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生存(一)

2024-08-21 来源:步旅网
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生存(一) 罗伯特・雷顿【英国】 徐飙赵屹唐家路 长久以来,手工艺生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达媒 治中国北部的商朝开始),但从20世纪40年代 ̄;Jt2o世纪60年 介之一,促进了疆域辽阔的中国多个世纪以来文化的显著统 代的社会主义初期受到了空前的国家控制。农民经济的重现 一。20世纪,中国文化的延续多次遭受到经济和政治危机的 威胁。本文记载了山东农村手工艺和南京、苏州、扬州的城 市手工艺逆势拼争而生存的状况。查亚诺依的农夫生产理论 解释了手工艺复兴的合理性。根据现在农村人口下降的情 况、中国政府对农村生活的稳健性的实施所作出的努力、对 国有企业私营化的调控而评估手工艺生产的前景。 一、概述 中国的伟大文化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不仅是因为 与手工艺生产同等程度的文明(索普、卫咖德2001:l 5), 还因为从公元1000一l 800年之间这8个世纪的符号、特性与 角色的显著一致与延续。(博雷l997:2)。但是,随后的中 国历史充斥着反复的经济困难、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分裂和 随后社会主义中国的重新统一而引起的一系列的政权更迭。 中国农村现在正经历着又一个充满变数的时期,而城市正处 于工业化进程中。我们描述了笔者的一个调研结果来证实山 东省农村手工艺的文化史和经济的可行性。笔者还对南京、 苏州、扬州的城市手工艺进行了调研,这些城市手工艺同样 遭受了农村手工艺经历过的经济和政治压力。在对中国传 统手工艺的生存状况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采访了山东 农村的25位个人、夫妻,以及九家城市手工艺企业的工作 人员。。 1.1农村手工艺生产的合理性 当代山东农村社会和文化没有保存下来,自古以来就没 有改变。农民在中国已存在了近4000年(从公元前1700年统 12 I强计艺木I 201…l1 I总第六十二期 与传统文化的复现见证了农民面对该论文描述的20世纪中国 社会的根本性变化而表现出来的非凡的适应能力。 山东农民显著的体现了查亚诺依认为的乡民社会的典型 特征。农民的生产行为主要针对家庭生活的物质所需,但他 们对外也承担了一定的经济和政治责任,并为外界社会的市 场运营开展副业生产。查亚诺依对20世纪20年代俄国农民经 济进行的调查(查亚诺依1966,1991)使他认识到了能解释 从20世纪70年代晚期开始的山东农民经济的复兴和中国经济 20世纪中期集体化运动的缺陷的理性策略。 查亚诺依认为山东省农村家庭从事的是完全依靠家庭 劳动力的个体农业。他的田野调查显示,因为一年中对农民 劳动力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在作物播种和收割时的需求最 大,而在农闲季节劳动力就会寻找别的工作。查亚诺依认为 最主要的选择是种植经济作物、手工艺制作和季节性的劳动 力流动。农户的土地越少,从事手工艺生产的时间就越多。 大部分手工艺生产的收入是在农闲时赚得的。资本发生在 “农民在地方农村市场出售他的农产品,购买所需商品,围 绕这种买卖关系,所有的农村经济关系具体化了”,这时农 户第一次接触资本(查亚诺依1966【1925】:258)。然而,非 农业劳动力的收入比手工艺人和农村劳动力高的多,在20世 纪20年代,俄国大量的廉价、半熟练劳动力,就像现在中国 发生的情况一样,从农村涌入城市。 1.2中国农村社会 我们调查过的山东农村的村庄人口在300到1500人之间, 大概有50 ̄;jI400户。每户是核心家庭或三代的父系家庭。院落 是非常隐秘的单元,四周被围墙环绕,由门神把守大门以避 恶煞。平房依墙面门而建,地板是砖,但贫困人家的地板是 土。有特色的是,每家用院子里的手压井取水。很多人家还 在院子里种果树和蔬菜。手工艺作坊和厨房一样封闭在单独 建筑里,紧靠院落侧墙,或者在家里最尽头的房间。 儒家学说把家庭看作社会的基本结构单元。家庭也是一 个生产单元,中国的农业生产非常集中。在过去很长一段时 间内,中国人的生存非常脆弱,任何作物歉收都会造成大范 围的饥荒。很多农户依靠在农田的边边角角种植经济作物或者 卖手工艺品谋生。山东省现在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和冬小麦,收 获一种后就开始种植另一种。查亚依诺注意到,大多数手工艺 品是在从玉米收获后的秋季到春节的农闲季节制作的。 来参观日本占领纪念碑时在马路对面发现了云锦研究所。 别重要的时期。宋代略早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随后是由 中亚的移民迁徙造成的分裂。封建体制原则得以恢复,平民 1.4大传统和小传统 学子走上仕途的机遇增加。民主公开、教育胜过出身的原则 雷德菲尔德在墨西哥开展过I=H野调研,他认为乡民社会 驱动了学校、出版业的发展和对文学、历史知识的追求(索 是“部分社会”。他写道(1960:27): “我们可能了解到了当 普、维伽德2001:255)。对准备科举考试有用的书籍的需 地农民社会的生活与国家或封建制度的联系与关联,这是其 求增加,刺激了出版业的发展。新儒学的价值观通过公开讲 中的一部分”。农民社会的文化更是“文明的一个方面或一 学、大众出版物和仪式流传到普通百姓阶层(博雷1997:42, 种维度,是文明的一部分(雷德菲尔德1960:40)。”农村文 l51)。农村的祖先拜祭被宋代的新兴精英作为把孔子思想引 化是它从属的文明历史的一种表达形式,农村的“小传统” 民俗礼仪的影响作为例证)。 入到家庭生活中的途径。我们采访过的两位手工艺人生产家 与城市的“大传统”相互影响(雷德菲尔德引用孔子教义中 堂画,家堂上还要写家谱。 宋代的文化精英把花卉的象征意义从宫廷传播到民间。 中国文化明显的延续性与统一性部分归因于自然地理因 植物在艺术中的作用有象征和谐音这两种表征方式。在象征 素。 “中原地区”或中国农耕区的面积大概是现代中国的一 半,占据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大片地区,这与清朝乾隆 (1736 1795)统治中国时的疆域面积相当。直到现在,95% 的中国人El还生活在中心地区(索普、 维加德2001:91),这 比欧洲和地中海地区更为集中。 公元前221年,渭河流域的秦国统治者,第一位皇帝秦始 皇统一了这片广阔的区域。他统一了货币与度量衡,在原来 的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强制实施了统一的、讲不同语言的人群 都能认识的书写文字。秦之后的汉代与罗马帝国处于同一时 代,罗马被中亚地区的侵略者灭亡后,进入了分裂的“黑暗 时期”。然而,罗马帝国衰亡后,欧洲和地中海地区再也没 有统一(除与中国唐朝同一时期的查理曼大帝的统一外), 而中国的每一次分裂后都能重新统一(见表1)。 中国的统一时期归因于官僚政府的有效作用,反之, 分裂时期也是因为封建体制。第一位皇帝在新的朝代建立起 了官僚体系,这种体系可能起源于其一个世纪前秦国公元前 361年公元前338年的政治变法(合莱斯、帕艾斯2006: 2l7)。官僚原则也以孔子的儒家学说为基础,孔子生活在春 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国分裂为多个封建小国家,这些国家 名义上附属于黄河流域的周国。孔子(其出生地为山东省) 试图解释出良序社会体系的原则,他的学说首先在汉代被采 用。儒家的经典著作是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这些著作在皇 家的精英人材中传播共同价值观。秦、汉、唐、宋的历代政 府都是官僚体制,但官僚原则在元代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实 施,在明代前中期受到质疑(索普、维伽德2001:301)。 宋代在沟通大传统和小传统的文化统一方面是一个特 14 lj最H艺木J 2II…¨I I总第, 一二期 方面,莲花、石榴等种子众多的植物表达多子的祈盼,竹因 为笔直、四季常青的特性而成为正直、坚定的人格象征,梅 花(一种腊月开的花卉)和常青的松树是患难友情的象征, 桃子寓意长寿,牡丹是财富与高贵的象征,菊花代表卓越和 安逸的生活。在谐音方面,鱼是富裕和多余的同音词,莲与 连、瓶与平同音(埃伯哈德l986,威廉1976)。在我们采访 过的手艺人中,这些图案并不是有意识的显现的。相先生是 一位蓝印花布艺人,熊先生是丧葬纸扎艺人,他们都很有学 问。熊先生会写葬礼祭文,而相先生写过一首赞扬他的手艺 的诗,并把诗刻在过梁和院门框上。梁先生是一位刻葫芦艺 人,相先生是蓝印花布艺人,周女士是一位毛绒玩具艺人, 她能制作世界上所有形象的玩具。另一方面,我们采访过的 两位女裁缝只是简单的说她们选择特殊的题材(牡丹、菊 花、莲花、鱼、桃子)是因为这些题材普遍、或者有视觉吸 引力。 1.5贸易网络 许多村庄因为专门生产某种手工艺品而形成了特色,这 些手工艺有的已经延续了许多个世纪。在很大程度上,良好 的贸易网络是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不管是手工艺人还是收购 他们产品的商人都要走很多地方才能抢占到足够大的市场。 博雷说,直到宋代中国经济主要是非商业性的,并以本地 交易为特性。宋代时,城市从政治中心变为生产中心, ‘中 国农村社会越来越被卷入到跨地域的贸易活动中,而这就鼓 励了区域专业化生产’(博雷1997:28,参看罗森 早期手 工艺贸易》 l980:l37)。明代时在某些地区出现了因当地 特有的产品和技术而闻名的几个中心,这也归因于货物、信 息和包括游商在内的人口自由流通(索普、维伽德200l: 334)。 1.6民间宗教 年画是杨家埠的重要手工艺生产活动,也是大招村木板 印刷的唯一产品。苏州桃花坞印刷厂以前主要印制节气图。 包括在院门上贴门神在内的庆祝新年的大众宗教庆祝活动不 只源于汉代皇宫庆祝的节日(博德1975:52),孔子在战国之 前就已经提到过不同的农村仪式(博德1975)。 汉代之前的孔子的《论语》就提到过灶王爷(博雷1997: 107),大招村也印制灶王爷年画。灶王爷年画在灶房贴一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