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文艺家的科技美感与文艺创作 ——基于科技视域下的分析

2023-05-29 来源:步旅网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 35 卷 第 10 期 SHANTOU UNIVERSITY JOURNAL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MONTHLY) Vol.35.No.10 2019中国文艺家的科技美感与文艺创作—基于科技视域下的分析—

王东昌(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洛阳471934)摘要:西方文艺家长期生活在工业和科技化社会环境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科技美感经验,创作出

了众多富于科技美感的文艺作品。与此相比,中国的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相对落后,中国文艺家对科技美感

的体验相对贫乏,在整体上较难创作出富于科技美感的文艺作品。在当下新的工业和科技化社会环境中,中 国文艺家必须适应这一新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在总体上认可和接受现代科技,培养自己的新人格与新美感,

实现以文艺家为主导的人机互融、以文艺家的理性为主导的图文并存以及与生活现实保持必要联系的虚拟

现实环境中的新诗意。只有这样,中国文艺家才能跟上新时代的脚步,创作出富于科技时代独特美感和韵味

的文艺作品。关键词:现代科技;科技美感;中国文艺中图分类号: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225(2019)10-0026-07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西方工业社会在 经过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以后,进入了一个工 业社会的更高级发展阶段,即丹尼尔•贝尔所说的

文艺家们长期积累下来的丰富的科技美感以及

与之相关的丰硕的文艺创作成果,中国文艺家科 技美感体验相对匮乏,富于科技时代特色的文艺 创作成果也比较贫乏o在现时代,中国文艺家要想

“后工业社会”,或者说科技化社会,人类历史从 此迈进了科技时代。现代科技在巨额资本投入和

不被新的科技化社会环境所淘汰,就必须对现代

大工业生产的推动下,终于走到人类生活的前台, 并迅速渗透和辐射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 类生活起到了全面支配作用,正如雅斯贝尔斯所

科技采取总体认可与接受的态度,自觉提高自己 的科技素养,培养自己的现代人格以及科技美感,

实现以文艺家为主导的人机互融、以文艺家的理

说:现代技术正“以自然科学为根基,将所有的事 物都吸引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并不断地加以改 进和变化,而成为一切生活的统治者,其结果是

性为主导的图文并存以及培养与生活现实保持 必要联系的虚拟现实环境中的新诗意,重视与现

代科技有关的文艺作品并提高这类作品在文艺 界的地位。只有这样,中国文艺家才能实现自己文 艺创作的新变,跟上新时代的步伐。使所有到目前为止的权威都走向了灭亡”。E中国 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

后,受到西方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的强烈影响, 开始从一个传统社会向现代的科技化社会迈进, 文学艺术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强烈的影响,发生了

众所周知,由于工业和科技发展较早且至今 较为发达的缘故,西方文艺家长期以来生活在工

重大变化。它一方面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文艺生活, 也给文艺家们的创作带来新的挑战。相对于西方

业和科技化社会环境中,“技术物品大地化”是西

收稿日期:2019-06-15作者简介:王东昌,男,河南南阳人,文学博士,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基金项目:洛阳师范学院2018年度国家级培育基金项目“艺术生产的科技质素研究\"(2018-PYJJ-012)王东昌中国文艺家的科技美感与文艺创作第10期方比较常见的生存景观,这使他们无论对现代科 技采取欣然接受的态度或者是激烈批判的态度, 都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其中,对其有较深的体验和 感受、较好的理解和把握,习惯在其中探寻人生 的意义,酝酿生活的诗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孕 育出自己的科技美感(科技丑感当然也包含在

其中)。正是这样一种孕育科技美感和科技诗意 的社会土壤,推动西方一批又一批与科技发展紧 密相关的文艺流派的出现,如19世纪中后期依

托于进化论、生理学而产生的自然主义文学,19

世纪晚期依托于光学科技而产生的印象派绘画,

依托于几何学的新发展而产生的立体主义和表 现主义,20世纪初期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

代风行于欧洲的未来主义、美国20世纪40年代 的超现实主义绘画、20世纪中期以后至今在欧

美发达国家流行的部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 艺作品……这些文艺流派创作出的作品包含了

丰富的科技元素,体现出了浓郁的科技美感和诗

意。与西方相比,中国社会有着较为浓厚的农业文 明传统,要想从其中走出来,进入全面的高水平 的科技化社会,还有待时日。相应地冲国文艺家 似乎更熟悉农业社会,先天地继承了农业社会的 生活经验、思想意识、情感情绪、审美体验等,更

善于酝酿和表现农业社会的美感和诗情。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当代作家莫言就是这样,他 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传统农业社会为背景的,并 且写得得心应手,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由于社

会现实生活中现代工业和科技没有得到充分的

发展,受这样的社会条件的限制,和西方文艺家 相比,中国文艺家在对科技的感受和体验、理解 和把握方面,以及在对科技美感和诗意的培养和 孕育方面,都和西方文艺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从 近代延续下来的对现代科技的陌生感、距离感甚 至是拒斥感仍然没有完全消失。受这样的生活环

境和人生阅历的限制,部分文艺家缺乏熟悉和掌 握现代工业和科技的条件和意愿,不愿逐步改变 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工业和科技

化社会现实。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对新的科技时代

和科技化社会环境的到来感到不适,甚至是莫名 的害怕和恐惧,采取怀疑甚至是批判的态度来对

待现代科技,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压抑、破 坏、削弱文艺家对诗意的酝酿,进而造成文艺创

27作水平的下降,甚至造成文学艺术从整体上走向 衰落。正如胡亚敏教授指出的:“相比之下,我国

当代的作家艺术家,对现代科学知识了解太少,

有的甚至以形象思维为由对抗科学技术,这其实

是一个误区。”卩]有人甚至为此寻找借口,认为这 是继承了西方文学艺术的科技批判传统,事实上

他们忽视了中国和西方语境的巨大差异,西方的

科技批判传统建立在现代科技长期的高度发展

甚至是过度发展、扭曲发展的社会土壤中,而中

国长期以来没有这样的社会土壤。这种对现代 科技的怀疑、排斥甚至是批判的倾向在部分受到

工业和科技濡染较少的文艺家身上表现得特别 明显,这是从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科

技化社会的快速转型过程中部分文艺家的本能

反应。有些作家固然对现代科技抱着较高的渴望 和热情,但是没有生活在高度工业化和科技化的 社会环境里,缺乏对现代工业和科技的真切感受 和体验,因此没有能够创造出包含着丰富科技元

素的富于科技美感的高水平文艺作品。还有一批

摇摆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作家,他们既批判又留 恋传统农业文明、既质疑又向往现代科技文明, 这种积极和消极、赞扬和批判并存的态度,充分 体现了中国作家在当今的社会转型中彷徨、犹

豫、痛苦、挣扎、追求的艰难历程。在当今中国,现 代工业和科技高速发展,中国作家如果继续抱残

守缺,对现代工业和科技不去主动地理解、感受、 体验、掌握,而是采取怀疑、拒斥甚至是批判和 无视的态度,不去用充满科技诗意的画笔描绘新 的科技化现实,那么他们的创作将逐渐疏离这个

新的科技时代,从而被时代所淘汰。中国著名作家

阿来指出:“主流文学界有一个响亮的口号,便是

关注现实,但却一宜对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强大的 社会现实,成为文化的_个部分视而不见。于是,

很多的文化与文学(包括我个人的创作)所显现出

来的都是一种回顾性的姿态。显现出来的是一种 基于农耕文化的向后看的眼光,很难想象,在现代

社会中,一个民族只靠内省与回顾便能与整个世 界的发展步伐协调一致。呃科技时代的到来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逆转

的趋势,当今的科技已经处在支配一切、笼罩一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5卷 2019年)28切、覆盖一切的地位。对于像中国这样工业和科 技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而言,现代科技持续不断

的快速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有充分的合理 性与进步性,科技因素在现代文艺中的持续增加 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推动文艺现代性的发展 仍然是当今中国文艺家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现代科技和文学艺术的关系并不像一些理论家 所说的那样是无法调和的矛盾、对立和冲突的

关系。在中国新的科技化社会环境里,文学艺术 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学会与现代科技和谐共处、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就要求中国当代文艺家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对科技盲目的质疑、反对、否 定、批判的立场,积极地着眼于现代科技与新的

文学艺术的正面建构,充分认识到如果恰当地 运用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趋利避害,它们不

但不会阻碍文艺创作,反而会在某种程度上有 助于创作,从而实现文艺家自身以及文艺作品

的现代转型。其次要明智地顺应文明转型的历史 趋势,果断地从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传统中 抽身出来,自觉地熟悉、了解和掌握现代科技特

别是当今的高科技,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技素养,

培养自己的现代人格与科技美感,酝酿出浪漫的 科技诗意,使自己逐步习惯和适应于在新的科技 化环境中进行文艺创作。只有这样,才能在现代

科技的锁链和刀锋上,跳出优美的舞步,创作出 科技时代的富于科技美感的优秀文艺作品。这是

推进以现代工业和科技为核心的中国文艺现代 性的必然选择。(-)以文艺家为主导的人机互融共处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工业和科技化社

会环境中,这是_个由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操 控的机器社会,我们生活的环境逐渐被新的科技

化物品所包围。有人对这样的新环境感到恐慌,认 为它将削弱文艺家创作的主体性,使他们从此被

科技所主导,被机器所奴役。事实上,文艺家既可 以被新的环境所塑造,也可以利用新的科技化环

境提供的新手段为自己的创作服务,从而反作用 于环境,甚至是改造环境。现代科技和机器既然是

由人创造的,即使它表现出了很大的独立性,它归 根到底还要由人遵循科技和机器自身的规律来 支配、控制和驾驭,人自始至终应该主导科技和

机器。具体到文艺领域,在文艺家主导的前提下, 文艺家应该自觉地学习、熟悉、掌握和利用现代

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例如新的电脑软件、互联网 技术,来为自己的创作服务,从而推动创作的发

展,实现文艺家和现代科技、高科技机器的和谐 相处、共同发展。有的学者对高科技机器如电脑、

网络技术抱有过高的期望,认为单纯依靠现代技

术或高科技机器例如特定的计算机程序和软件, 就可以让它们独立工作,像天才作家的创作那样

创造出高质量的文艺作品。这就构成了高科技机 器对作家艺术家的挑战,对创作主体的挑战,并

认为用“电脑创作取代人脑创作”是历史的发展

趋势。不否认电脑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创作出高水 平的文艺作品,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对文艺家创作 的推动作用应得到充分肯定,但是也只能到此为

止。因为电脑之类的高科技机器没有自己的独立 人格,它仍然要受人的主导和操纵,背后负责设

计这些电脑程序和软件的人必然具有更高的文 学艺术素养。因此,电脑创作出的高水平的文艺作 品只是体现出了相关设计人员的文艺素养,是他

们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而电脑充其量不过是 他们思维的延伸或者辅助工具,它和文艺家借助

其他工具进行文艺创作没有本质区别。更重要的 是文艺作品的创作总是特定的生活情景、社会环

境、时代氛围与文艺家内在精神世界相互作用、感 应、契合的产物,它具有不可复制的独创性,而电 脑作为一种高科技机器,虽然随着人工智能和感

受技术的发展,也可能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对环境 的感受性,正如Victor Margolin所说的\"人造智能

和感受技术的长足发展已经证明了,机器正开始 接近于某些人类的感知功能,能随着温度、光线和 声音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叫a是这种感应

只是一种低级的物理感应,而决不可能具有感应、 感知时代氛围、社会环境、生活情境的能力,也

决不可能具有独立的创造性,它创作的作品也不

可能打上特定时代的社会烙印。因此,由所谓的 电脑等高科技机器创作的文艺作品,往往缺乏真 切感受生活现实的能力,它只不过是特定文字或

符号在一定的规则下一种随机组合的文字游戏

和数字游戏,虽然有时也表现得新颖奇特、别具一 格,甚至偶然还会出现成功的作品,但那也只是

一种像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艺术品一样,具有

极大的偶然性,没有普遍性可言,它多具有能指

王东昌中国文艺家的科技美感与文艺创作第10期而无具体所指,不能对来自现实生活的最新的具 体生活内容,以及时代氛围、社会环境、生活情境

等做出及时反应。因此,期盼独立于人的高科技机 器独立地创作出具有高度创造性文艺作品,是一 种对机器的盲目迷信和神化,是一种误区。因此,

文艺家仍然需要相信自我、依靠自我,在创作中 深入地扎根当今的科技化生活体验,在充分把握 以电脑、网络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产物的内在规律 的基础上自觉地利用它们来推动自己的创作,发

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作出科技时代富于 高科技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实现文艺家和高科

技机器之间的和谐相处。(二)以文艺家的理性为主导的图文并存文学与图像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只是 由于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图像技术的高速发

展,才使这一老话题又延伸出了新内涵。与传统 图像相比,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图像,显得更 精细、更入微、更逼真、更美观,从而给我们带来

了一个全新的充满科技光辉的艺术世界。由于高 科技图像不是文字,而是一种直观的感性的视觉 符号,因此包含着比语言文字符号范围大得多的 接受面,从而成为当今绝大多数人的主要审美方

式。当代人的诗意化生存似乎越来越多地借助于 这种新的高科技图像,通过网络游戏、电影、电视、 智能手机以及其他移动终端等呈现出来,推动了

审美和文学艺术走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利于 人们在新的科技化社会环境中孕育出新诗意。这 一切都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文学艺术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有人据此推断,人们的精神文化

生活和文学艺术正在整体性地向图像转向,以文 字为载体的文学艺术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 的地位正在走向衰落,因此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 的“读图时代”。朱国华指出:“文学作为一种语言

艺术,由于它诉诸抽象的文字符号,对它的接受 必然结合对一定语词的理解、组织、选择而进行, 唯其如此才能唤起相关文学形象,因此也必然更 多的与理性和反思联系在一起,而不可能从中得

到一种直接的快感。但是,图像性内容则不需要 文字的中间媒介,它直接诉诸人的视觉系统,使人 的视觉渴求无所阻碍地得到满足。”冈利奥塔对这 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他认为,

“要想释放利比多能量,话语的东西必然要通过 29诉诸变形和语词化活动,依据现实原则才能得以 间接地实现;而图像的东西,通过全身心投入感

觉记忆,即可在无意识层面得以实现。”冏因此,影 像具有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学难以企及的非凡魅

力。总之,由于高科技图像更能迎合人们感性感 官的需要,符合根植于人们本性本能的对快乐原 则的追求,因此更容易受到充满了感性的普通世

俗大众的欢迎,成为他们审美生活的主要方式之

_。新的高科技图像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感性享受, 带来了新的科技美感和诗意,从而丰富了现代人 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应该充

分地加以肯定。但与此同时,新的高科技图像也

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它带来了人们精神文化 生活的直接性、感性化和表浅化,甚至是非理性

化。与此相比,传统的文字艺术具有其自身的优 点,它同样也可以描述图像,表现感性,只是以文

字、以间接的方式进行,因此包含着深刻的理性思 考和认识,它所表现的感性也往往是包含着深层

理性的感性。这样,它就包含着图像不可代替的独 特作用和价值,这就是几千年来以文字为载体的

文学艺术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当今的高 科技时代,文学艺术的图像化、影像化发展倾向

并不意味着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图像时代”, 包括巨大的深度和丰富性的“文字”所代表的理

性文明,仍然处于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人类的 诗意化生活固然离不开“图像”和“感性”,但是 离开了理性的引导,离开了理性的重要载体文

字,人类的诗意化生活必然是寸步难行,会迷失 自己的方向。而当今有人提倡以“图像”来代替“文

字”,让它成为人类审美生活的主要方式,只能是 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历史倒退,正如董学文指出:

“我们再不能将从以语言形象为中心退化为以视

觉形象为中心作为惟一乐事;'读图时代'与'读文 时代'是不能对立的。”问所以,要促进当代人类生

活的诗意化和审美化,既要充分认识到高科技图 像给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的丰富、发展、完

善,更要认识到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学在当今诗意 化生活中仍将居于主导地位,这一地位在可预见 的未来不可动摇。因此,以充满理性的文字为主

导,实现高科技图像与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学艺术 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是未来文学艺术发展

的必由之路。正如李盛涛指出的:“将图像这种新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5卷 2019年)30的、快捷的、容易赢得受众的传媒手段和具有深 度意义的阐释结合在一起,也许是精英文化在图 像时代实现突围和生存的一种有效策略。呃邹广 胜也指出:“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图像与语言完美

的结合乃是人类艺术的必由之路。至少精美图画

的艺术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语言艺术的审美感 染力,而这种感染力是纯粹的语言艺术所无法达 到的。今日自然科学的进步,特别是网络与多媒体 的发展为这种综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 可能,而这种综合的、复杂的,在某种程度上讲也

更为深刻的审美艺术形式乃是艺术发展的一个根

本动力,也是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咂(三)与生活现实保持必要联系的虚拟现实

带来的新诗意新的科技时代给这个世界带来的重要变化

之一就是虚拟现实因素的不断增加。“所谓虚拟 现实(virtual reality, or VR)是指由电脑硬件和软

件所创造的幻真性的虚拟情境,通过使用各种电 子工具(诸如电子手套、头盔、眼睛、耳机等),使

使用者进入一个幻真世界。”阿63虚拟现实是高科 技图像高度发展、过分膨胀,并最终脱离“原本” 和生活现实的必然产物。传统文学虚构必须立足

于现实而超越现实,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文学想

象,但是它最终又摆脱不了现实的根本约束,并且 它最终的呈现是以间接的抽象的文字形式,读者

需要动用生活经验和想象力在头脑中对之进行

感性的还原。而虚拟现实则是在一开始就摆脱了 现实生活“原本”的羁绊和束缚,或者说它是在现 实本身完全消失的情况下,完全由人凭借自己的 意愿和想象力虚构出来的人造世界,它的出发点

就是想象力,它是想象力的感性呈现,凡是可以 想象得到的人和事物都可以运用高科技手段,把

它变成感性的、鲜活的生活画面,这是一种人们 想象力感性化、图像化后的人造现实,一种虚构 的充满了主体意愿的图像化现实,它常常依靠

3D/4D等电子技术生成形象逼真的三维或四维

生活画面,甚至允许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置身其中, 可观、可听、可触、可闻。这是一种人造的却又是

真实的世界,是比真实还要真实的“超真实”世界, 它往往如贝斯特和凯尔纳所认为的,“真实是按

照一个模型而生产出来的。此时真实不再单纯是 一些现成之物(如风景或海洋),而是人为地(再)

生产出来的(例如模拟环境),它不是变得不真实 或荒诞了,而是变得比真实更真实。”㈣这一新的

人造现实世界模糊了现实生活世界和虚拟世界

的界限,给人以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感觉,它 甚至以假乱真、以虚乱实,使人造的东西与自然

的东西、借助高科技想象出来的东西与日常生活

中存在的东西难以区分。如用高科技生产出来的 玩具宠物狗可以逼真到和人们喂养的带有生命

的宠物狗难分真假的地步,在迪士尼乐园中普遍

存在类似情形。不仅如此,这种与现实无涉、自成 一体的虚拟“超现实”世界甚至还代替了真实的

世界,“现实的一切均已被符号的超现实性和模 拟的超现实性所吸纳了。如今,控制着社会生活

的不是现实原则,而是模拟原则。”阳64从而使现

代人带着“超现实”世界的特制眼镜来看现实

世界,于是现实世界本身变成了“超现实”世界 的一部分,人们很难再接触到真正的现实世界,

“超现实”世界成了真正的现实,正如桑塔格所指

出的:“现实看起来却越来越像照相机呈示给我们

的那样。”阿并且,“超现实”世界还反过来直接参

与、干涉、反作用于生活现实,甚至“成为现实的 灵魂和主宰”。㈣\"在虚拟的“超现实”世界营构着 人们的外在和内在生活世界的同时,人们逐渐习

以为常地生活于其中,而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世界 逐渐离人们远去,甚至使人们感到陌生。一些理论家认为,虚拟现实主要是为了诱导

人们的消费欲望,为资本的利益服务,从而对审 美的文学造成致命的伤害,甚至会引发文学的危

机。不同于这种观点,笔者倾向于对这种新科技 带来的审美新形式持乐观态度,认为它具有巨大

的进步意义,它是一种“非物质层面的审美化”, 它摆脱了厚重的物质以及传统的文字,它以自己

特有的鲜活与轻灵带给人们如威尔什所说的“深 层的审美化”感受。阿70它赋予现代人一副崭新的

五彩斑斓的眼镜来看这个世界,使人们产生了全 新的审美体验和生活的诗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

的审美生活,重新激发了文学的活力。并且,虚拟 现实为文艺想象力的自由飞扬提供了广阔的空

间o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们摆脱了现实生活世界 的羁绊,艺术想象力可以自由飞扬,从而实现想象

力的全面解放。正如周宪先生所说:“就主体的认 知层面来说,虚拟文化将艺术家的写实能力彻底王东昌中国文艺家的科技美感与文艺创作第10期祛魅了,其结果是极大地提升了主观想象力,使之 超越了传统模仿原则(现实原则)局限。,,[9]171总之, 虚拟现实是新的科技美感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人

工营造的科技诗意,它丰富、美化了现实,它以新 的审美形式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

响,它带给人们新的观看、感知、想象世界的方式, 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当然,虚拟 现实带给人们的想象的科技新世界也有自身的

局限性,它在某种程度上较少受现实生活世界的

制约,这是它的重要优势之一,但这也是它的致命 缺陷所在。它以虚拟的“超现实”世界代替、掩盖

和歪曲了真正的现实,强加给现代人观察和审视

外部世界时一道新的帘幕、一副新的摘不掉的有 色眼镜,从而使人们丧失了与真实生活世界的联

系,丧失了现实生活的语境,难以获得真切的生活 体验,从而造成艺术想象力的枯竭,甚至造成人生

意义的丧失和虚无主义的产生。因此,虚拟现实 必须与生活现实保持必要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去 施展自己的艺术想象力,这样带给人们的科技美

感和诗意就包含着更多的积极意义。与科技有关的文艺作品是现代科技在中国 发展水平的具体体现,是现代科技发展在文艺领 域中的风向标。随着现代科技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以及新的科技化社会的到来,一切与现代科技有

关的文学艺术作品都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它们 在中国新的科技化社会环境中的审美文化生活

中应该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推动中国文艺

创作中科技元素的增加和文艺现代性的发展的 重要体现。从内容方面来看,这样的作品主要包

括与现代科技题材、主题有关的文艺作品,包括 科普文学、科幻小说、科学诗、科学小品、科技报 告文学等,当然也包括主流文学中充满科技元素

的文艺作品。由于受到中国农业社会传统以及与 之相关的审美趣味的制约,以及科技文明素养、

科技生活经验、科技美感和诗情的缺乏,中国在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无论 是创作还是欣赏,对与现代科技有关的文艺作品 缺乏相应的兴趣和热情,造成了这类文艺作品在

中国没有广阔的市场,处于较为不利的边缘位置, 这和西方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以科幻小说为例,它

31作为与现代科技有关的文学作品的典型,兼具科 学性与文学性,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而诞生,并随 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在西方人的

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特别

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全面进入科技化社 会,现代科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科幻小说也 随之发展壮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较大

的社会影响。不同于通俗小说,有着高雅品位的 科幻小说,日益摆脱了在文学领域中的边缘地位, 进入了文学和文化生活的中心位置,甚至成为文 学界的主流严以美国为例,包括大学和高中在内

的将近5,000所学校开设科幻文学课程,每年大 约有1,500种科幻文学作品出版。不仅如此,这种

文学类型对电视、电影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

量以科幻小说为底本的科幻影视片不断地带来

美国影视片的最高票房收入。凹由于这一文学形 式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吸引了西方一大批主流作 家如库尔特•冯尼格、托马斯•品钦、威廉•戈尔

丁、威廉戈丁、玛格利特•阿特伍德、多丽丝•莱 辛等等投身于科幻小说的创作。而在中国则不然, 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而作为科技发展水平风向标的科幻小说长期以

来也相应地处于中国文艺界的边缘地位,主要依

靠译介、引进西方国家的科幻小说来吸引读者,原

创性的科幻小说数量不多,并且没有取得较大的 突破,本质上具有高雅品位的科幻小说被视为与

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通俗小说没有本质区别的 文学门类,不登主流文学的神圣殿堂。近年来,随 着中国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的加速发展,随着

充满科技元素的西方社会和文化对中国产生越

来越强劲的影响,中国崭新的科技化社会环境逐 步形成和完善,中国文艺家对现代科技的敏感性 逐渐增强,审美体验逐步丰富,审美趣味得到培

养,这悄无声息地拉近了中国人与科幻文艺的距

离,从而为当今中国科幻文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 强劲动力,使它逐步开始显现出快速的高质量发

展迹象。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近年来创作的

《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即“《三体》三部 曲”)表现出了极大的创造性,特别是2015年8月 获得“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雨果奖的

《三体》,有力地提高了中国科幻文艺在中国和世 界文艺界的地位,激发了中国作家创作科幻文艺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5卷 2019年)32的热情。在当下中国的科幻文艺创作中,既要借 鉴西方科幻文艺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要根 据中国科技化社会环境的特殊国情发展独具特 色的科幻文艺,从而推动中国科幻文艺的快速

发展。在新的科技时代,不仅是科幻文艺,各种 形式的主流文艺作品都要不断增加自身的科技 元素,以体现出科技时代中国文学艺术作品鲜明

的时代感,这也是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生产力水 平(当然包括科技发展水平)在文学艺术作品中 的体现。也即是说,当今中国所有文学样式的创

作者都应该鲜明而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处的新 的科技化社会环境,所以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必 然要或明或暗、或多或少地投射出一定的科技光 辉,渗透着一定的甚至是不经细察就发现不了的 科技元素,这是当今中国文学反映现实生活、体

现时代特征的重要表征。以旅美作家陈谦的小说 创作为例,她常年居住和生活在美国电子高科技

的摇篮——硅谷,在那里的高科技公司任集成电 路芯片设计工程师,获得了极为丰富的科技生活 体验和感受,从而使她创作的小说包含了丰富的

科技元素,充满了鲜明的科技感。在2004年5月

出版的长篇小说《爱在无爱的硅谷》已经初步透 露出了新的科技化生活中的诗意。2015年在《人 民文学》第1期上发表的中篇小说《无穷镜》更是

集中描绘了在高科技社会环境中以珊映为代表 的高科技创业精英们与科技有关的各种故事。高 科技在这篇小说中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成为推

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力量。不仅如此,在故事

人物工作和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丰富复杂的参考文献:[1 ]雅斯贝尔斯.现代人及其灵魂陶冶[M]//邹进,译.文化

与艺术论坛:1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201-202.[2] 胡亚敏.中西之间:批评的历程——胡亚敏自选集[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 176.[3] 阿来.科技时代的文学[J].中国青年科技,2001(1):

70-72.[4] 第亚尼.非物质社一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

术NL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 104.[5] 朱国华.电影:文学的终结者? [J].文学评论,2003(2): 74-80.[6 ]董学文.丰富与自在中的贫瘠一科技进步与艺术发展

矛盾关系断想[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1):11-15.精神世界、情感世界甚至是潜意识领域,高科技 元素都渗透其中,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可以说 陈谦的这些作品是当今科技化生活的诗意审美 的呈现,它充分说明,不仅仅是通常被人们误认

为是通俗文学的科幻小说,甚至是主流文学创作 也完全可以渗入丰富的科技元素,从而使创作出

的科技化文学作品闪现出科技的光辉。陈谦的这 些作品应该是新的科技化社会环境中文艺创作 的典型形态,它们代表了科技时代文艺创作的新 的发展趋势,值得立足于中国大地的作家们认真 学习、参考、借鉴。此外,从形式上看,一切以现

代科技包括电脑、互联网、博客、微博、广播、电

影、电视、手机、短信、卫星等为载体和平台的文 艺形式都应该为作家们所熟悉和掌握,从而使他

们能够在这些新的平台上以新的形式创作出新 的文艺作品。网络文学、影视文学、摄影文学、短

信文学等新的文学形式,都应该提升它们在文 学界的地位。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包括作家在 内的全体民众的科技素养,培养他们对现代科

技的感觉。这一方面可以为造就现代社会的现

代人格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作家和作品的 现代化。当然,在孕育现代工业和科技化社会环境中 的新美感和新诗情的同时,也不能简单地机械地 与传统农业社会的审美体验和诗情一刀两断,还

必须以现代工业和科技的新语境为筛选标准,对

传统的诗意化、审美化生存经验进行过滤与取舍、 参考和借鉴,否则就会走向文化虚无主义的道路,

这也将给文艺创作带来严重的后果。[7] 李盛涛.论网络文学写作主体的新质[J].淮阴师范学

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527-531.[8] 邹广胜.谈文学与图像关系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J]. 文艺理论研究,2011(1): 20-25.[9]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63.[10] 金惠敏.媒介的后一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3-14.[11 ]桑塔格.论摄影[M].艾红华,毛建雄,译.长沙:湖南美术 出版社,1999: 177.[12]颜学军.英美科学幻想小说简论[J].国外文学(季

刊),2003(2):32-36.(责任编辑:李金龙)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 35 卷 第 10 期 SHANTOU UNIVERSITY JOURNAL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MONTHLY) Vol.35.No.10 2019Abstracts and Key Words of Major ArticlesSpirit, Inheritance and Identity: the Cantonese Branch of Nanshe, 1923-1935SUN Ying-ying(School of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999077 )Abstract: Much research has shown the contributions of Nanshe, the largest literary society in modem China. However, little attention was paid to

activities of Nanshe scholars after 1923.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Nanshe had disintegrated by the end of 1923, and its influence vanished

accordingly. However, even after its disintegration Nanshe continued its existence in the friendship between its members, and their literary writings and artistic activities, and there were still plenty of gatherings, literary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ations in the name of Nanshe after 1923, which shows

the members' consciousness of their inheritance of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Nanshe spiri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ctivities of the Cantonese branch

during the post-Nanshe period, illustrates Cantonese members' attitude to Nanshe and uncovers Nanshe' s profound influence on modem China.Key words: Nanshe spirit, identity, Cantonese branch, Cai ZhefuZhe Fu and His Ecological LiteratureMAO Guo-ping(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Jinzhong, Shanxi 030619)Abstract: Zhe Fu is a famous writer of ecological literature who tries to reveal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in his writing. During nearly 40 years, his

writing career undergoes a transformation from ecological novel to ecological report. Ln his creation, he expresses his ecological idea in both fictional

and realistic approaches, and proposes ihe corresponding methods to deal with ecological problems. Zhe Fu beEeves that in order to solve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enhance people,s awareness of these problems and enhance their moral literacy.Key words: Zhe Fu, ecological novel, ecological report, ecological literatureMetaphor Mechanism and Discourse Production of Modem Image NarrativeLU Yong(Design College, Hefe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Abstract: As a way of human thinking and a nonnal strategy of image representation, the visual generation of metaphors beyond the traditional

rhetorical field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rhetorical expansion of Genette and Burke, but also on Barthes,view of image rhetoric. As a signifying

practice of modem image symbols, the associ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formal similarity, the convention mechanism indicating the production, and

the situational context o£ signification are the intrinsic causes of the generation of modem metaphorical vision. In the visual age, the establishment

of image dominant paradigm,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media and the rendering of mass culture and consumption consciousness are the external motivations to expand visual metaphors. The synergy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motivations shapes the nonnal paradigm and meaning supply of

modem visual metaphors, and provides some rational thinking for the current winward turn” of visual studies.Key words: image narration, visual metaphor, figure rhetoric, technical media, visual mechanismAesthetics of Technology and Artistic Creation in China: A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pectiveWANG Dong-chang(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Luoyang, Henan 471934)Abstract: Living in a social context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western artists are highly experienced in the aesthetics of technology, and create

works with technological beauty in large numbers. Comparatively China was not developed in modem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and with limited experience Chinese artists could scarcely produce works rich in technological beauty.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Chinese artists should embrace modem technology, cultivate new personality and new aesthetics, effect the artist-oriented integration between man and machine, the juxtaposition of text and image,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ife and virtual reality. Only thus can Chinese artists follow the

new age and new society and create works with aesthetic quality distinctive of the a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ey words: mode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esthetics of technology, Chinese art and literatur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