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之比较

2023-12-05 来源:步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之比较

作者:沈瑶瑶

来源:《速读·上旬》2018年第10期

摘 要:《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东西方的经典爱情悲剧,这两部作品在情节构拟、人物塑造、悲剧成因、审美心理上都有着相似之处,但由于二者来自不同的国度,在文化、心理等因素的作用下,二者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而正是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使得两部作品得以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关键词:悲剧;文化;审美心理

“爱情”二字,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散发着独特魅力,古往今来,其以永恒的生命力始终活跃在历史与现实中。爱情喜剧常有,悲剧亦不是少数。《梁山伯与祝英台》(下面简称《梁》)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下面简称《罗》)即是典型的爱情悲剧。二者虽讲述的是不同国度、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爱情故事,但在世界上都有着重要地位。二者在悲剧的成因、结局及审美心理上也都存在着许多异同。 一、悲剧的成因反映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质

《梁》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它讲述的是:

东晋时期,女扮男装的祝英台(下面简称祝)爱上与其同窗三年的梁山伯(下面简称梁),但梁却不知其为女子。当梁知晓实情时,祝将嫁与他人。不久,梁病故,而祝在出嫁当天跃入梁坟。最终梁祝化为蝴蝶。

与《梁》一样,《罗》同样源于民间传说:罗密欧(下面简称罗)与朱丽叶(下面简称朱)在一次舞会上一见钟情,并迅速坠入爱河,然而他们发现自己爱上的是世仇家族的后代。但这并没有使他们就此却步。他们做了一系列的反抗,但最终二人死在了墓穴之中。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都是悲剧,但导致悲剧的因素是不同的,这与人物的性格、时代背景、东西方审美心理等密不可分。 (一)人物性格体现文化特质

在不同文化系统中成长起来的人总是带有他所属文化的特质,不同民族的人有着不同性格。而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带着自身的民族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罗与朱对待爱情热情而勇敢,面对家族的反对,他们选择斗争,而非放弃。而梁祝作为封建主义下的读书人,他们在爱情面前含蓄、内敛。而且梁不知祝为女子,故于梁而言,他们之间不过是同窗情,不能称之为爱情,当由友情转化为爱情时,无法逾越的封建等级制度横亘在他们面前。面对封建制度,梁祝不如罗与朱勇敢,且发起反抗的只有祝,而梁并未作出任何抗争。

人物性格不同的原因在于: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个体自由的充分发挥,而在中国文化重视伦理秩序,强调对个体的压抑。因而,前者热情、奔放,后者含蓄、内敛。在人物性格对比中我们也能以小见大,窥视到东西方文化特质的不同。 (二)时代背景体现文化特质

在这两部作品中,悲剧的产生除人物的性格起了一定作用外,时代背景也充当着重要角色,而这也体现着东西方不同文明的特质。

梁祝生活在以封建统治思想为主导的东方中国,封建礼教、家长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封建等级制度成为横亘在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鸿沟。在势力强大的封建社会,自由的爱情基本没有生存的空间。何况梁祝二人其实仍然严格遵守着封建礼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其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莎士比亚的《罗》成书于16世纪,正值英国文艺复兴开始萌芽,而文艺复兴的核心即为人文主义精神。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莎士比亚在创作时必然在其中注入了时代的因素。罗与朱虽来自两个对立的家族,但是在文艺复兴倡导的个性解放、自由下,他们勇敢地向社会发起了反抗,捍卫爱情。他们的悲剧并不是必然的,而是一系列的巧合所致,这梁祝爱情的时代悲剧是不同的,罗与朱的爱情更接近于人的性格的悲剧。 二、悲剧的结局反映东西方不同的审美心理

两部作品均以爱情中的双方结束生命为收尾,不同的是,梁祝死后化为蝴蝶,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而罗与朱只能冰冷地躺在阴森森的墓穴中,渲染出一种强烈的悲壮之感,充斥着现实主义色彩。悲剧结局的构拟实则与东西方的审美心理息息相关。

中国是一个讲求“中庸”的国度,因而审美形态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追求中和之美的风格特征。人们都期待“大团圆”的美好结局,即便是悲剧也尽可能求得圆满。梁祝死后化蝶即是弥补人们心理上对大团圆结局的期待,同时也是作者对梁祝坎坷的爱情的一种象征式的成全,这为梁祝爱情笼上了一层浪漫主义的薄纱。

西方悲剧讲求“统一性”,即要求首尾一致,一悲悲到底,往往将人物的死与美的毁灭相结合,以展现人生的价值与悲剧精神。此外,它追求对现实的真实再现,在真实中呈现出震撼人心的悲壮之美,发人深思,鼓舞世人从悲剧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与勇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与梁祝二人相比,罗与朱的爱情结局洋溢着悲壮之美,符合西方悲剧“一悲悲到底”的追求。罗与朱在走向毁灭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勇气、力量和价值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西方悲剧就是在激发人们的同情、怜悯之感外,更使人感到一种可贵的崇高之感。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东西方感天动地的爱情绝唱,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都对美予以了肯定,前者凄美,后者壮美,使人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不断地给予后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巨大的文学和审美价值使得两部作品流传千年,在世界文学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霞.爱情绝唱与时代悲歌——《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12):156-157.

[2]高琪.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J].才智,2011(10):218-219.

[3]谭宗燕.从悲情中解读爱情——比较《梁祝》与《罗密欧与朱丽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1):47-48.

[4]王淑英.凄美的理想与悲壮的现实——《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结局的比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05):489-491.

[5]刘晓兰.各呈风采相映成辉——《梁山伯与梁祝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J].南平师专学报,1996(03):26-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