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骨质疏松是一个世界范围内、越来越严重的健康问题,其防治已成为众所关心的公共卫生问题。原发性骨折疏松症分为绝经后和老年性两型,多种营养因素在骨质疏松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营养相关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应均衡饮食、合理运动,科学地选配食物,使膳食中各种营养素适量,强调运动、营养、阳光三者并举的综合防治以及预防远比治疗重要,从而改善认知,促进健康。
【关键词】骨质疏松;营养相关因素分析;防治
【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22-02 1 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降低和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种原因如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软化症、库欣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和药物等原因导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分为ⅰ型和ⅱ型,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本病病因尚不明了,但一般认为与遗传、体内激素水平、营养因素、运动以及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因素有关。其主要症状是骨痛,主要并发症是骨折。
2 营养相关因素 营养在骨质疏松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2.1 能量与蛋白质 长期蛋白质缺乏造成血浆蛋白降低、骨基质
蛋白合成不足、新骨形成落后,同时有钙缺乏,骨质疏松会加快出现。过高的蛋白质摄入在增加尿钙的同时降低了肠道钙的吸收,从而提高了机体对钙的需要。蛋白质膳食摄入量宜适中,一般成年人每日摄入1g/kg蛋白质比较合适。处于生理特殊时期如生长期、妊娠期、哺乳期则应酌量增加。动物和植物蛋白质合理搭配,其中优质蛋白质约占1/2~1/3。常吃奶类、大豆等高蛋白食物,大豆中还含有异黄酮,有助于保持骨骼质量。能量摄入应与本人年龄、性别、生理需求、生活劳动情况相适应,保持适宜体重,既要防止能量长期入超,导致肥胖,又要避免盲目节食、减肥,导致营养不良 2.2 矿物质
2.2.1钙 老年人骨折疏松的发生和发展与其一生中的钙摄入状况有密切关系。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骨矿物质丢失可能是长期钙摄入不足、吸收不良和排泄增多综合作用的结果。调节体内钙代谢的因素主要包括vd、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雌激素等。雌激素分泌能力下降,以致肾脏保留钙以减少排出的能力降低,加上缺乏运动,可能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长期轻度低磷血症可刺激破骨细胞,促进骨的吸收,并降低成骨细胞合成胶原的速度,骨矿化速度受限制而影响骨量。所以,补钙要科学,正常成人参考摄入量为800mg/d,青春期及中老年人为1000mg/d,妇女孕中晚期和乳母为1200mg/d,钙磷比值应在1~1.5:1之间。钙磷比值应在1~1.5:1之间。食物补钙最安全也易接受,应以食补为基础。首选食物为乳类及乳制品,其次可选择干酪、虾皮、芝麻酱、黑芝麻、海
带、紫菜、黑木耳、大豆及其制品、绿叶菜、瓜子、核桃以及强化食品。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选用钙剂要综合考虑安全性、不良反应、效价。碱性食物使尿钙排出减少,应多食用。高蛋白膳食、高钠膳食、酸性食物和服用氢氧化铝制剂均使尿钙排出量增多,应注意避免。
2.2.2磷 日常膳食中缺磷比较少见,普遍存在的是高磷或低钙高磷问题。高磷膳食可能引起低钙血症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而促进骨吸收,加速骨丢失,使骨量减少,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成为骨质疏松的诱因。因此要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少喝含磷多的饮料,避免增加磷摄入影响钙、磷比例。
2.2.3镁 镁的缺乏或过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钙平衡及骨代谢。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被认为与镁的缺乏有关。正常成人镁的适宜摄入量为350mg/d,孕妇乳母为400mg/d。绿叶菜、糙粮、坚果含镁量丰富,肉类、奶类、淀粉含量中等,精制食品含量一般很低。 2.2.4钠 嗜咸食、口味偏重、摄取盐过量可引起尿钙排出增多,如不相应提高钙的供给量,摄入充裕钙质,则不能满足增加骨量的需要。建议成人每日5-6克食盐摄入,儿童从小饮食培养较清淡的口味。 2.3微量元素
2.3.1锌 缺锌时,直接影响软骨生长。表现为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骼发育受抑制,影响骨细胞的生长,成熟与骨的钙化,在成骨细胞居多的部位表现最为明显,x线检查显示骨龄推迟。含锌丰富的
食物有牡蛎、蛤蚌、海蜇、海米、动物肝脏、鲫鱼、对虾、牛肉、螃蟹、鹌鹑蛋、牛奶、黑米、黑芝麻、芝麻酱、瓜子、松仁等。 2.3.2铜 补钙同时,补微量元素锌和铜比单纯补钙效果要好。含铜丰富食物有虾、蟹、贝类、肝脏、脑、蘑菇、硬果、干黄豆、巧克力和可可粉等。
2.3.3氟 如果体内含氟过少,就会出现骨骼变脆、变软,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过多的氟进入人体中使骨氟、钙、磷比例失调,干扰钙磷代谢,甲状旁腺代偿性亢进,动员骨钙释放,使骨矿物质不断流失,骨骼脱钙。磷酸盐、草酸盐可促进氟的吸收。茶叶含氟最多,适量饮淡茶,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不过摄入量需严格掌握,过多或不足都有害健康。
2.3.4锰 锰缺乏时,骨细胞分化及其重要结构成分的合成受到抑制,组织结构发生缺陷,骨骼呈现异常,有人认为缺锰是骨质疏松症的潜在致病因素。偏食精白米面和荤腥者,锰的摄入量低。茶叶、咖啡、坚果、粗粮、干豆类含锰最多,蔬菜水果含量略高于肉类、乳类和水产品。
2.3.5硅 缺硅动物的骨骼发育不正常,氨基多糖和胶原含量减少,骨皮质薄,弹性差,钙化不足。植物性食物含硅量高于动物性食物,且因植物品种、生长土壤以及加工条件而异。燕麦和红糖的含硅量较为丰富。
2.3.6硼 有人认为vd在其羟化过程中也需要硼。植物性食物尤其是非柑橘类水果如苹果、雪梨、葡萄、桃子,叶菜,坚果如核桃、
花生及豆类均富含硼。一些研究发现,摄入硼0.25-3.25μg/d,可使尿中钙、磷、镁的排出减少,显示硼有助于维持钙平衡,但机制不明。至于硼的摄入量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2.3.7锶 锶缺乏时,骨的生长受到抑制,骨钙化不良。锶过量时明显影响钙磷代谢,使1,25(oh)2d3的合成减少,影响钙的吸收,而发生类似vd缺乏的锶佝偻病。谷类的麸皮、根茎类的外皮、核桃、奶和奶制品都含锶。大多数地区饮水中含锶量为1mg/l。 2.3.8铝 铝摄入过多,影响磷的吸收,干扰骨代谢。铝摄入后沉积于骨并与柠檬酸形成复合物,妨碍新的骨盐结晶形成及在骨中沉积。铝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抑制其活性,并影响某些酶对甲状旁腺的反应,抑制pth释放,导致骨代谢异常。
2.3.9其他 硒与钙、磷一起加速骨的矿化过程。钼过多可影响钙、磷代谢,促进铜的排出,加重氟中毒症状,不利于骨骼健康。 2.4维生素
2.4.1维生素d vd缺乏,势必影响肠道钙、磷吸收、转运和骨盐的动员,导致钙、磷代谢失常,生成不成熟的骨胶原,不利于骨的矿化和转化,类骨质增加,骨矿化停滞,成骨障碍而引发骨骼病变。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浆中,1,25(oh)2d3水平较低,肠钙吸收有所减少。vd 天然来源为动物肝脏、鱼子、蛋黄、鱼油以及鱼肝油。多晒太阳为身体合成vd的主要途径,可获得免费的vd。尤其是老年人,在补钙同时要多晒太阳和补充足够的vd,以利于钙的吸收。 2.4.2 维生素k 各种vk的异常可伴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病人
血vk水平下降,特别是髋部骨折者,表明vk与骨健康有关,但很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成年人vk推荐摄入量为120μg/d,食物中绿叶菜如苜蓿、菠菜含量最高,其次为乳类和蛋类。
2.4.3维生素a 缺乏va的动物,骨的生成、吸收、与重建功能失调,骨骼生长畸形。va缺乏时可影响钙的重吸收,可引起甲状旁腺亢进,抑制成骨细胞活动,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减慢骨骼生长,影响类固醇激素合成,影响骨骼正常生长、发育,尤其是雌激素不足时,破骨细胞过于活跃,成为妇女绝经后发生骨质疏松的致病因素之一。成年人va推荐摄入量为男 800μgre/d,女700μgre/d。动物肝脏、牛奶、奶油、黄油、蛋黄、田螺、牡蛎都含有丰富的va,黄红色水果、绿色蔬菜含有丰富胡萝卜素,可转化为va。 2.4.4维生素c 骨胶原是骨骼中的基本成分,vc对胶原蛋白的生成有重要作用。vc缺乏时,胶原合成和分泌速度大为减慢,影响到骨基质的质与量,所形成骨质脆弱易折。成年人vc推荐摄入量为100mg/d,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合理加工,可以防治维生素c缺乏。 2.4.5维生素b6 vb6对于胶原的形成与成熟也是重要辅助因子。单纯vb6缺乏极少见,但临界轻度缺乏者较多见,常与其他b族维生素缺乏同时存在。vb6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肉类、动物肝脏、豆类、鱼类、葵花子及核桃均含量丰富,乳类、油脂含量较低。 2.4.6维生素e 适量摄入ve对于预防骨质疏松有益。植物油和杏仁、花生、麦胚等含有较多维生素e。
2.5 其它 大量膳食纤维可影响钙的吸收,增加粪钙排出。草酸
和植酸可以与钙形成不溶性的盐类,使这些钙不能够被吸收,从而对骨量产生影响。 3 防治
3.1 综合 运动、营养、阳光三者并举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手段。从童年期开始重视营养、防偏求全,平衡适量,钙质进量充足,膳食成分增减适度,尽量避免和矫正诱发本病的不利因素,可以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和延缓并降低骨量的丢失率。儿童期足量钙摄入,生长期尤其青春前期锻炼,最好是负重锻炼,均可使骨峰值增加。消除危险因素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手段,如戒烟、避免酗酒,防止过多咖啡因、低体重、制动和过度运动。摔跤跌倒、过久应用类固醇激素、抗癫药、甲状腺素和肝素均是危险因素,要加以重视。青春发育延迟、过早绝经都应抓紧治疗。
3.2饮食 应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科学地选配相应对于骨质疏松防治有益食物,使膳食中各种营养素供给适量,膳食调配和烹制时注意尽量消除和避免干扰钙质吸收的膳食因素。食物应新鲜、清淡、少油腻、避免太咸太甜或太多膳食纤维;适当吃些粗粮,但需加工细致或减少一些粗纤维;少吃或限量食用含钠高的食物如酱油、食盐及腌制食物。含草酸多的蔬菜可先在沸水中焯一下,滤去草酸,再炒或拌食;去油骨头汤加醋,有利于钙在酸性环境中溶解和被吸收;炸酥小鱼、盐是、蟹或连骨带壳吃,增加钙摄入量。多摄入植物化学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植物化学素包括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类蔬菜中的有机硫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水果中的酚类、类黄酮类、茶
中的单宁等,对人体有特殊的营养保健作用。少用或忌用含粗纤维过多的粗粮、黄油、奶油、肥肉、肥鹅、含草酸多的蔬菜如菠菜、苋菜、空心菜等(应先焯过)、猪油、牛脂、羊油、酒、咖啡、含咖啡因和含磷高的饮料。
3.3在医师指导下应用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顾景范,杜寿玢,郭长江主编.现代临床营养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4,553-565.
[2] 焦广宇等主编.临床营养学[m]. 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isbn 978-7-117-12788-2
[3] 薛延主编.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i s b n978-7-117-10342-8
[4] 肖建德,阎德文主编.实用骨质疏松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i s b n978-7-030-33218-9 作者简介:
韩文仙,女,1980年10月出生,营养专业,本科,医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