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感伤文学到《红楼梦》

2024-04-20 来源:步旅网


感伤文学到《红楼梦》

李自成的失败带来了满清帝国的建立,落后的少数民族总是更易接受和强制推行保守、反动的经济、政治、文化政策。资本主义因素在清初被全面打了下去,在那几位所谓“雄才大略”的君主的漫长统治时期,巩固传统小农经济,压抑商品生产、全面闭关自守的儒家正统理论,成了明确的国家指导思想。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艺各个领域,都相当清楚地反射出这种倒退性的严重变易。与明代那种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相反,

清代盛极一时的是全面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

作为明代新文艺思潮基础的市民文艺不但再没发展,而且还突然萎缩,上层浪漫主义则一变而为感伤文学。《桃花扇》《长生殿》和《聊斋志异》则是这一变易的重要杰作。

这反映的不正是由于处在一个没有斗争、没有激情、没有前景的时代和社会里,处在

一个表面繁荣平静、实际开始颓唐没落的命运哀伤么?

此外,不同于《牡丹亭》、《西游记》那么快乐和单纯,《桃花扇》、《长生殿》和《聊斋志异》这批作为戏曲、小说的感伤文学的另一特征,是由于它们或痛定思痛或不满现实,对社会生活面作了较广泛的接触、揭露和讽刺,从而具有远为苦痛的现实历史的批判因素。

这正是它们走向下一阶段批判现实主义的内在倾向。

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这就是明清文艺思潮三个不同阶段,这是一条合规律性通道的全程。在第三阶段(乾隆),时代离开解放思潮相去已远,眼前是闹哄哄而又死沉沉的封建统治的回光反照。复古主义已把一切弄得乌烟瘴气、麻木不仁,明末清初

的民主民族的伟大思想早已陈迹,失去理论头脑的考据成了支配人间的学问。

那是没有曙光,长夜漫漫、终于使中国落在欧洲后面的十八世纪的封建末世。在文艺领域,真正作为这个封建末世的总结的要算中国文学的无上珍宝《红楼梦》了。尽管号称“康乾盛世”,这个社会的回光返程毕竟经不住“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的内在腐朽,一切在富丽堂皇中,在小于歌声中,在钟鸣鼎食、金玉装潢中,无声无息而不可救药地垮下来、烂下去,所能看到的正是这种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糜烂、卑劣和腐朽,它的不可避免的没落败亡。严峻的批判现实主义于是成熟了。“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富贵荣华、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

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