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八百里秦川
图 2关中地形图
4.6.1 关中城镇群建设规划
1.关中城镇群建设面临的优势与问题 (1)资源优势
关中盆地与陕南和陕北地区相比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关中地区人文及自然旅游资源丰富,高校和研究所集中。
中国农业产业化的理想基地
151
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理想基地
中国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观光基地。 (2)区位优势
西安是欧亚大陆桥上最大的中心城市 ,已经形成了“米”字形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
(3)资本存量优势 (4)政策环境优势
152
图 3陕西优势矿产资源分布图
153
图 4陕西能源化工基地规划图
154
图 5陕西交通与规划
155
图 6陕西高速公路规划图
2.发展重点 (1)西安-咸阳
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淡化行政区划并加快两市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发达、现状基础较好的综合优势,发展成为经济、金融、商贸、信息、文化、科教中心并成为未来的特大城市,建成国际著名旅游城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中国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制造业和装备工业基地,以电子、计算机、通信、精密机械、航空航天、医药、食品为支柱产业 (2)宝鸡
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现代化的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商贸中心、旅游胜地和文明
城市。产业发展重点是以陇海线向东为主要经济轴,发展新型制造业并加快发展以先进制造及自动化、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做强电子、机械、食品、有色、建材等主导产业集群,建设全国机床制造业基地、重型汽车制造业基地和有色制造业加工基地,加快发展旅游、商贸业,建设关中西部畜牧、蔬菜、园艺等农工商一体化产业基地。 (3)铜川
加快产业技术改造和资源型产业转型,北区(老区)在改善和重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煤炭、建材、冶炼为主,南区以陶瓷、机械、轻工、食品为主,积极发展中医药、旅游和果业,建成关中北部特色产业集群和重工业基地 (4)渭南
大力发展能源、化工、机械、轻纺、食品、旅游等主导产业,成为工商贸协调发展
的新型现代化中等城市。城区要以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为方向,大力发展密集型、效益
156
型、外向型环保型化工产业,形成集团化、规模化化工生产基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机械工业,继续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为主的加工工业。城区应研究跨渭河发展的可能性。 (5) 杨凌
杨凌应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产业聚集和对外辐射作用,发挥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高新技术研发、推广、示范中心作用,建成以高新农业、涉农产业、农业科技教育为主的农科城。
3.空间格局 :“一心三极、两环多点,轴向串珠、组团扩展”。 (1)“一心”即西安都市圈,是一线两带发展的核心。
包括西安市行政辖属的9区4县、咸阳市行政辖属的2区1县级市(兴平)和4县(三原、泾阳、礼泉、乾县),以及杨凌示范区,是人口和产业密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一体化发展的地域。
以2003年数据计算,都市圈的总人口是1060万人,GDP是1150亿元,占全省GDP的48%;到2020年,都市圈人口达到1200万人左右,约占关中城镇群人口46%,占全省人口的29%,GDP总量占全省的50%左右。
西安都市圈按照核心城区、中心城市(中间圈层)、外围圈层三大层级进行布局,在三大圈层分别培育并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进而构建起产业集聚与辐射体系。
① 核心城区 为西安城市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受用地条件、交通等因素制约,核心城
区应逐渐疏解传统第二产业,引导和促进以信息、教育、旅游等新兴服务业为主的现代第三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教、旅游、金融、交通及现代物流、信息和文化中心;同时强化产业的管理、控制、研发功能,逐渐发展成为更大区域的产业研发中心。
② 中心城市(中间圈层)为咸阳城区及泾阳东南部、西安的长安区、临潼区和高陵滨河地
区。西安、咸阳两城市要跨越行政界限,统筹建设基础设施,统一划分城市功能区,综
合规划产业发展,构筑西部科技、人才、产业高地。区内应加快实现由一般加工业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新型制造业转变,积极发展一大批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建设以机械装备、电子信息产品、生物医药、新型轻纺、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的国家级现代制造业基地。同时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文化遗产旅游。 ③ 外围圈层 为关中环线以内其它县市区,区内产业以旅游、商贸、星火密集产业和现代
化大农业为特色工业发展以与大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市相配套的农机加、机电配件、食品
和药物制作等初级加工或者零部件生产为主;旅游业以文物古迹旅游、城市郊野休闲度假、自然生态旅游为主;农业在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花卉、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为主的城郊型农业。杨凌示范区发展成为30万人口左右的中等城市。城市建设除中心区外宜采用低密度、分散组团式的建设模式,给农业科技开发、推广留出发展空间。按科技城的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2)“三极” 是都市圈外围的宝鸡、铜川、渭南三个大中城市,是一线两带地区重要增长极。
① 宝鸡市 建成陕甘川宁毗邻地区工业强市和商贸中心,西部交通枢纽,100万人口的特
大城市。市域范围内以市区为中心,岐山为副中心,凤翔、陇县、凤县为支撑,以重点
157
镇为依托,形成“Y”字型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其中,岐山为加工制造业城镇,凤翔为轻工食品城市,陇县为地方小工业和商贸型城市,凤县为装备工业城市。另外发展以地方小工业和星火产业为主的15个重点镇。
② 铜川市 建成以资源开发为主的综合产业型大城市,人口规模在55万人左右,将成为
关中辐射带动陕北的桥梁。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一城两区一廊”(即老城、新区、耀州区
和董家河-黄堡产业走廊)的“哑铃形”城市空间结构。以加快产业技术改造和资源型产业提升转型为主,积极发展医药、旅游和果业,建成关中北部特色产业和重工业基地。市域重点镇有黄堡和董家河,两镇的产业发展重点为商贸业和地方工业。重点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城镇内外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③ 渭南市 建成西安都市圈以东的综合产业城市,空间布局呈“一主一副”(临渭区和华县)
两大片区的结构。人口规模50—60万人。建设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城市用水,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建设渭河防洪工程设施。渭北地区按照设市标准重点发展蒲城、富平、澄城、大荔四县,蒲城建成以能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中等城市;大荔和澄城
为农副产品加工、商贸城市;富平为机械、农副产品加工业城市。其中,韩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按“一城三片”结构发展。古城区保护好历史名城的完整性,形成旅游、商贸区,新城形成居住、行政、商贸区,下峪口为工业区。
(3)“两环”是指绕城高速公路和关中环线。发挥“米”字型高速公路和关中环线的路域经济效应,促进公路沿线城镇的崛起,带动城乡协调发展。
(4)“多点”包括以西安都市圈在内的9个大中小城市(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杨凌、兴平、韩城和华阴)。结合产业园区发展和特色产业培育,发展一批县城,选择62个重点小城镇,依托当地资源,建成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和一定知名度的综合加工型、工矿服务型、商品集散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城镇。鼓励乡镇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重点镇集聚,并通过示范引导,带动其他小城镇发展。
(5)“轴向串珠、组团发展”是以陇海铁路陕西段、宝潼高速公路和西铜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为轴线,以交通线串起城镇组团,城镇之间以农田、水系、绿带等间隔,形成特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级规模有序,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4.6.2 大西安城市发展规划
1.西安城市总规划:世界旅游之都
发挥科技、旅游、商贸的优势和地区辐射能力,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现代化
中心城市 总体布局分为西安中心城市、西安都市圈、关中城市群三个层次,以大西安带动关
中城市群
走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的道路,提出发展历史、关中、特色、生态等文化旅游的思
路 2.大西安带动关中城市群
158
西安中心市区,西安中心城市,大西安都市圈,关中城市群。
(1)西安中心市区:包括城市三环线所圈定的区域,其现状已形成富有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特色的“九宫格局”模式,即以古城为中心,以交通轴为导向,以功能组团为实体,生态林带为间隔的城市空间格局化布局结构,发展外围新区,降低中心密度,建立时代新城,南北拓展空间,东西延伸发展。
(2)西安中心城市:是指,以唐长安城为核心区,以城市绕城线为基本轮廓,局部向外少量扩张,东到洪庆,西至纪杨,南至长安,北到渭河,涉及范围包括城六区和长安区。
(3)西安都市圈:以中心市区为主体,东到临潼,西至咸阳,北过渭河至三原,南至韦曲,形成一个中心,外围四个“副中心”的结构,即未来城市格局中“一城五轴八条生态带”的一城。“五轴”则为以五条国道线为依托的五条城市发展功能轴,“八带”是秦岭北麓生态带、渭河生态带、河生态带、灞河生态带、沣河生态带、镐、河生态带和河生态带。
图 7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4)大西安都市圈:具体是指以陕西省公路网关中环线圈定的城市化地区为主体,北至铜川,东到渭南,西到杨凌,南至秦岭北麓的地区。
(5)关中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建设以陇海铁路和310国道为一线,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技术为特点的产业经济体系为两带的“一线两带”关中经济区。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韩城、华阴、兴平等关中八个城市在内的城市群。总人口2500万,城镇人口
159
1500万。
图 8关中城市群
4.7 新疆天山北麓经济带
4.7.1 乌鲁木齐都市经济区
乌鲁木齐都市经济区主要指西陇海-兰新重点经济带上从乌鲁木齐到石河子一段。 西陇海-兰新重点经济带向西开放的前沿产业基地
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生产供给基地和加工利用基地 全球旅游网络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商贸与物流业、毛-棉纺织和民族食品加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学工业、特色农业、旅游业
4.7.2 天山北坡经济带成为新疆农业产业化龙头基地
已有农产业:
以番茄、红花、胡萝卜、枸杞等加工为主的“ 红色产业”;
以葡萄、石榴、杏子、胡罗卜等优质瓜果蔬菜加工为主的酿酒、饮料产业; 以优质粮油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产业和以优质牛羊肉、奶为原料的肉类加工、奶制品
加工产业,
160
图 9天山北麓交通
图 10新疆卫星图片
161
4.8 云南省 4.8.1 全省概况
云南省简称滇或云,位于我国西南边疆,西邻缅甸;南接老挝、越南。面积 38万多
平方公里;人口4094万。省会昆明。东川、玉溪、曲靖、个旧、大理、楚雄等为省内主要城市。
省内地形以高原为主;山间盆地零星散布。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边缘,雪山连绵。东南河谷地区地势略低。怒山、高黎贡山、玉龙雪山、云岭山、乌蒙山等为本省主要山脉。河流分属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南盘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
云南省地处亚热带、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区,冬夏温差不大,干湿两季分明。气候随海拔高度不同而呈明显的垂直差异。滇东高原气候温和,素有“四季如春”的美誉,省会昆明也被称为“春城”。省内多数地区年均气温13~20摄氏度 ;全年降水量 800~2000毫米。本省矿藏种类较多,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铜、锡、铅、锌储量巨大;大理盛产优质石材大理石。全省山高流急,水力资源富足。
云南工业有采矿、电力、冶金、化工、机械、卷烟、制糖等部门。东川铜业发达,个旧是中外闻名的“锡都”。玉溪的烟草工业规模巨大。全省民族手工业产品丰富多彩。云南农业出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等粮食作物以及油菜、烟草、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山区森林广布,盛产木材和多种珍贵药材。滇南热带经济作物有橡胶、咖啡、胡椒、剑麻等。
图 11云南行政区
162
图 12云南地形图
图 13云南省旅游资源分布图
163
图 14成昆铁路
4.8.2 云南省十一五发展思路
云南省将充分发挥自已的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和发展烟草、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旅游、矿产、电力五大特色产业构成的支柱产业群,有选择地重点发展光电机、现代生物技术和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建设中国最大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中国最大的安全型烟草科技开发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磷化工基地、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中国重要的西电东送能源基地。
4.9 贵州省 4.9.1 省情介绍
贵州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部。北邻四川,西连云南,南界广西,东接湖南,是一个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好、距沿海港口较近的内陆省区。
164
全省人口为3837. 28万人,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7%,丘陵占10%,盆地和河谷平原占3%。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境内山峦起伏,自然景观奇特,风光秀丽,气候宜人。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00至1300毫米。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无霜期270天左右。
图 15贵州省资源分布图
4.9.2 产业发展现状
经过四十多年建设,特别是六、七十年代“三线” 建设时期国家集中投入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基本形成了以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为特色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机械,电子工业体系和轻纺工业体系.
能源工业以煤炭和电力为主。贵州是江南输出商品煤最多的省份, 电力工业水火兼
备,除满足本省需要 外,已经开始向广东及邻近省区输电。
原材料工业以有色金属、冶金、化工、 建材为主,是全国电解铝、汞、钛、 铁合
金、生铁、钎钢、精锑、磷矿石等原材料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机械电子工业拥有航天、航空、电子三大军工基地和汽车、汽车零部件、磨料磨具、
程机械、内燃机、工业轴承、低压电器、精密光学仪器、工业仪器仪表、专用精密
机床等一批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门类齐全,设备精良,技术雄厚,许多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轻纺工业包括以名酒、名烟、矿泉水为重点的食品工业, 以棉、麻、毛纺和丝织、
化织、制革为特色的纺织工业以及造纸等其他 轻工业,其中卷烟、醇酒在国内占有重要位置。矿泉水质优、量大,开发前景非常可观。
165
4.9.3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能源工业成为贵州省第一支柱产业, 烟、酒工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
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优势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壮大, 国防军工和电子信息产业综合实力得到提升, 高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4.9.4 贵州十一五发展重点
进一步做强做大能源支柱产业,基本建成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
充分发挥能源和矿产资源组合优势,加快把煤及煤化工、铝及铝加工、磷及磷化工培育
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巩固壮大烟酒支柱产业,努力促进轻工业加快发展。
积极发展以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全面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
加快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着力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以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为重点,积极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
4.10 广西壮族自治区 4.10.1 广西的发展战略
(1)构筑中国连接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建设我国南方大港为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沿海大型组合港。
(2)加快建设“西电东送”重要基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继续加快电源开发步伐。加快建设龙滩、百色等一批大型水电站,以及合山、北海、钦州、防城港、贵港、南宁等火电厂,加快西电东送主网架等一批电网工程建设。
(3)加快发展工业尤其是临海大工业。加快实施“工业兴桂”战略,重点抓好柳州以制造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百色以铝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基地和桂林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建设,依托大港口,加快发展临海大工业。
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糖、冶金、汽车、机械、建材、卷烟、食品、化工等
传统工业,全面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利用丰富的铝电资源,发展铝电联合产业,把广西建成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
基地;
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建港条件和便捷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临海钢铁、
石化工业;
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建设大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形成我国重要的造纸基地。 (4)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以及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区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166
深入实施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东靠西联,南向发展,加强与全国各省区市及东盟各国的全面经济合作,以大开放促进大联合,以大联合促进大发展,着力打造货物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文化交流等五大平台,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加工制造中心。
(5)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按照整合资源、培育品牌、建设精品、形成网络、发展大旅游产业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大力打造大桂林旅游、德天跨国大瀑布、北海银滩、百色大天坑群四大旅游品牌为世界级旅游精品,培育完善特色精品旅游线,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广西新的支柱产业。
(6)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实施退耕还林、珠江流域防护林建设、石山地区石漠化治理、沿海及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图 16南昆铁路
167
图 17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
168
第5章 中国中部地区及其崛起
5.1 中部地区总体情况
5.1.1 区情分析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六省,承东启西,接南连北,堪称中华神州的心腹之地。
图 18中部地区六省
1.中部省份在中国地位
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7% 2003年人口3.6万人,占全国的28.1%
2000年和2004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占全国合计数的比重分别为20.36%和19.66%,4年间下降了0.7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8789元/人(2004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5%。 目前,中部城市化水平比全国约低7个百分点。
169
图 19中部省份在中国的区位
2.中部与东部差距
(1)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但相对地位明显下降
2003年,中部六省的GDP是1978年的35倍。
1978年中部地区GDP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3%,2003年该比例下降到33.37%。 1978年中部地区人均GDP相当于东部地区的56.9%,比东部地区差209元;2003年,相当于东部的44.35%,比东部地区差9090元。
2000-2003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速分别为13.29%、10.53%和11.89%,中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分别比东部、西部地区慢2.76和1.36个百分点。
(2)“三农”问题十分突出
——中部地区是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集中区
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的31.2%,
2003年中部地区农业从业人口比重为53.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
170
中部地区现有扶贫工作重点县151个,占全国的25.5%。 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65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0.2%。 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转移的压力大。
3.中部地区的发展条件与优势
(1)中部地区的区位交通优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 武汉:九省通衢
(2)自然、人文和科教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煤炭资源
铁矿资源、有色金属 水资源
文化资源:人类历史的发源地 基础教育:高考分数高 高等教育:大学林立
(3)产业门类齐全,在一些重要领域已形成竞争优势 三产总体情况
——2003年,中部地区国民经济三次产业比重为16.87:46.88:36.25 ——全国产业结构的比重为14.62:52.29:33.09。
——中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一产比重偏大,二产比重偏小,表明工业化进程滞后于全国总体水平。 农业:
粮食等农产品生产地位举足轻重 “湖广熟,天下足”
中部地区农产品占全国的比重
171
粮:30.6%
棉:35.0% 油:41.0%
肉类总产量:28.8%
能源、原材料、机械、汽车、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有优势 能源:山西、湖北、河南、安徽 原材料:钢铁、有色、石化、玻璃 机械汽车:每个省都有较好基础 高新技术产业:高新区
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 森林覆盖率高:江西全国第一 4.中部省份基本情况统计
表1中部省份基本情况
5.1.2 中部省份家底(不包括山西)
(1)中部的“家底”可以提炼为“一二三四五”:
一个城市群,中部现有147个城市,以武汉为龙头的中部城市群正在形成; 两大经济带,是沿长江、沿京广线分布的两大经济带;
三大平原农业,两湖平原、黄淮平原、鄱阳湖平原培育着棉花、双低油菜、小麦、
水稻等优势农产品;
四大高科技产业,是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医药产业; 五大支柱产业,以汽车为龙头的机电制造业,以钢铁为重点的材料工业,以农产品
深加工为重点的轻纺制造业,以水电为重点的能源电力工业,以金融、物流、商贸
为主的特色第三产业。
(2)中部地区的资源
中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全国10个粮食产量接近或超过200亿公斤的
省份中,中部占4个; 中部是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有色金属和化工矿产资源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
位;
172
中部是国家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仅中部五省就集中全国20%的科技人员和21%的高等院校,人力资源丰富,能够为中部崛起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中部气候宜人,雨量充沛,生态资源丰富;中部是长江、黄河的主要腹地,湖泊密集,
拥有三峡、葛洲坝、三门峡等大型水电工程,水利可开发资源占全国的9.9%,水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工业基地;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楚文化、湖湘文化、徽学、中原文化源远流长,文物古迹多,各省
都有名山名水,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3)中部地区的产业 中部地区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煤炭采选业、有色金属采选业、黑色金属采选业等能源原材料采选业以及能源原材料的后续加工产业领域,如有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业、黑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这些产业在生产过程往往存在比较普遍的高消耗、高排放特点。
表 2 中部省份龙头企业
173
5.1.2 “中部凹陷”现象
是指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内陆中部6省或5省(“6省”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
湖北和湖南,“5省”不包括山西),也是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位置长期居中的省份,与沿海发达省市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作为全国重要“双基地”(即老工业基地和老农业基地)的优势急剧减弱,以至由“得中独厚”或“中部崛起”变成了华中“凹地”或中部不“中”。这种现象既不利于中部“双基地”的振兴,更不利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协调发展,不能不令人格外关注。 7.中部城市群
174
图 20中部五省城市群
5.2 湖北省
5.2.1 省情
简称:鄂
面积:18万平方公里
人口:5949.82万人左右,居住着汉、土家、回、满、苗、蒙古等民族。 位置:位于长江中游地带。
概貌:全省地势西高东低,东南部为江汉平原;全省多湖泊,有“千湖之省”的美称。 省会:武汉
5.2.2 湖北省“十一五”规划
1. 六大发展目标
“十一五”发展的主旋律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乘势而上”。围绕这一主旋律,要》提出了六大发展目标。
175
《纲一是实现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力争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提前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投资总额达21000亿元以上;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二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和提升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完善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 三是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完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体系,健全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达到50%。
四是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着力推进科教兴鄂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五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六以内;主要污染物单位排放量有较大幅度下降,基本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
六是构建和谐湖北。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到2010年,全省完成社会保障扩面新增400万人次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
2. 六大城市为支撑促区域协调发展
“十一五”时期将建立和形成以武汉为中心,以襄樊和宜昌为副中心,以及黄石、十堰、荆州等6个城市为支撑,以县域经济为基础,竞相发展、互相促进的区域经济格局。 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整合圈内九市资源,促进圈内产业融合和企业重组。到2010年,力争武汉城市圈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至3个百分点。
襄樊、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襄樊建设成为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宜昌建设成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和全国最大的磷化工生产基地,两市应分别成为秦巴经济走廊和辐射鄂西南、连接渝东地区的中心城市。“十一五”时期,荆州加快发展轻纺和汽车零部件产业,荆门壮大延伸石化产业链,十堰建成全国重要的商用车生产基地,随州加快发展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和高新技术产业,恩施自治州加快交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县域经济发展要继续坚持“一主三化”的方针,力争每个县(市)形成1至2个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多数县(市)有若干税收过千万元的骨干企业。继续推进开发区建设,将一批重点开发区(园区)发展成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
此外,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确保五年内基本解决极端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帮助低收入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3. 3个千亿元工程带动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
以“三大工程”为依托,湖北将适度超前发展能源、交通,继续推进水利、信息和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公路、铁路、长江航运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形成便捷、通畅、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湖北在全国交通大格局中的枢纽地位。尽早将武汉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将宜昌、襄樊等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实现湖北与周边6省市高速互通,市州全部通达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500公里,比“十五”期末翻一番。铁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400公里,将湖北建成全国铁路重要路网中心之一。尽早建成长江中游武汉航运中心,航道总里程达到8555公里。
176
能源建设将有序开发水电,适度发展火电,加快发展核电,稳步发展抽水蓄能和燃机调峰电,提高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加快发展核电,努力使湖北成为内陆第一个建设核电的省份。进一步发展沼气,推行省柴灶,研究推广秸秆气化利用等新技术。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将按照“一点、两线、三区”的总体框架,构筑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水生态保护三大保障体系。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宽带普及、质优价廉、安全高效、惠及全民为目标,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优美为目标,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与发展步伐。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60%等。
4. 六大产业助推新型工业化
要以建设现代制造业聚集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为目标,加快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纺织业等6个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支柱产业。
今后5年要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光通信系统及设备、移动通信终端、新型电子元器件和激光加工设备等优势产品,加强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形成较完整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链;重点发展高性能新材料和重大工程关键新材料的研制,支持有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光机电一体化的高性能数控系统,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要继续做大做强汽车、冶金、石化等支柱产业。支持东风汽车公司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加快汽车零部件发展,积极融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支持武钢大力发展汽车板、硅钢片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钢材和有色金属的深加工。加快实施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延伸乙烯产业链,建成中部地区石化工业生产基地。
对于装备制造、食品、纺织、建材等优势产业,要加大改造提升力度。以船舶、发电和输变电、数控机床、模具工业、环保机械及成套设备为重点,增强装备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配套、系统集成和成套供应能力,提高数字化和本地化制造水平。
要着力建好武汉石化工业园、十堰汽车工业园、仙桃无纺布制品工业园等若干工业园区。力争形成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大产业4个至6个,过100亿元的大企业10家、过50亿元的30家,过10亿元的60家。
5.2.3 武汉都市圈
1. 区位:武汉是湖北的龙头,也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市场、金融、科教、信息、交通中心。
武汉市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如果以武汉为圆心,以1200公里为半径,区域内分布着全国70个大中城市,几乎包容了全国80%的经济实力。如果将北京、香港、上海、重庆作为我国东西南北的经济中心,武汉正好处于四大经济中心十字交叉的结合点上。
2. 武汉都市圈
所谓武汉城市圈,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它包括了武汉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周边城市。这一区域占全省33%的国土面积,去年提供了全省59%的国内生产总值。根据规划,17年后,作为圈内“龙头”的武汉,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水平,有七成人口住在城里,城市圈内的城市基本形成内外快速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公用现代网。
177
图 21武汉都市圈示意图
3. 武汉都市圈空间发展规划构想
(一) 规划范围及空间结构
规划范围:应包括武汉、鄂州、黄石、大冶、黄冈、咸宁、赤壁、洪湖、仙桃、汉川、潜江、
天门、孝感、应城、安陆、麻城共16个城市。
图 22武汉都市圈三个圈层
空间结构:“一个核心两个圈层”
178
一个核心:包括武汉主城及其周围半径40公里范围的武汉都市区;
核心圈层:包括核心城市(武汉)和6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鄂州市、汉川市、孝感市(孝南)、黄冈市(黄州); 紧密圈层:核心圈层外围、距核心城市(武汉)中心约11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市(大冶)、咸宁(咸安)、赤壁、洪湖、仙桃、潜江、天门、应城、安陆、麻城。
图 23城市经济圈示意图
图 24武汉都市圈腹地
179
(二) 空间发展战略重点:“一心一带三轴”
“一心”,即强化核心城市,武汉要由过去单纯的“圈层式”摊大饼模式向“圈层十轴向放射”模式发展,形成具有整体优势的武汉大都市区
“一带”,即沿江城市带,包括武汉、鄂州、黄冈、黄石等城市; “三轴”,即
武(汉)——仙(桃)——潜(江) 武(汉)——应(城)——安(陆)
武(汉)——咸(宁)——赤(壁) 三条城镇聚合轴。
(三)武汉都市圈建设:三步走
1. 武汉城市圈的近期目标为:到2005年,初步建成武汉城市圈交通设施高速化、网络化、
一体化的基本框架,有序启动相关高速出口通道项目建设,城市圈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整合城市圈内各类市场资源,初步构建区域大市场框架;启动跨区域企业重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圈经济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到3个百分点,武汉市经济年均增长12%以上。
2. 中期目标为:到2010年,基本实现城市圈内外的快速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公用
通信网的现代化;圈内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70%左右;武汉市城镇化率达到70%,其他八城市城镇化率平均达到50%。 3. 远期目标为:到2020年,武汉城市圈提前3到5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武汉市率
先在长江中游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四)武汉都市圈:建设三大产业带
武汉城市圈内将建设三大产业聚集发展带,避免各城市产业趋同、恶性竞争。
1. 第一个产业带: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辐射极,推进光电子信息、钢材制造
及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建设黄石、鄂州、黄冈、咸宁产业聚集带。
2. 第二个产业带:以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辐射极,推进汽车制造、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出口加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建设仙桃、潜江、天门产业聚集带。 3. 第三个产业带:以武汉市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区为主要辐射极,推进汽车零配件、
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及盐、磷化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建设孝感产业聚集带。 (五)两大游憩带:武汉“后花园” 环武汉有两大游憩带:
大别山与鄂东游憩带 鄂南水体和山体游憩带
“两带”包含了黄冈、黄石、鄂州、咸宁等4城市和武汉江夏区。这两大游憩带经过建设,将成为武汉的“后花园”,还将形成武汉城市旅游圈。
5.3河南省
河南省位于祖国中东部的中原腹地,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简称\"豫\",又有\"中原\"、\"中州\"之称。全省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1亿。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条件的河南,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品种繁多的矿藏物产、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快速发展的经济成为中国重要的省份之一。
180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坦南凹,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间有陷落盆地, 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大平原。山区丘岭面积占44.3%,平原面积占55.7%。境内有黄河、淮河、卫河、汉水四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积占53%。 第6章 东北经济区与老工业基地振兴
东北三省被称为“新中国工业摇篮”,生产着全国2/5的原油,1/4的汽车产量、1/3的造船产值、1/8的钢铁供给,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在为中国工业化进程提供动力的时候,东北三省产生了大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大气和水也遭到了严重污染。为了推动老工业基地走上一条绿色的复兴之路,东北三省进行了不同的探索。
181
图44 东北三省地理位置与范围
图 45东北三次产业结构
182
图 46东北行业产值分布比例
6.1 关于东北的几个空间概念
6.1.1 东北经济区
东北经济区的土地面积约为12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3.1%,其中东北三省的土地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3%、占东北的63.3%,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三市一盟”土地面积为46.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4.8%、占东北的36.7%。全国2003年年末总人口为129227万人,东北地区总人口为11926.7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中东北三省共有10728.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8.3%、占东北的90.0%,2003年,东北地区GDP完成13734.47亿元,占全国的11.8%,其中东北三省GDP完成12957.3亿元,占全国的11.1%、占东北的94.3%。
6.1.2 东北三省(东北地区)
东 北 地 区 包 括 辽 宁、吉 林、黑 龙 江 三 个 省,面 积 接 近 80 万 平 方 公 里,人 口 达 1 亿 1 千 万,是 全 国 人 口 的 8%。2002 年,整 个 东 北 地 区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达 11,603 亿 人 民 币,平 均 增 长 率 为 9.2%。虽 然 东 北 地 区 经 济 增 长 快 于 全 国 平 均 水 平,但 却 较 广 东 或 其 他 沿 海 地 区 明 显 逊 色。东 三 省 的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占 全 国 的 11%,份 额 与 广 东 省 相 若。
183
图 47 东北三省示意图
6.1.3 东北现象
“东北现象”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1978 年 改 革 开 放 后 , 东 北 经 济 因 为 重 工 业 比 例 大 , 国 有 企 业 比 重 大 , 很 快 在 全 国 非 国 有 经 济 、 轻 工 业 飞 速 发 展 中 落 伍 。 大 批 国 有 企 业 关 门 , 工 人 下 岗 。人们往往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东北三省工业经济效益下滑、工业生产步履维艰的一系列现象称做“东北现象”;此 被 学 术 界 认 为 是 第 一 次 “ 东 北 现 象 ” 。
2001 年 年 底 , 中 国 加 入 世 界 贸 易 组 织 , 大 量 的 进 口 粮 食 占 领 了 中 国 内 地 的 市 场 , 造 成 东 北 的 玉 米 大 豆 销 售 不 出 去 , 形 成 大 量 积 压作为“粮食市场稳压器”的东北农业也遭遇了相同的尴尬:传统优势农产品大量积压、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经济效益提高不大等问题尖锐,这 是 中 国 内 地 入 世 后 农 业 受 到 的 重 要 打 击 。这一“新东北现象”被 称 为 第 二 个 “ 东 北 现 象 ” 。 现在东北实施的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带来的东北地区的再次发展,被称为第三次“东北现象”。
184
6.2 东北老工业基地危机---东北现象
6.2.1 资源型城市危机:资源枯竭与经济转型
东北是中国重要的资源基地和重工业基地中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座,总人口1.54亿人,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3400万人,职工1250万人。东北地区有30座。东北部分重点地区的矿产资源(如煤矿、森林),已经完全枯竭或濒临枯竭,面临着必须全面转产的局面。部分地区矿产资源的开采成本也大幅度上升,失去了原有的经济优势。
6.2.2 历史包袱过重导致众多的社会问题
在计划经济的指导下,
产业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 国有企业比重大,
产业结构呈现刚性化,
对东北城市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抑制作用。到20世纪70年代末,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明显减缓。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原有的支柱产业大都由创新阶段进入衰退阶段,
产业结构陷入结构性危机,
城市国有企业效益下降,企业改革步履艰难,出现大量的下岗工人 形成所谓“东北现象”。
6.2.3 “新东北现象”
东北地区工业结构重工业畸重,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工农业经济关联度差。加上近年来,粮食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导致粮价下跌,农民卖粮难,农村经济收入滞缓,出现所谓“新东北现象”。
6.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再造
6.3.1 资源性城市需经济转型
阜新、辽源、大庆、伊春等一批传统资源型城市开始挖掘自身优势培育替代产业。“非资源”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推动东北经济振兴的强劲“动力源”。城市性质开始由原来的工矿业城市向综合性工业城市、旅游城市、山水园林城市转变。
185
6.3.2 东北中心工业城市加大“退二进三”的力度
如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等中心城市逐步退出二产转向三产;同时,大力开拓研发、
金融、贸易中心与交通枢纽的功能;像抚顺、阜新、鸡西、吉林市等单一资源性城市应多样化发展,改变“靠资源吃饭”的局面。对于鞍山、本溪、齐齐哈尔等城市,宜发展商贸、金融、信息网络、文教娱乐、房地产开发等服务业。
6.3.3 中央政府政策支持
中央《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2004年工作总结和2005年工作要点》。《要点》提出,抓紧研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有关政策措施率先在辽宁省
阜新市、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等资源型城市试行。选择黑龙江省大庆市、伊春市分别作为石油、森工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扩大试点,将吉林省辽源市列入煤炭类型的资源型城市试点
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东
北引资的5项具体内容。这5项内容包括国企并购、产业升级、领域开放、税收政策和
投资便利等。中国政府希望通过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外商到东北比投资,以进—步扩大东北的开放程度。
186
6.3.4 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
图48 中国地形图---东北地形
东北地区工业基础好,具有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条件。
装备工业是国家的工业化的基础,从国家经济安全出发,必须重振中国的装备工业。东北是国家装备工业的基地,产业基础好、人力资源丰富。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曾经为中国做出很大贡献,现在仍具有产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产业技术工人等“基础性技术群体”的优势和产业实力。金属制品、普通机械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仪器制造、仪器仪表等行业具有很大产量和生产能力,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在全国机械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吉林省工业看,具有发展汽车产业、食品工业、医药产业、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
187
图49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三大集聚带
东北的生物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大宗农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 东北经济区拥有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较好,且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合机械化耕作。东北经济区的长白山、大小兴安岭是东北乃至整个东北经济区生态系统的重要天然屏障,也对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东北经济区又是松花江、东辽河、西辽河、鸭绿江等主要河流发源地,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吉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全国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吉林省生物资源禀赋占全国第二位,土地资源禀赋占全国第四位,人均占有粮食和肉类居全国首位,利用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巨大的产出能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既有比较优势,又符合东北地区劳动力的技能状况。
矿产资源相对丰富
东北地区的石油储量占45%,原煤储量占10%,金矿、钼矿、镍矿和铝土矿都居全国前列;抚顺、阜新、大庆等是中国能源、矿产的重要基地。
6.3.5 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部,具有国际经济合作的优势
东北经济区与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接壤或邻近,东北经济区作为中国
188
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对邻近五国的出口总额占全国的20%左右。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且具有丰富的经济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密切的内部联系,还与东北亚各国在历史上形成了广泛的经贸合作关系。因此,东北经济区在中国对东北亚开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参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不可能是整体性的,只能是局部地参与,中国适合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5省2市中,东北三省优势更为突出。东北经济区与邻近5国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其产业结构与这些国家有很大的互补性,扩大开放,加深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就会增强睦邻友好,巩固边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
6.4 东北地区的重点经济带与都市圈(城市群)
图50 东北地区人口与产业集聚带规划图
189
6.4.1 哈大齐工业走廊
哈大齐工业走廊位于由哈尔滨经大庆到齐齐哈尔的160公里交通沿线上,总规模830多平方公里,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三市为中心,沿滨洲铁路,哈大、大齐等高速公路形成的一条点面结合的狭长工业带。哈大齐工业走廊利用这一地区重度盐碱地、河滩地以及其它未利用土地进行改造和开发。建成后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将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以黑龙江省传统优势产业为主体、以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为补充的新型工业经济园区。
规划中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将分三步:今明两年准备开发100至150平方公里,启动招商 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中期目标是从2008年到2010年,计划建设用地255平方公里。到2020年,完成83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吸引石化、能源、汽车、电子、医药、食品等工业企业入驻工业走廊。
图51 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工业走廊
6.4.2 哈大经济带(哈尔滨 – 大连)
哈大经济带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缩影和象征,它以哈大高速公路和电气化铁路为主轴线,纵贯大连、沈阳、长春和哈尔滨四个特大城市并连结沿线一批大城市的一个经济区域。它是以汽车、机械装备、石油化工和冶金工业为主体,重化工高度聚集地带,是全国最大的重化工产业带,素有重化工走廊之称。经过50余年建设和发展,哈大经济带国内生产总值占东北三省国内生产总值高达70%以上。哈大经济带的重要工业品产量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原油和成品油及石化产品乙烯分别占全国41.2%、24.7%和31%,生铁、钢及钢材产量分别占全国11.9%、12.1%和11.0%,汽车产量占全国25.5%,大型机床占全国31.6%。“哈大经济带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190
图52 东北地区铁路网络与哈大经济带
6.4.3 沈大城市群经济隆起带(沈阳 --- 大连)
是指以大连为龙头,沈阳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营口、辽阳、铁岭等9个城市。其综合经济实力雄厚,土地面积占全省62.6%,人口占70.4%,地区生产总值占96.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6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81%,城市化水平较高。区域内有2个副省级城市、7个地级市、12个县级市。
6.4.4 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沈阳、沈阳经济区、沈阳城市群)
是指以沈阳为中心,在15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七座城市。七座城市山水相连,文化相近,产业上又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七城市在辽宁乃至东北经济中占有很大的分量,七城市的GDP占辽宁省的60%,占东北三省的30%;钢铁产量占全省95%,装备制造占辽宁全省75%,石化占辽宁全省的30%;石油化纤占全国的50%。七城市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2134万,城市化水平达到58%,居国内几大城市群前列,有着美国“五大湖区城市群”、德国“鲁尔区城市群”等世界著名的城市群的共同特征。七城市在空间上有集聚性,产业上有互补性,在历史上就有着密切合作的经验,这是建立沈阳经济区的地缘优势;大中城市集聚,类型齐全,联系紧密,是建立沈阳
191
经济区的内在优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备,特别是经济区内已经形成以沈阳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带动了七城市之间的人口、资金、物资、商品等诸多要素的频繁流动,这是构成沈阳经济区的基础优势;科技发达、人才济济,成为沈阳经济区的长久优势;产业发达,结构齐全,工业实力雄厚,更是沈阳经济区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优势。
图53 沈阳城市群
192
图54 吉林行政与交通地图
图55辽宁交通地图
193
图 56辽宁新开通高速公路
6.5 东北亚地区合作---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中东部、蒙古、俄罗斯远东、朝鲜、韩国和日本。图们江下游的珲春市防川村正处于东北亚地区的辐轴中心。
合作基础
1)目前东北亚地区已经有了良好的双边合作基础。中国与俄罗斯、朝鲜、蒙古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中国与日本、韩国有非常密切的经济关系;俄罗斯与日本、韩国也有着比较正常的各方面交往;朝韩关系、朝日关系也正在改善。其它的双边关系虽然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不平衡,但总体上还是向前发展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都签署了许多支持双边交往法律性文件,如《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俄朝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俄韩基本条约》等等。 2)东北亚中日韩3国同属汉字、儒教文化圈,具有文化方面的近似性,同时,3国间也具备了互补的经济形式。中国具备广泛的市场及发展可能,韩国具备中国所必需的开发经验和技术,日本具备雄厚的资金。虽然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仍存在很多难题,但东北亚合作体制必然会实现。因为这一地区一体化的效果将会强于任何区域的联合。另外,这一地区不仅是世界上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全球最大市场,而且还有很大的经济高速发展的空间。 3)有国际社会的热心促进和推动。图门江三角地区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陆路中朝俄三国相通,水路中朝俄韩日五国相通,所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1991年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倡导并提供300亿美元的贷款进行为期25年的整体开发。除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之外,以促进东北亚经济发展为目标开展活动并且影响比较大的组织还有东北亚经济论坛、东北亚经济会议等等。
194
图57 东北亚地区示意图
195
图 58东北亚金三角
196
图 59俄罗斯东北亚石油管线方案示意图
1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