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一文,他把人的境界分为四个等级,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那么,对于医生这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来说,应该分为哪些等级呢,本人认为,医生的境界应分为以下几个:
1、职业境界:这类医生并非十分热爱医生这个职业,只是把它作为赚钱的手段,或者感觉医生这个行当,穿着白大衣,挂着听诊器,相对还算风光,加之有个事业单位的编制,有相对稳定的社会保障,于是就选择了做医生,这样的医生,本人称之为职业境界。
2、事业境界:这类医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可以称之为“好医生”,因为他们热爱医疗事业,关心病人,对事业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事业上的成就感可以成为他们工作的动力,医生能达到这个境界,应该算是不错的了。
3、学问境界:这类医生不但热爱这个职业,有强烈的事业心,是社会认可的好医生,同时酷爱医学科学,能为学问而孜孜以求,刻苦钻研,既有丰实的诊疗经验,更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常有卓越的学术成就,这样的医生实属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能达到这一境界,已是十分不易。
4、大医境界:这样的医生在一个时代或许能遇上一、二个,或许在某个时代根本就找不到,孙思邈《大医精诚》中的“大医”应属这个境界,其主要特点为:一是精通医术,做到“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二是诚心救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
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见彼之苦,若已有之”,“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三是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四是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虐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明,訾毁诸医”,不得侍已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总之,从本质上说,他们也无非做到了“又红又专”,只是他们的“红”、“专”,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要造就这样的“大家”,既需要欲成“大医”者自身的修养,也需要造就“大医”的社会氛围,可惜当今社会,人的心态过于浮躁,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是很难造就所谓的大医的。
每一个为医者,您的目标又该如何呢?我想我们虽然无法都修炼成大医境界,但是至少也该有个事业境界,乃至学问境界吧。
以上是本人对医生境界的肤浅看法,由于本人既称不上医学家,更不是哲学家,所以,所谈之处也不知是否妥帖,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