下的“大刀红缨枪”与“洋枪洋炮利舰”相抗的局面,后果不堪设想。

➢ 现状与趋势

过去20年,计算机网络、无线通讯、传感网络、计算网格,还有方兴未艾的普适通讯、普适计算、普适智能空间、万维科学、Cyber Physical Systems(CPS)、物联网、物联社会网(CPSS)等等,不仅深化了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进程,

5

而且在极短的时间里,已“凭空”为人类的生存创造出一片崭新的天地:虚拟但真实的Cyberspace。就像虚数的引入改变了我们数的概念,使数的范围一下子翻番并从实数变成了复数一样,Cyberspace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必将使人类的生存空间也翻一番,从过去单纯的物理空间,扩展成为即将到来的复合空间:50%的物理空间+ 50%的Cyberspace。而且,正像虚数的使用使得过去无解的方程有了解,并催生了量子力学等近代物理科学,Cyberspace的利用也将使许多以前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得到新的解决方案,进而为设计、构建、分析、控制、管理各类复杂系统指明革命性的新途径。Cyberspace的出现,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生机和空间,并将催生社会的巨大变革,改变传统的安全与效益的观念。个人认为,这正是当今科技现状之本质与以往的最大不同之所在。

在我们生活的复合空间里,许多传统上“软”的科学方法正成为“硬”的方法,同时许多“硬”的技术也在“软”化,以便适合对其日益增长的多样性、复杂性与智能化等要求。例如,在Cyberspace应用中,人工智能、机器智能、计算智能已成为虚拟空间的智能之“土著”主体,不再“人工”、“机器”或“计算”;而公认以“硬”技术立身的汽车制造行业,也不得不求助于“软”的复杂性科学,因为目前一部典型的车已含有2000多功能组件、3万多部件、1000多万行程序,再加上通过复杂网络与市场、供应商、用户、社会所组成的连通世界,传统的生产、运营与管理方式已无法有效地应对。许多传统的大型企业已意识到必将到来的变化,除IBM之外,近来著名的通用电器公司GE也新组平台”(Intelligent Platform)业务部门,迎接即将到来的智能化产业。

特别要指出的是,随着以SOA、SaaS、IaaS、PaaS等为特征的服务技术和系统不断成熟并向XaaS(即什么都是服务之意)时代迈进,以及Google、百度、Facebook、人肉搜索、Crowdsourcing等以社会计算为主要手段的产业与现象的进一步发展,新兴的智能产业在Cyberspace立足之后,必将迅速转战物理空间和传统的产业,引发“破坏性”的产业革命。

“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必须有所警惕和准备,必须更加倍努力。 ➢ 发展之必然

改革开放30余年,我们在各个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方面,变化更是翻天覆地。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的目标是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国家

6

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的目标是多学科综合性前沿基础研究,培育相关人才、团队和基地。20余年的“863”计划跟踪、10余年的“973”计划研究,硕果累累、成就非凡,但还没有在本质上改变目前科技状况依然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格局,也未能通过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全面地提升我国的产业水平。

下一步如何发展?“周邦虽旧,其命维新”,或许我们还需要另一个更加宏伟的计划,就是国家智能科学与智能产业研究发展计划,不妨将之称为“111计划”,表明全方位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升华,或称“113计划”,强调“1+1>2”的复杂科学与智能产业特色。这一次,我们不要什么仿制的原型,不理什么SCI论文,我们要的是货真价实的自主创新技术和系统、实实在在的科研与产业结合、明明白白的效益和实际应用、真真正正地屹立于世界的中国智能产业!

从信息化、自动化到智能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在此基础上, Cyberspace,发展智能产业,进而从农业、工业迈向智业,更是人类社会形态演化之必然。作为一个大国,我们不能等待,唯有不断创新才是中华民族唯一的出路。否则我们只能成为世界民族之林里的小草,虽为生态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许越来越受“绿色”保护,但小草毕竟是小草,永远摆脱不了任人践踏的命运。 2、经济环境:

智能化行业是物联网产业下的一个必不可少并非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针对智能化在未来市场中的发展趋势,可以从物联网未来的经济市场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

眼下,物联网热潮席卷全国,让各地趋之若鹜的除了其“新兴产业”的标签,还有“万亿元”的产业规模。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闻库日前表示,物联网产业的市场潜力需要较长的培育时间,预计“十二五”末产业规模能达到5000亿元,而真正实现万亿级的时间节点在“十三五”后期。 3、政治环境

“十二五”期间,贵州将加大资金扶持,加快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到2015年产业规模力争达到千亿元,建成国内具有较强辐射和影响力的物联网产业西部硅谷。从贵州省经信委了解到,近年来,贵州初步形成了以物联网安防、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等为主的五大产业基础。据初步统计,2010年物联网产业相

7

关企业超过30家,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已建成有国家(贵阳)片式元件产业园、贵阳软件园和数字内容产业园等产业基地。

根据最新制定出台的贵州省《“十二五”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将基本建成国内一流的物联网安防产业、敏感元件及RFID产业、智能电网配套产业、锂离子电池和绿色电池产业等五个产业基地,引进物联网主营收入达到10亿元的龙头企业10家、培育主营收入上亿元骨干企业5家以上、新增上市企业3家以上。探索物联网规模应用商业模式,加快实现物联网应用示范的产业化步伐。

贵州省明确,“十二五”期间,省级财政每年将安排专项资金2亿元用于支持物联网重大产业化项目、搭建产业发展和服务平台等。发展创业投资,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及社会资金投资设立10亿元以上的“贵州省物联网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重点用于支持符合规划的产业发展项目。同时,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物联网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券、招商引资,筹措发展资金。 4、市场环境

低碳智慧城市的建设应包涵环境相关要素、信息相关要素与运营相关要素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三大要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支撑低碳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要素和信息要素是低碳智慧城市建设所必需的社会基础设施及城市运营服务方式转变的基本支撑。而城市运营相关要素则更多体现在通过构建新的商业模式、金融方式以及多方参与方式为低碳智慧城市建设的多样化利益相关者创造多赢格局。环境要素是基本诉求,信息要素是核心保障,而运营要素才是价值源泉。

从目前国内低碳智慧城市的建设情况来看,虽然伴随着2011年泛在与物联网元年的到来,基于无线城市、数字城市以及智能城市的视角实践低碳智慧城市的浪潮来势凶猛。各地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也纷纷从ICT战略的视角提出建设低碳智慧城市的战略设想。但从目前国内中央政府层面的政策框架来看,更多关注低碳智慧城市的“低碳环保”要素。可以预想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将会意识到建设低碳智慧城市中三大核心要素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8

低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要素,其内涵主要指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对城市能源以及其他资源的供应设施和消费终端进行智能化管理,以达到可再生能源的可利用和资源消费的高效化。环境要素的细分领域,可包含智能电网、智能建筑/家居、新能源汽车、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及绿化系统等。

以低碳生态为主要目的的智慧城市建设,基本由各级政府部门主导实施模范试点,以推动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建设。目前,政府部门主导模范试点,主要有生态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和低碳试点城市三类。

生态城建设主要由建设部和各地建设规划主管部门进行推动,主要载体是待开发的新城项目。生态城的建设热潮始于中国和新加坡的合作项目“天津中新生态城”,此后,各地政府纷纷在新城开发规划中提出生态城建设,其中不乏模仿

9

天津模式,在规划、基础设施以及房地产开发中与国外机构全面合作。不过,生态城建设热潮中亦有以“生态”为名目,在实际开发中缺少生态具体措施的案例。 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则是由工信部和发改委进行主导,各地对应部门负责落实,各地电力公司负责充电设施的建设运营。目前,进展较快的主要是一些汽车产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当地政府出于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考量,往往会给予较大的扶持力度。

低碳试点城市由国家发改委负责推动实施,其涵盖范围不仅包括低碳城市规划,还有低碳化的产业体系建设以及培养低碳的生活方式。

全国已有近30个城市获得了国家级试点,其中生态示范城市13个,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13个,低碳试点城市8个,其中,如深圳、北京、天津等城市同时取得了两个及以上的称号。这些城市将率先结合自身特点,以不同的路径探索我国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10

虽然我国不论是生态城市、新能源汽车城市,还是低碳城市的建设上都处于探索阶段,但国内已有不少城市先后提出了打造类似生态、低碳或智慧城市的口号,并制定了相关规划。低碳智慧城市的建设创出了新的市场空间,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引起了国内外企业的高度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政策、体制、资金等方面的制约,有些城市的低碳智慧城市建设只是流于口号,难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消费群体中各行业的趋势分析 1、企业消费群体分析:

目前企业消费群体主要是针对房地产,工业,煤矿,教育,交通,医疗行业来进行为服务的,其中包括房地产行业的产品销售,工业煤矿的产品销售及系统集成等;以下是对各行业智能化的一个简要分析: ➢ 智能交通

我国政府已将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中国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即将出台的“十二五”交通规划中,智能交通将成为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 2011-2013 年,中国城市(道路)智能交通行业投资额预计将继续快速增长,2013 年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59.5 亿元。交通部已经启动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和应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现代交通运输策略研究两个重大研究项目,为未来5-10年发展进行谋划。

而重大活动的举办也带动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盛事带动了主办城市的公路以及轨道交通智能

11

化需求,北京实施了“科技奥运”智能交通应用试点示范工程,上海建设了世博智能交通系统,带动了其它城市对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

大盘子里有料,分到小盘子里的当然也会不少,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加大对智能交通系统的投资力度。北京市将斥资14亿打造智能交通,打造交通发布系统、交通拥堵收费管理系统和停车泊位管理系统三大智能交通系统,力争“十二五”期末五环内主要路段全部覆盖绿波带,预计通行能力提高15%。广州市将组织实施《亚运后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和编制《广州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规划》。此外,江苏、深圳、沈阳等都提出要打造智能交通系统,规划也陆续出台。

推波助澜之下,智能交通市场热度与日俱增,吸引了大批安防企业涉入。据了解,在城市智能交通业务方面,目前国内安防企业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 GPS、交通信息发布和系统集成环节。北京瑞华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裁赵晨阳指出,就全国范围而言,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各环节均处于起步阶段,上述规划将直接驱动市场对前端信息采集设备及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的需求,市场将大有可为。

高清正当时:

需求决定产品,放眼所及,高清摄像机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如火如荼。高清摄像机像素多、视野大,图像信息更加丰富,在道路视频监控、电子警察、治安卡口等系统中广泛应用。

“当前新上的道路监控项目,几乎都是采用高清摄像机,高清摄像机在清晰度以及元素的采集上,都有明显的优势,逐渐取代了标清摄像机的应用。”华三吴建锋介绍,“传统标清摄像机多为40万像素摄像机,只能采集D1图像分辨率的视频,高清摄像机,100万、200万甚至500万像素,采集的图片在分析以及应用上均更有优势,并且,在3、4个车道,只需设置1个监控点,配备1台高清摄像机,就能将所有车辆以及周边环境拍摄的一清二楚,且能清晰辨认车辆类型以及车身颜色。”

据了解,受码流以及网络传输压力影响,目前视频监控主要采用130万像素的摄像机,当然也有受访对象提出,200万已经成为主流;而用在抓拍上,200万以及500万像素的摄像机居多。有了车牌信息,行车速度、行车轨迹以及流量

12

的分析可以通过后端算法进行分析得出,进而实现拥堵情况测算,成为智能交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事件自动检测受人瞩目:

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智能化受到期待。对于大中型城市来说,摄像头数额庞大,动辄上万路摄像头的视频信息送往监控中心,监看人员分身乏力,并且交通时间发生的时间及地点均随机产生,用户急需智能化的手段来对视频信息进行处理,车牌识别以及交通事件自动检测作用凸显。车牌识别应用广泛且成熟,此处不赘言。

交通事件自动检测事件能对城市道路中发生的交通事故、违章行为、突发性的拥堵或者事故进行检测,一旦发现这些情况,便持续监控并自动报警,提醒指挥人员及时处理,从而缩短事故占路时间。例如:事故发生后,它会通过摄像机摄下事故现场,并传输回处理中心,然后由计算机对突发事故和当前的状况做出实时的分析判断,并做出记录迅速处理,同时还可以显示在信息板上,提醒后续车辆,避免发生连带事故。

除此之外,事件检测还可以对交通参数的测量,包括拥堵状态、利用率、交通流、测速等等,提供发智能交通管理平台,以便管理部门随时了解交通状态,实现动态管理,进行信息发布。 ➢ 智能建筑

作为人居住和活动场所的建筑物要适应信息化带来的变化,智能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是必然趋势。智能建筑是通过配置建筑物内的各个子系统,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桥梁,全面实现对通信系统、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空调、共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综合管理。所有这些,从技术上也为智能建筑的产业起到技术上的支撑作用。

 智能建筑的社会背景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据日本对各职业的分类,就业人口从事第三产业的职业人数,1955年时,为100万人,占就业总劳动人数的26%;1985年时,为2800万人,占就业总劳动人数的47%.这表明一个从工业社会中脱胎而出的、新型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成为社会生

13

产的一种主要资源,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信息产业的产值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因而它是一个国家产业,甚至是全球性产业,带有明显的独立和交融特性。

1957年,在美国从事技术、管理、职员等办公室工作的白领人员首次超过蓝领人员。1974年到1984年,美国办公室工作效率增加4%,而同期工业增加100%,农业增加200%.同时办公费用却以15%速度递增。另一方面,白领阶层的增加,人们对办公环境的好坏也愈加重视。依赖于大量享有高薪的办公人员提供服务而运行的经济,无法承受办公费用高涨而功率低的状态.这一矛盾必然要由适用于信息化社会的手段来处理。智能建筑的产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展开了广阔前景,尤其是其通信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80年代以后,由于高技术的冲击,给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活力,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和奖金匮乏等问题,这就出现了一些原来由政府投资的交通、通信等项目,向民间和国外开放,出现了“建筑—经营—转让”即所谓BOT方式。1984年美日通信和电信业开始改革并全面开放、大幅度自由化。尤其是90年代冷战结束,大批高技术军工企业实现“军转民”,使得信息技术市场上出现如火如荼的竞争格局。所有这些都为信息社会的完善和智能建筑的出现创造了社会条件。

 智能建筑的概念及其发展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传统建筑提供的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智能大厦 (IntelligentBuilding,以下简单称IB)的出现,使得一幢幢楼就变成一个小社会,其内部有众多的小公司,各种商业的生活行为要求数以兆计的信息和控制指令进出整座大厦。IB把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大厦”这一术语逐渐在建筑业流行起来,在国内的楼宇建设中正流行一股“智能化”的热潮。许多房地产商在广告宣传时,将其大名必冠以“智能化”或“5A甲级智能大厦”。但大厦的“智能化”并不仅仅是建设一个简单的综合布线系统,更不是时髦的头衔能随便加在自己头上。我们必

14

须对智能大厦有一个全面、综合、深入的认识,这对于设计者、使用者乃至发展商都是非常重要的。 ➢ 智能工业

“未来十年是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变的关键时期。”3月18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教授在“第四届中国制造业CIO年会暨2009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岁末盘点颁奖典礼”上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十年的发展做出了六个判断。

第一,制造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朱森第用一组数据证明了这一判断: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GDP的三分之一,占全部工业的 80%;上交税金约占全部工业的90%;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90%;从业人员占全部工业的90%。“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十年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当中还会占比较重要的位置。”

第二,中国制造业在未来的十年内仍将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

第三,中国制造业总量和规模已居世界前列,在未来的十年内将稳居世界第一。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已经超过了日本和德国。“这两年来,我们制造业的增加值和美国差不多了。保守一点说,我们在全世界制造业的增加值已跃居第二。”

第四,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将是未来十年中国制造业的主旋律。中国制造业未来面临五大转变:即从依靠投资的拉动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转变;从注重生产能力的扩张向注重技术能力的积聚转变;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低端向世界制造业价值链高端转变;从对环境挤压向对环境友好转变。

“在这几个转变当中,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着重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高端制造产业着重解决高性能材料、核心部件和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问题;生物产业着重发展生物育种和生物医药;信息产业着重推进物联网和互联网结合,推进传感网的广泛应用;空间、海洋和地壳深部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

15

第五,信息技术与中国制造业的融合朝着深度、广度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的重点包括发展智能工具、构建数字企业、实现节能减排、促进转型升级、做强信息产业、催生新兴产业等六个方面。

“制造业信息化是两化融合的重点和汇聚点。”制造业与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的融合,能够促进传统的制造业向现代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其中,智能化非常重要:产品和装备实现数字化,是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智能化工具,从而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朱森第认为,物物互联将成下一个万亿元产业。从整体市场规模来看,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人人互联业务之比有望达到30∶1。

第六,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方向。 绿色制造就是在我们制造业的产品和全生命周期当中,从设计、生产到再制造的环节,都要贯穿绿色的概念。例如发展节能产品、节能技术、节能工艺;发展少污染、无污染、低排放产品和工艺;促进低碳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智能制造系统最终要从以人为主要决策核心的人机和谐系统向以机器为主体的自主运行转变。例如发展智能化产品(聪明机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工业自动控制技术和产品(传感元件、自动化仪表、PLC、DCS、FCS、现场总线、数控系统)、远程监控、检测、诊断等。 (五)企业现状分析

由于公司属于转型模式,企业现状暂不做分析。

四、企业总体战略规划

(一)企业一年发展总目标

合为智能在未来的一年里工作计划重点:

第一:在房地产领域有所突破,聘用10-20名营销人员对贵州省各地区房地产公司进行全面搜索,主要宣传公司品牌和销售本公司代理的产品,重点在小区

16

的视频监控,楼宇对讲和一卡通几大方面实现0突破,争取拿下2-5个项目工程,并和其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关系,更重要从房地产行业中找到更大的市场,为公司下一步的研发做铺垫;

第二:加大对贵州各工业园的进军,利用公司在去年皓天光电的工程案例,把工业这个行业的各种智能化需求做一个综合性分析和整合,找出工业生产中所应用到的各种智能化产品核技术,争取拿下1-2个新工程项目,招聘2个专业的项目经理来对工程进行专业的管理;

第三:针对在贵州具有丰富煤矿资源产业,我们要加大在这一领域的重视,争取结合贵州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战略目标,能为贵州煤矿的安全、经济、高效生产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公司赢取未来发展的资金和品牌;并且在煤矿智能化应用中有所突破,从中找出这一领域发展的重点方向。

第四:教育机构看似是一个市场前景很小的行业,但就目前政府对这行业的重视,我们也不能错过从中赢取利润的良好时机,平安校园早在过去几年就已近是一个很熟悉的词语,但主要是针对大中专院校的实施,而目前我们应看重教育部门对中小学安全教育的投入,利用天地伟业这个合作伙伴的品牌能在这个行业中有自己的突破,实现产品、集成、服务一条龙的模式;并且利用天地伟业为高考公平公正所提出的新方案,在贵州能做第一家实施这个方案的厂家,扩大和宣扬自己的品牌。

第五:从行业的发展趋势看,智能交通市场机会巨大,能够提供相应智能交通产品、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及后期运营维护服务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在市场中将更占有优势。对于参与企业而言,目前多处于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的状态,后续应加强产业合作,由政府牵头制定统一设备标准及数据标准,为整个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智能交通将是我们未来进军的重点行业,目前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我们在这块主要是学习了解和初步介入,争取用小工程为方向。

公司将深刻践行“诚信、高效、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发展智能化行业品牌为龙头,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实现智能销售服务市场最大化,实现股东、经营团队、客户、员工等相关利益者的多赢局面,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二)销售发展目标

➢ 2012年目标(仅在贵州地区)

17

项 目 合 计 1、销售总额(万元) 350 2、市场占有率(%) 2 3、产品销售额(万元) 200 4、工程销售额(万元) 150 5、资金回报率(%) 10 6、总资产增长率(%) 5 7、成本费用利润率(%) 20 8、客户满意度(%) 95% 9、员工满意度(%) 90% 五、战略实施

(一)人力资源战略

1、建立强有力的营销团队

**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天地伟业贵州代理权后,经营模式更加突显为以销售为主导的营销服务型公司,经营模式的转变,导致企业对高素质专业营销人才需求。

营销人才的引进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从大中专院校招聘有潜力的应届毕业生,因为应届毕业生刚出校门,其思想犹如空杯,企业灌输什么,他们就接收什么,且思维活跃,较好引导,企业通过自己培养人才,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二是从竞争对手处猎头引进专业的高级营销管理人才,同时还可以深度了解竞争对手的战略经营情况。作为企业必须要承担一些人才成长储备的成本,才能以备企业将来发展需要。

其次要不断扩大营销队伍建设,做好营销人员的培训与开发,从企业文化、专业知识、市场行情、情商智商等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培训与开发,并为营销人员设立阶段性成长目标,帮助其快速成长为专业的、训练有速的营销专才,为企业储备一批、沉淀一批专业的营销人才做准备。

2、做好人才梯队建设

18

作为民营企业,不可能象国有企业一样聘用工作量不饱和或闲置人员,目前企业人员的招聘都是按照年初人员编制计划进行,这就要求人资行政部要做好人力资源的规划,根据岗位设立AB岗,当公司内部某个岗位由于业务变动、前任提升、退休或辞退等原因出现岗位空缺时,保证有二到三名的合适人选可以接替此岗位。通过人才梯队的建设,扩大员工的知识面,有利于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激发员工的潜力,实现人才的在职开发。

3、培养一批专业的管理人才

所谓专业就是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为前提,看问题能够站在企业或行业的角度来分析,具有一定的战略高度。目前公司的专业管理人才包括营销类管理人才、人力资源类管理人才业务类管理人才。作为管理层要不断给自己充电,拓宽知识面,才能更好的指导下属的工作开展,适应企业和市场需求;作为企业要积极鼓动管理层多参加培训班、研讨会、进修等,为员工成长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从而不断提升管理层的综合素质,造就复合型人才。

4、不断提升员工的满意度

企业要想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首先要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员工的满意度提高了,所反映出来的工作行为必然导致客户满意度的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高低,不仅是影响企业业绩的重要因素,也是是影响人才是否流动的重要因素。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因素、领导水平、工作特性、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工作报酬和同事关系等,因此企业要不断提升员工的满意度,才能稳定员工队伍,留住企业优秀的企业人才。 (二)经营管理战略

1、以市场为导向

让所有人员更加接近顾客、贴近市场,为客户提供优于竞争对手的服务,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能满足其需要,客户就会转向别处,这就要求我们要聚焦顾客户的需求、关注顾客需求,提出有创新的解决办法来满足客户需求。

由于不同的客户需求不同,因此我们要对目标市场要进行细分,通过对市场的细分结合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出击,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可以获取相对更高的利润。

19

2、不断提升服务的标准化

实实在在,切实地从售前、售中到售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尤其是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及售后服务问题。各部门要制订出自己的服务承诺,使每位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负起应尽的职责,从而提高客户服务的标准化程度。

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至少每年一次,对客户满意度、客户流失率、客户向心力、客户离心力等问题进行调查,以掌握客户需求的变化和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知道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满意之处和不满意之处,知道潜在消费者没有加入消费的顾虑和问题并迅速改进。

同时,将信息化系统导入客户管理,调配专业的营销服务人才组成客服团队,重视客户资源的维护、积累、开发和利用,提升客服在公司的定位,实现售前、售中监控,售后定期维护的全过程服务,随时解答客户提出的疑问,使客户服务成为公司强有力的竞争王牌,并通过客户口碑的良性循环,培养一批忠诚度较高的客户群体。

3、构建学习型组织

市场经济瞬息万变,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企业原有的知识、经验已远远无法应付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任务,唯有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补充自己的知识,提高企业的水平和能力,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知识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撑握的是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其次,要构建学习型组织必须制订科学的学习制度,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企业可以通过每月的学习会,引导员工积极主动去学习。科学的学习制度是推动组织学习的强心剂,没有科学健全的学习管理制度,员工的学习就可能时紧时松,产生很大的盲目性,甚至会导致企业投入多而效益少的问题。 (三)品牌营销战略

由于智能化行业逐渐走向透明化和混乱化,企业除了要及时掌握竞争对手及竞争车型的优势、劣势。还应配备一定的营销手段,将各种营销手段灵活运用如新产品巡展、各种展会、客户联宜会、媒体座谈会、软文传播、网络营销、广告宣传等,积极开展推广活动。

1、最有效的传播:客户口碑

20

满意的客户的一句表扬之词远远胜过描述产品性能的一千个词。口碑是最有说服力的广告,要想让客户主动进行口碑传播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客户的满意度,要求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超过客户的预期;二是客户的忠诚度,比如过硬的产品质量、周到的售后服务等等。只有通过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的企业行为,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产品通过客户进行传播。

2、最高效的传播:小众媒体

智能化设备目标客户群主要集中在各行业中,比较分散。选择媒体时要考虑媒体受众与目标客户的吻合程度,考察有效的信息到达率。关注商用车行业的媒体数量越来越多,各企业可以从自身实力和媒体权威程度去考虑,制定媒体传播策略。

3、最直接的表达:软性文章

智能行业的软性文章有点泛成灾,这说明了行业的软性文章写作水平不高,这种自我标榜,自我吹嘘的文章是不会引起读者的兴趣的。好的软性文章要求淡化商业痕迹,内容有可信度,能够找到客户的真正需求。

4、最直观的展示:安防展和电子信息展及物联网展

智能行业的专业展会作为一种推广手段,每年都会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也是安防企业和电子信息企业向外界展示产品的最佳窗口。参展企业可以以展会为平台,通过召开产品发布会、媒体座谈会、客户参观等活动,扩大展会效应。

5、最有说服力的案例:样板客户。

样板客户是企业的最重要客户资源,会对企业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在各区域市场建立自己的样板客户,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打动其它客户。选择样板客户要有符合四个条件:①要有合作基础,必须要具备一定数量的自家品牌的智能设备;② 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有进一步合作的意愿;③该客户要在该地区处于行业领袖地位,具有相当的带动作用;④进行相应的投入,比如进行相关培训,建立配件库,设立专人服务等等。 (四)财务管理战略

1、融资战略

企业可以通过股东投资、银行贷款、员工集资、民间借款、原始资本积累等方式进行融资,扩大资本的积累,实现资本运营。

21

2、财务监控

财务人员要从战略高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财务分析,使财务分析成为企业战略决策重要的依据,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努力使财务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绝不以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牺牲长期利益。

六、战略控制

战略控制主要目的是在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适时监控、检查企业为达到目标所进行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评价实施企业战略后的企业绩效,并将其与既定的战略目标与绩效标准进行比较,发现战略差距,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纠正偏差,使企业战略的实施更好的与企业当前所处的内外环境、企业目标协调一致。从控制时间来看,企业的战略控制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事前控制。

实施前一个月,企业领导人要进行全体动员,表态实施战略的决心,各部门结合企业一年总体规划目标和要求,制订各部门详细实施计划,该计划要得到企业领导人的批准后方能执行,所批准的内容将成为考核各部门经营活动的重要绩效标准。 (二)事后控制。

将战略活动的结果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即在战略计划实施之后,将实施结果与原计划标准相比较,由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定期将战略实施结果向领导人汇报,由领导人决定是否有必要采取纠正措施。 (三)随时控制。

即过程控制,企业高层领导者要控制企业战略实施中的关键性的过程或全过程,随时采取控制措施,纠正实施中产生的偏差,引导企业沿着战略的方向进行经营。

七、结束语

总之,要充分利用我公司具有的各种优势,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22

的历史机遇,遵循站稳贵州、立足贵阳、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企业目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业务。既要看到公司发展中有利的一面,同时还有清晰的危机感,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一如既往的为用户和社会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将产值做大,将公司做强,创造新的业绩,展示新的风采。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