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2020-06-21 来源:步旅网
第16卷第1期 2009年1月 现代农业科学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s V0I_16 No.1 Jan.2009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高莲莲 (山西省吕梁市农村干部学院,山西吕梁033000)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关系到社会全局的稳定和发展。目前,中国总体上已进 入以S-促农、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时刻。中国的农业科技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 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还不够完善,只有建立多渠道的农业科技 投入机制、开拓农业科技创新形式、完善互动的推广体系、加大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各类农民 组织和协会的建设,才能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创新;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50(2008)12—0132—03 Speed up the Progress and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develop Modern Agriculture GAO Lian-lian (Lvliang Country Cadre Institute,Lvliang,Shanxi 033000,China) Abstract:Agriculture is the base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it is related to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 ety.At present,our country has come to a critical period of promoting agriculture wih itndustry and accelerating transformation of tradi— tional agriculture.At present,compared wih developed counttry,there is greater disparity exists yet i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our county,agriculrtural products lack competitive abil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and extension system of a culural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is still not perfect in China,only building multi-channel agricultural mechanism of input in science and tech— nology,exploiting innovation form of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perfecting interactive extension system,increasing training strength of various personnel and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of farmer organization and association,this can speed up the progress and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develop modern agriculture. Key words: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progress;innovation;modern agriculture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它关系到中国近 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力量;揭示了科学技术 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关系到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 展,关系到社会全局的稳定和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 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措施,党的十七届三 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的先导作用。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第一 次科技革命,使英国率先从农业、手工业中分离出来,走上了 工业化道路;以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美国等一 些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 逐渐下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成为后起之秀;以信息技术为 中全会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之时的美 好图景。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时刻。当前农业发展方式依然 粗放,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国际粮食供求形势紧 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又将人类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知 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已成 为第一生产力观点的正确性。“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进 步的根本,更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抓科 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 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力增大。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 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所以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 步与创新,才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客观必然性 1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分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的著名论断,是 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它揭示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 2.1 中国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 黑龙江省是中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在国 收稿El期:2008—11-04 作者简介:高莲莲(1966一),女,山西省临县人,农业经济师 第1期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l33 内处于领先水平。近10 a全省大豆平均每667m2产120 kg 左右,比美国低50 kg,比巴西低40 ,比世界平均水平低 内价格与国际价格对接。目前,中国的大米、小麦、玉米、高 粱、大豆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 10% 70%,使我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处于不利地位。外国农 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冲击进一步加重国内主要农产品的“卖 难”矛盾,引起流通渠道的混乱,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挫伤 3O kg,国营农场2001年667m2产160 kg,仍低于美国10 kg;玉米实际亩产375 kg左右,比美国低175 kg。据1997 年统计,我国稻谷单产不及澳大利亚和美国,分别比这两个 国家少了30.4%和11.4%;我国的小麦单产不及荷兰和英国, 分别比这两个国家少了51.03%和45.1%。山西省吕梁的谷 子20世纪60 70年代,平均667m 产5O kg左右,到20世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减少对农业的投入,进而造成恶性循环, 影响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2.5依靠进口粮食,可能会对我国的农业和粮食 纪9O年代平均达到130多 ,进入新世纪优质品种的 667m2产量可达300~400 kg。吕梁的主导产业小杂粮,虽然 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但与资源优势和产业开发的 需求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小杂粮多分散种植在山区,自然 生长能力及种植技术落后,2000年以来,平均667m 产也只 有85 kg。目前,发达国家的总人口近l2亿人,农业劳动力 的总和约4 128万人,不到我国农业劳动人数的1/12。劳动 生产率低下造成大量人力、土地、生产资料的浪费,不利于可 持续发展。 2.2科研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水平 不高 国家用于农业的科研经费占农业的GDP比重很小, 1995年只有0.3 l%,2003年增加到0.44%,而发达国家在2O 世纪末平均高达2.37%,30个最低收入国家2O世纪8O年代 也已有0.65%。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经费占农业GDP的 比重20世纪8O年代为O.62%,低收入国家为0.44%,而我国 进入新世纪只有0.36%,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如此低的农 业科研投入水平,既不能保证科研活动的正常运行,也不能保 证农业技术推广的展开,使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受到限制。2o 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明显加快, 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 到农业的各个方面。而我国到2006年,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 献率仅为49%,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吕梁 进入新世纪,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仅为38%。 2.3农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不及发达国家 目前农产品国际市场的竞争形态已经从以价格为主转 向质量为主。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质量越高,竞争力越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产品虽然有了改进,但仍然不能满 足国际市场的竞争要求。以小麦不例,我国的小麦品种与国 外的代表性品种在主要品质指标方面差异不大,在蛋白质含 量、氨基酸含量上较国外品种平均低1%,但在特制粉、专用 粉的专用品种上差距较大,不仅数量缺,而且质量差。再以山 西省吕梁红枣为例,临县年产红枣6 000万kg,居全国首 位;柳林年产红枣3 000万kg,居全国第5位。但品种单一, 主要以木枣为主,贮藏保鲜技术落后,鲜食期短,加工和综合 利用科技含量低,仅属于初级加工,枣农没有享受到精加工 带来的高附加值。 2.4在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处 于不利地位 按照W/'O的规则,各个成员国必然要求我们放开农产 品价格,实行农产品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实现农产品国 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一是一些动植物的病虫疫情有可能通过贸易渠道传播 到我国,从而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构成潜在的威胁;二是在国 际冲突仍是一种现实威胁的情况下,粮食进口需求的扩大, 有可能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供给产生一定的威胁,其极端是少 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出口大国对我国实行粮食禁运。 2.6科研与农业产业化结合不紧密,科研成果推 广体系不够完善 农业科研及其推广与农业生产长期各自为政,相互脱节 难以发挥整体优势。农业科研人员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缺乏充 分的了解,其科研成果往往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 需要,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也没有对科研成果进行有效的推 广。 3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面对当前农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加快推进农 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缓解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推进农业 增长方式的转变,拓展农业发展领域,提升农业竞争能力,实 现农业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3.1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建立有效的 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的10个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说明了几 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折不 扣地贯彻执行。首先,政府应明确投入的领域和重点,把有限 的资金投入到关键处,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重点项目的投入 力度,如基础研究、运用研究等。各级财政部门应以不低于财 政年增长率逐步增加对农业科技研究及推广的经费,每年列 专项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新科研仪器设备,改善 科研条件,提高科研人员的生活待遇,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 动性、创造性。其次,建立一个多元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在 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企业等社会 力量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广泛参 与的多元化农技投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的现状。再次,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资金在农业产业化各过 程的分配,加大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农产品质量和农业高新 技术研究的资金投入,促进农科教的有机结合,使农业科研、 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三者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农业 科技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2农业科技工作者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始终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134 现代农业科学 2009矩 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广大科技人员要深人农业生产第一线,及时调查了解市 场需求信息,培育适合当地土壤及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在 提高产量的同时,注重提高农产品质量。研究开发适合平原、 的资源和力量,建立以市、县级农技机构为中心、乡镇农技站 为前沿、村级服务组织和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集科研、引进、 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和实体经营为一体的三级一户农技服 务网络,全面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科技“一条龙”服务。其次, 制作农科教影视短片遇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农 业科技知识。 丘陵等不同地形的适用农机具,特别是研发适合山区农民使 用的微型农机具,使山区农民尽快从劳动效率极低的传统耕 作方式中解脱出来。研究开发投资低易操作的贮藏、保鲜、加 工等适用技术,使多数农产品能就地精加工、深加工,提高农 3.4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加强对农技人员、农 民及准农民的科技知识、创新思维方面的培训 科研人员要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及时学习引进国外的 产品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人。建立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 科技跟踪服务配套措施,鼓励农民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合理 使用种子、农药、化肥,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建立可持 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开展科技承包活动,使科研成果转 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3建立全方位的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 (I)大力开展农科教结合活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创新的龙头是市场,把科技活动与市场直接挂起钩 来,使其成为一体,这样科技创新才有了源头和动力。走农科 教结合之路,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 径,也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的一项重要组织形式。 (2)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带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形成 新的产业结构体系,推动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将成为农业发 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大部分的省市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 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必须积极创 造条件,探索科技产业化的道路。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现 代农业科技和产业经营意识,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 业,真正实现以科技带产业,以产业促科技良性循环的农业 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以建设一批高科技成果产业群为突破 口,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3)建立科技示范园,使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实际紧密 结合,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作为科技成果的最终受益 者农民,由于生产规模小或怕担风险而对先进科技成果的采 纳缺乏敏感性和兴趣。农技推广人员要耐心动员,科技部门 要做好保障工作。选取典型的示范基地,对引进和培育的新 品种示种,对研发的新技术、新农机具示用,通过与传统产品 对照种植,与传统耕作方式对照比较,用事实说服农民接受 科技成果,达到大面积推广的效果,提高农业科技进步与创 新水平,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充分利用信息网 络影视广播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优 化整合现有的市、县农业技术推广、种子、土肥、植保等部门 先进技术及优良品种,各科研单位多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在转基因工程、生物工程、清洁生产方面创新自己的品牌产 品。对各级农技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单位应轮流选拔 技术骨干,继续深造和业务进修,及时汲取新的知识,新的信 息,储备科技创新的力量,提高科技人员的科技素质和业务 水平,更好更快地服务于“三农”。 对广大农民要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灵活多样的培训方 式和方法。一是注重实效,针对性地现场讲授技术,手把手地 教;二是利用电视节目和广播,选择季节性强的技术,适时指 导;三是利用黑板报、宣传车,开展技术下乡活动;四是组织 农业技术知识竞赛,扩大知识面;五是利用农闲时间,挑选文 化基础较好的中青年农民到农业院校、农技推广培训中心脱 产学习,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培训1~2项实用技术。对继 续升学无望的初三及高三学生,特别是乡镇中学,开设农业 职业教育课。 3.5要大力加强农业专业协会、中介组织、龙头企 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 依托农业专业协会、中介组织、龙头企业,实施农业产业 化经营,大力发展定单农业,搞好品牌注册,争取农产品在国 际市场的通行证。 参考文献 …1 傅龙波.试析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B/oh].[2008—04—15】 http://www.jrj.corn.cn/NewsRead/Detail.asp?News. [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N1.人民 日报,2008—10—20. [3]季桂平.加快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fJ】.农 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8(8):64—66. 【4]郭平毅.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EB/OL]. [2008-03-20]http://www.tt91.com/overseas/wenzhang_detail.asp? id=l 10036. f5J吕梁市稳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EB/OL ̄[2008—10—13] http://www.agn.gov.n/dfxxlb/sxsxxlb/t200810131 149718.ht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