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2020-12-16 来源:步旅网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

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1)、1992——1996年间,通货膨胀之所以保持较高水平是与当时总体经济环境紧密相关的。这个阶段正是中国经济在上个世纪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伴随着高GDP的增长率出现高通货膨胀的现象也是不足为奇的。

2)、1997——2001年间,通货膨胀水平突然为负数,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高经济增长带来的高通胀已经显现出其具有危害性的一面来。许多投资领域开始出现泡沫化,甚至一些原来利润较低,规模很小的行业都开始盲目扩张。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开始对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进行治理。以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为指导,积极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使通胀回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但是,由于政策执行的时滞和经济收缩的惯性,治理通胀的政策在达到一定效力后并没有迅速停止,继续对宏观经济施加效应,使通胀水平下降为负数,反而造成了不利的负面影响。

C、失业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失业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阶段差异虽然存在,但是并不十分明显。1992——1996年间,平均失业水平保持在3.8%左右;而1997——2001年间则保持在8.2%左右,已经超过7%的水平,达到一个比较危险的区域。

2、原因

1)、1992——1996年的低失业水平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第一,考虑当时同期的总体经济形势我们可知,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会形成大量的就业岗位,劳动力市场上供求矛盾较少,就业压力小,整体就业形势令人满意。第二,在这个阶段,

国有企业大规模的改革还没有全面展开,加之企业效益总体看好,所以国有企业完全有能力吸附大量的劳动力,下岗和再就业的问题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1997——2001年,这个阶段失业上升的原因在于:首先,同期宏观经济形势开始走低,市场降温,国家对通货膨胀治理的负效应开始显现。投资减少带来最大的冲击就是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减少,这是造成失业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其次,国企改革恰好在这个时期同时展开,大批企业在变革无方的情况下,只有采取最简单、最笨拙的方式来提高企业效益,即通过减员实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达到增加效益的目标。由此将大批下岗职工抛向社会,在缺乏继续教育和其它技能的背景下,这批人员迅速成为劳动力市场上失业大军的主要构成部分。

(三)对三条曲线的复合分析

A、GDP增长与失业水平的负相关关系。见下图:(%) 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增长同失业水平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当经济高涨时,失业率就降低;当经济发展速度放慢时,失业率就会上升。这种紧密的联系为我们选择经济政策提出了制约条件。

B、GDP增长与通货膨胀水平的正相关关系。见下图(%)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通货膨胀就会出现,并且非常明显;当经济速度放慢时,通货水平就会下降。这是与一般

经济发展规律相吻合。当然,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时间差,我认为这是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在对GDP

增长产生效力后,要继续影响通胀水平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因此,这种时滞是的现象是可以接受的。

C、失业水平与通货膨胀的负相关关系。见下图(%)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国近十年失业与通胀的相互关系,正好充分证明了菲利浦斯曲线的要求,即高失业率与低通胀水平相对应,低失业率与高通胀水平相匹配。由此,又给我们在经济政策的选择上增加了条件。我们只能在两者之中做出选择。

二、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总体思路

当我国政府在治理内部宏观经济时,主要面临着三大问题:经济持续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的稳定。但是在这三大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先后顺序的差异。

1、处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综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其发展速度在全世界是无出其右的。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国的经济增长存在着一个内在的缺陷,即经济发展的起始水平低;在经济上取得成就后表现为增长速度非常快。如果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庞大的经济基础上取得的不高的增长比例而产生的实际成果相比,就呈现出我国经济的总体水平较低的不足来。为了缩小这种实力上的差距,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保持一个较高的GDP增长率不仅是有利的,而且应该是必然的。

2、处在第二位的是实现充分就业。根据经济常识可知,即使一个国家已经实现了最大化就业,也会有一部分自然失业存

在。所以要完全消除失业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空想,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最大化的就业。尤其当前我们的经济正处在转型期,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还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社会生活“减压阀”的作用。所以在目前解决失业问题也就显得十分必要。

3、最后才是通货膨胀。高通胀以前一直是我们宏观经济决策过程中注意避免的,但是我国现在正处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之下,我们也同

样感觉到不便。所以,在5%——10%这个范围内的物价变动是可以接受的。低于5%,容易陷入通货紧缩的危机;高于10%,又会重温通货膨胀的噩梦。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充分就业和保持物价的稳定的过程中,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最佳的选择是:高经济增长+高就业率(低失业率)+适度通胀水平(5%——10%之间);

(二)具体建议

既然我们已经做出了选择,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A、对政府的建议

1、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使用传统的政策工具,例如扩大货币发行量,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税收等来实现目标。我认为对个人存款利息税尤其应该取消,它除了对国库收入有一定的贡献外,其推动居民增加消费和投资的目的并没有实现。反而让居民产生了一种“预期”,即经济走势不明,政府急于推动民间消费和投资,就意味着有一定的风险。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居民的行为只会更加保守。所以为了鼓励消费和投资,应该降低税收水平。

2、加快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消除社会压力的“安全阀”,只有加快普及和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有效的消除失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风险,保障社会生活的安定。同时这种体系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而不该仅仅是城市居民享受的权利。

3、加快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研究。在加入WTO之后,我们必将进一步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内经济活动的周期会与世界经济波动的周期同步。这就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充分利用自身的数据和信息优势,加大对世界性经济波动的研究力度,以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调整我国的经济。

4、推动“技术官员”和“职业官员”的发展。在一个政府部门中,最高领导应该由具有该行业相关专业技术背景的“技术官员”出任;其副手可以由“职业官员”担当。这样可以保证政府部门在围绕部门职能发挥作用的同时又兼顾行政义务,而不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

5、“反预期”的经济决策。要改变政府决策部门的传统思维,因为他们的思想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执行,已经可以说大部分被普通国民所预期。要使政策效力发挥,只有跳出普通居民“常识性预期”的限制,才会有所作为。

6、健全各种投资环境。从国家项目投资、企业发展投资到个人理财投资,都应当在公平、公开、效益的原则下进行。而政府应当为这种环境的确立提供法律、政策、人力资源的支持和保障,并积极拓展各种投资渠道和方式的确立。

7、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的转变。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目标要放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即要建立一个机构健全、廉洁、

高效的政府组织,政府应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公平、公开的环境,并以此作为政府职能的主要目标。而不是过度干预经济的自由发展。

B、对企业的建议

1、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改制。我们现在所谓的许多公司,都是由国企变革而来。在企业机构和功能上,并没有达到现代公司的要求。应当实实在在的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进行内部改造,而不仅仅是挂上一个某某公司的招牌。

2、推动职业经理人的发展。一个好的政工干部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总经理。要在企业日常经营决策的领导者一职上,推动专业经理人员来担当,这样才能摆脱企业经营活动的盲目性,以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3、继续坚持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在这个前提之下,积极发挥企业的优势和长处,勇敢的面对市场的挑战,而不是依靠政府寻求保护。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C、对个人的建议

1、扩大私人投资。可以通过由政府鉴定、评级的优质财务公司进行投资代理,追求剩余货币的利润最大化。

2、加强个人能力培训,加大智力投资,转变就业观念。将来的社会,一个人在一生中更换几种不同的职业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只有

在提高个人技能和转变观念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竞争和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结合考虑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货问题,我认 为在选择高经济增长+高就业率(低失业率)+适度通胀水平(5%——10%之间)之后,如果集合政府、企业和个人之力,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和作用,我们就完全可以使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健康的发展成为现实,并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作者:章辉来源:《开发研究》2004年第3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