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上册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在本单元中学习了两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同时又为今后学习列竖式加法(进位)奠定基础。本课对理解“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是教学难点和重点。通过旧知迁移,感知“进位”的必要性;借助学具操作,引导比较,自主探究,互助学习;沟通算法间的联系,强化学生对进位加法特点的理解。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建立对进位加法过程中算理的表象感悟,能清楚用语言表征出来,并能运用新知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方法,能熟练正确进行口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通过学具操作、观察思考、对比研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的研究教程,理解并掌握“个位相加满十进一”的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不同计算方法相互间是有联系的。 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们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进一”的算理。
教学突破: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①通过对比认识“进位”的重要性。教师可先出示28+6的算式和小棒图,让学生结合图说明口算方法。然后出示例题,比较例题与准备题的区别,感受“进位”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讨论。②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清算理。如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再看演示,借助小棒打捆,建立“进位”的直观表象。③通过专项练习进行巩固。针对加法“进位”的问题,可进行如下专项训练:46+7=□3,38+4=□2等,以加深学生对“进位”的理解。
四、教学设想
整节课设计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机会。引入阶段,在情境的支持下让学生自己提出并确定学习、研究的材料;探究阶段,通过学生自己摆小棒,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来展示、证明自己的计算方法,使研究过程体现开放与自主,努力营造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交流与发展;巩固发展阶段,学生根据不同的要求在方框里填数,加深对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的认识,通过小组合作在填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总结阶段,再次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加深学生对本课重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
1.做游戏
生:拍手按节奏背10的组成
2.师:老师知道一(6))班的孩子很聪明,现在我们进行智慧大比拼好不好?
课件出示复习题
比一比,看谁算得对(直接读题说得数)
8+6 4+9 9+2
2
23+4 3+51 24+5
师: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结果是多少? 8+6你是怎样想的?24+5呢?(强调20以内进位加法用凑十法计算和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凑十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旧知,帮助学生的回忆,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你还想比吗?挑战吗?好!老师给你们加大难度,看你们能不能?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65页列2的情境图 师:看图,你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预测:
1.我看见有联欢会就知道我们要开联欢会了。 2.小红给我们准备了28瓶矿泉水。 3.小明给我们准备了6瓶矿泉水。 4.桌子上有6瓶,盒子有28瓶。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呀!知道那么多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预测:
1.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2.28比5多多少?
3.6比28少多少?
师:一(6)班的孩子爱动脑!能提出那么多的数学问题!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共有多少瓶”这个问题好吗? 这个问题应该怎样例出算式呢? 生:28+5=
设计图意:培养学生会看情境图的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删先信息,完整表述题意的能力。
师:28+5=等于多少,该怎样计算?
这节课我一起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生:读齐读课题
1.教学例题,学生操作,形成表象。 ⑴摆一摆: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操作,同桌合作,交流,摆出算式 汇报交流。
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
左边摆28根,右边摆5根,先把左边凑成整十数,左边的8根和右边的2根合起来是10根,捆成一捆,一共是3捆就是30根,3捆再加上3根就是33根 。所以28+5=33 28+5=33
方法二:
左边摆28根,右边摆5根,左边的8根和右边的5根合起来是13根,13根加上20根就是33根,所以28+5=33
28+5=33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启发: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2.师生交流,归纳算法。
⑴抽象:请两名同学分别向大家说一说两种不同的操作过程,并根据演示图说说28+5=33的计算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 ⑵归纳;再请两名同学重复说说口算28+5=33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显示两种方法图
师:同学们真厉害啊!能想出那么多的计算方法!方法一原来的2捆为什么变成3捆?为什么把后面的几根重新打捆?方法二中。一捆多3根是怎么得到的?一捆表示几根?
生:方法一是因为单个的小棒又凑成10个,10个就是一捆,原来的2捆加上凑成的1捆就变成了3捆。
生:方法二中,一捆多3根是先计算8+5=13得到的, 生:一捆就是10根。 ⑶小结:
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数相加,再用得到的数与整十数相加。或者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和余下的一位数相加。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来计算,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时要注意加上个位相加满十进上来的1.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由具体的小棒呈现思考过程,突出旧知凑十法的迁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算理提供直观的表象支撑,而直接把8根和5根进行相加是13根,为进位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观察对比
师:呈现课件图 这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学习的28+5,个位相加满十了。 生:以前学习的24+5,个位相加不满十。 师:两位数加一位数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 (三)巩固应用
1.完教材第66页第1题。先圈一圈,再计算。生自行答题再展示。 2.请你判一判。 3.填出方框里的数。
4.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全班拍手按节奏读出计算过程。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