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省惠州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23-08-19 来源:步旅网


广东省惠州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7七上·靖江月考) 下列古诗文或俗语中没有用比喻的一项是( ) A . 未若柳絮因风起 B . 稻花香里说丰年 C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2.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电信诈骗的泛滥和滋生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

B . 在今年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有些记者认为,亚洲周边的安全取决于某些大国是否还抱有冷战思维。 C . 美同业界调查机构认为,到2021年,世界3D打印机销售额将扩大至2012年的5倍,大约可达108亿美元左右。

D . 面对防不胜防的餐桌污染问题,众多人大代表呼吁有关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食品的安全系数,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

3. (2分) 下面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 . 鲁智深____倒拔垂杨柳 B . 孙悟空____大闹天宫 C . 诸葛亮____三顾茅庐 D . 刘姥姥____进大观园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

4. (2分) (2012·盐城)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桃李不言,________。(司马迁《史记》) (2)

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

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

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

第 1 页 共 13 页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晏殊《浣溪沙》) (6)

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

王之涣《凉州词》中包含物候现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

身处顺境,我们不妨用《<孟子>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的远见卓识来警醒自己。

三、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8分)

5. (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乡愁是一种充满个人色彩的情感,它承载更多的是个体的人儿时的记忆,jìn透了他个人生命成长的心灵史,家乡的一草一木,对于游子来说都会产生异样的情愫,这是其他人所无法体验的。一个城市作家新近发表了篇游记,他到边远乡村旅游后将一些奇风异俗记载下来,并将其称为《乡愁》,其实他在那里至多是一个看热闹的jué色,作家这样写实在是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jìn

________透

jué

________色

________ 承载

________ 情愫

(2) 选段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6. (5分) 按照下面句子的思路,由花及人,续写句子(不必拘泥于画线句子的形式).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愈是缺乏芬芳。” 由花及人,结论是:人也是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开不了。”

是: 。

五、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7分)

7. (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① , 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② ,

第 2 页 共 13 页

督将士注坡跳壕③ , 皆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有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

【注】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②休舍:休息。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人容。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飞事亲至孝________ ②饰名姝遗之________ ③皆重铠以习之________ ④秋毫无犯________

(2)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②每辞官,必日:“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4) 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8. (8分) (2011·云南)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1)

诗中最能体现“万山”对溪水态度的一个词是:________。 (2)

诗中的溪水具有怎样的精神?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

9.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第 3 页 共 13 页

第一份工资 曾祥伍

父亲把一个鸡蛋夹到他的碗里,说,我给你找了一份网吧的工作,你愿意去吗?他惊讶地看了父亲一眼,没有说话。

不知道中了什么邪,高二的下学期开始,平时成绩挺优秀的他迷上了网络游戏,开始还瞒着家里,隔三岔五地过过瘾。后来竟然一头扎进网吧,玩得昏天地暗,最长的一次是两天两夜没下线,成绩自然一落千丈。

班主任三番五次地登门,母亲的眼泪似乎要将整个家淹没,而父亲的咆哮就像闷热夏天里的干雷,足以把桌子上的碗震落下来。换回来的却是他的一句话——我不想读书了,读书没意思。整个家立即像掉进了冰窟窿。可是,恨透了网吧的父亲竟然说为他找了一份网吧的工作,他会信吗?直到父亲又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他确信父亲不是在讽刺他,才犹豫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上,父亲送他去网吧。他发现竟然是他以前经常光顾的那家网吧。父亲似乎跟这里的人很熟,对一个中年人说些多多关照之类的话后就走了。

中年人问他能干什么,他红着脸半天说不出话来。他除了会玩游戏之外,其它电脑知识一无所有。中年人看出了他的窘相,就说你什么都不会,怎么能在这里打工呢?要不是看你父亲的面子,我不会收你的。你先从最简单的收费开始吧。

长那么大,他第一次听到这么刺耳的话。他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损害,他差点扭头就走了。 可是,他最终点了点头。

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之旅。但是他发现就算是收费这样简单的事情要做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按照中年人的吩咐,他要面带微笑,辨别钱的真伪,然后打卡。动作稍微慢一点,还会受到顾客的呵斥。有时候他站了一天,腰酸背疼的,刚想坐下休息一会,中年人就会走过来说,这里要求站着服务。他原本以为到网吧打工,没事的时候可以上上网,现在他发现想错了。即使没事,中年人也不允许他离开岗位半步,更不用说玩游戏了。他觉得中年人对他太苛刻了,稍微犯点小错,或者动作慢些,就会遭到训斥,甚至当着很多人的面不客气地对他说,如果下次还这样,就扣发工资。每当这时候,他就会思念起他的老师来。老师是多么耐心啊,从来不会用那么强硬的语气跟他说话。

晚上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了一桌好饭。父亲特意开了瓶酒,说是为了庆祝他找到第一份工作。看着眼睛红红的母亲,强作笑容的父亲,他没有接父亲递过来的酒杯,埋下头默默地扒饭。也许是站了一天有些累了的缘故吧,他第一次觉得母亲做的饭是那么有味道,以前,他总是埋怨母亲做的饭不好吃。

有一天,所有的人都在静静地上网,网吧里只听得见电流的声音。他百无聊赖地站着。这时,他发现一位大娘走了进来。她绕室内走了一圈,然后在一位跟他年纪相仿的少年旁边停了下来。少年因为专注于游戏,竟然没有发觉旁边站了个人。接着,他看到了不敢相信的一幕。这位大娘在少年旁边看了一会儿,竟然哭着给少年跪下了。大娘的哭声惊动了所有的人,大家都停止了上网。在大娘断断续续的哭诉中,他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大娘是从乡下

第 4 页 共 13 页

来的,少年是她的儿子,她千辛万苦挣钱给儿子进城读书,可是儿子却用来上网,已经有差不多一个学期没进教室了,而她一直还蒙在鼓里。大娘是来求儿子去读书的。他看到豆大的汗粒从那位少年的额头上滚落,而大娘那撕心的声音撞击着他的心,他感觉眼睛潮潮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刻,他内心深处开始厌烦起网吧来。每天重复做着单调的一件事,远没有丰富的校园生活有滋味,但少年的执拗使他不想跟父亲开口说什么。

一个月终于过去了。这天,他问中年人,能不能把这个月的工资结了? 怎么了?想打退堂鼓?这点苦都吃不了,你今后还能干什么?中年人一点都不客气。 我想继续读书去。他嗫嚅着。

中年人思考了一下,说,按规定,三个月试用期结束才能开工资的,这也是我当初与你父亲谈好的。不过,你的情况特殊,可以考虑。

就这样,他拿着从中年人那里领来的第一份工资——500元钱,回了家。 第二天,他把钱交到父亲手里,说我读书去……

现在,当他坐在高大的写字楼里,读着自己喜爱的书,干着自己喜欢的事,便常常想起自己的第一份工资来。当然,他也是事后才知道,他所谓的第一份工资,其实是父亲自己掏的腰包,只不过是搞艺术的父亲换了一种形式艺术地给了他而已。

(1)

仿照示例,梳理文中沾染网瘾的少年心理变化的过程:网游成瘾,感觉读书没意思——初见老板, ——遭遇训斥,感念老师母亲——大娘跪劝, ——结领工资, 。

(2)

小说以父子间的问话开头,有何妙处? (3)

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①班主任三番五次地登门,母亲的眼泪似乎要将整个家淹没,而父亲的咆哮就像闷热夏天里的干雷,足以把桌子上的碗震落下来。

②看着眼睛红红的母亲,强作笑容的父亲,他没有接父亲递过来的酒杯,埋下头默默地扒饭。 (4)

小说结尾写“其实是父亲自己掏的腰包,只不过是搞艺术的父亲换了一种形式艺术地给了他而已”,通读全文,说说父亲教育儿子的“艺术”体现在哪些方面。

10. (15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来。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

第 5 页 共 13 页

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就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来,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育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面也藏卧着的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 文中的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 下面对儿子的三次借用“孔融让梨”典故的意图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第一次强词夺理,为自己占便宜找借口。 B . 第二次是巧言善辩,还想占便宜。 C . 第三次是故作姿态,试探父亲,还怕上当。

D . 总之,儿子三次借用“孔融让梨”这一典故都是为了调侃父亲,拿父亲开玩笑。 (3) 作者多次引用“孔融让梨”典故的作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揭示人生真理,教育儿子成才。

B . 使故事情节富于变化,小说结构更加完整。 C . 丰富小说的主题,增添小说的情趣。 D . 告诉人们如何生活,教育人们怎样做人。

(4) 父亲有三次总结性的语言。文中能显示这种关系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________之情。

第 6 页 共 13 页

(5) 文中最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6) 请就文中父亲教育儿子的方法谈谈你的看法。(限30字以内)

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

11. (7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 A )圣经这门课,神甫总是给保尔打满分。新约、旧约和所有的祈祷词,他都背得滚瓜烂熟。上帝哪一天创造了什么,他也都记得一清二楚。保尔打定主意,要向瓦西里神甫问个明白。等到上圣经课的时候,神甫刚坐到椅子上,保尔就举起手来,得到允许以后,他站起来说:“神甫,为什么高年级老师说,地球已经存在好几百万年了,并不像圣经上说的五千…… ”他刚说到这里,就被瓦西里神甫的尖叫声打断了:“混帐东西,你胡说什么?圣经课你是怎么学的?” 保尔还没有来得及分辫,神甫就揪住他的两只耳朵,把他的头往墙上撞。一分钟之后,保尔已经鼻青脸肿,吓得半死,被神甫推到走廊上去了。

(B )保尔憋了好久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终于爆发了。他总是这样,一发起火来,动作就异常迅猛。“怎么,你们这帮坏蛋、奸商,竟敢欺负人?”保尔像蹬着弹簧,两手一撑就蹿到中铺上,挥起拳头,朝莫季卡那副蛮横无耻的脸上猛力打去。这一拳真有劲,那个家伙一下子就栽下去。跌落在过道里的人们的头上。“你们这帮混蛋,统统给我滚下去。不然的话,我就要你们的狗命!”保尔用手枪指着上铺那四个人的鼻子,怒冲冲地吼着。这样一来,局面完全改变了。丽达密切注视着周围所有的人,要是有谁敢碰碰保尔,她就准备开枪。上铺马上腾出来了,那个贼眉鼠眼的家伙也慌忙躲到隔壁的铺位上去。

(1)

请分别概述上面(A)、(B)两个文段的内容。 (2)

(B)段中提到丽达这个人,请你根据小说后面的内容,说说保尔与丽达的相关情节。

九、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12. (15分) 综合实践活动。

初三(1)班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会。假如你是策划人之一,请你按要求完成如下任务。 (1)

据下列材料提供的信息,请你简要介绍“狼爸”和“羊爸”不同的教育方式。

【材料一】“狼爸”萧百佑坚信“棍棒底下出才子”。每当孩子日常生活中 的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必须要接受鸡毛掸子的“惩罚”。但是,打之前要把道理讲清楚,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打得孩子心服口服。打不是 目的,是要通过打让孩子接受好的规矩,形成好的习惯,所以打只是辅助手段,要把握合适的尺度。

【材料二】“羊爸”崔福兴充分认识到营造浓厚的学习 氛围对孩子学习非常重要。为此,他家里的电视两年多没有开过;每天下班做完家务,他就和孩子们坐在一起学习;他和妻子还结成了高度统一的“联盟”——绝不 能

第 7 页 共 13 页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表现出任何分歧。他说:“让爱永远驻我家。”他教育成功的关键就是用爱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温馨良好的学习环境。

【材料三】“羊 爸”赖秋芳一向主张开放式教育,意在培养孩子自觉、自律的意识。他从不会规定孩子今天必须做完这个,明天必须完成那个。他一般会把一项作业布置给孩子,要 求孩子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完成,这个时间可能是一个星期也可能更久。孩子做完后必须自己检查错误,然后自行订正,他会定期抽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

(2)

“狼爸”“羊爸”各有支持者,请依据下列材料分析支持者支持的原因。

【材料一】市民张先生表示,赏识教育固然重要,但给孩子适当的惩罚还是很有 必要的。没有必要的惩罚就像河流没有了坚实的堤岸,是不行的。作为家长,在给孩子关爱的同时,也要及时给一些适度的惩罚教育和挫折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 圆,在家里必须给孩子定一点规矩,这样孩子会更自律、更懂事。所以他十分赞同“狼爸”教育。

【材料二】学生小周说:“以前我爸也坚信不打不成材, 我若是成绩没考好,回去准挨打,使得我每次一听到考试就害怕。我和我爸的关系也越来越僵,我们都很痛苦。后来我爸走了‘羊爸’路线,这让我学会了管理自 己,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没成想,我的成绩还提高了。我爸也有了笑脸,他也从以前管教我的痛苦劳累中解脱了。所以,我力挺‘羊爸’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

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围绕班会话题,写一条宣传语。

【材料】专家表示:教育是双向的,每一种教育方式都不是万能的,它的教育效果是由施教者和受教 者共同决定的。“狼爸”、“羊爸”的教育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他们的孩子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他们的教育方式目前来看是成功的,但是不见得适合其 他的孩子。所以家长在选择教育方式时需谨慎。

第 8 页 共 13 页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6九上·金华期末) 阅读下面表格和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某场中外“厨王争霸”赛,结果如下: 中方厨师 外方厨师 前菜得分 16 15 主菜得分 15 16 甜点得分 5 26 厨艺总监扣分 -4 -2 最后得分 32 55 第三轮甜点得分公布前,双方厨师互相品尝对方甜点。品尝后,记者先请中方厨师说说对方甜点味道,中方厨师说,一般。又请外方厨师评中方甜点,外方厨师说,很美。

外方厨师夺冠后,记者又请外方厨师谈谈感想。外方厨师说了两句话:我做菜时没想过结果,这个结果我也没想到。

请结合表格有关数据,重点品读画线语句,从获得的联想和感触中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第 9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

4-1、4-2、4-3、4-4、4-5、4-6、

4-7、

4-8、

三、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8分)

5-1、5-2、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6-1、

五、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7分)

第 10 页 共 13 页

7-1、7-2、7-3、7-4、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8-1、8-2、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

9-1、9-2

9-3

9-4

10-1、10-2、 10-3、

第 11 页 共 13 页

10-4、10-5、10-6、

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

11-1、11-2

九、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12-1、

12-2、12-3、

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第 12 页 共 13 页

第 13 页 共 1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