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作者:木呷古哈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3期
摘 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养成,在幼儿期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能使一个人终生受益。而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本文就作者从事幼儿教育二十多年的经验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行为习惯:自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160-01
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养成,在幼儿期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能使一个人终生受益。而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期,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幼儿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我们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最佳时期。坏毛病难改,习惯成自然。所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当今的幼儿,基本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普遍差,所以培养自理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下面就我从事幼儿教育二十多年的经验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细心观察,正面引导,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幼儿的一些不良好的行为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教师要细心观察,正面引导。现在手机功能很强大,随时可以用手机录制一些幼儿自己穿衣、吃饭、自己照顾和管理自己的录像片,或者在幼儿园内选择一些做得好的小朋友做表演,组织小朋友看,然后再举一些与此相反的事例,让小朋友去对比,从中分辨是与非,好与差,激发幼儿自理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模仿表演,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幼儿是最善于模仿和表演的,要根据幼儿不同的特点和不同时期的要求,创设一些情境,可与教师或家长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把正反两方面的形象表演给大家看,鼓励小朋友向做得好的学习。另外,对最基本的技能,由教师或家长做示范,然后指导小朋友一步一步照着做,同时还可以根据每位小朋友掌握的程度,加以改正和指导,以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三、明确主题,参与游戏,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
这种做法,不是事先确定表演者,而是根据需要先明确一个主题,然后让小朋友参加这种游戏,在参与中快快乐乐地学会某种本领。这个方法在幼儿园中可由老师带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互提问题,双边互动,明白哪些是正确的行为习惯。
针对实际,向小朋友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后回答。接着再让小朋友自己提出一些,由家长回答。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明确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另外,教师和家长还可以选择和自编一些故事,讲给小朋友,让他们通过故事,明白一定的道理,从而知道怎样做对,怎样做不对。在3岁以上的幼儿中,可以组织小朋友自己讲故事,还可以在老师或家长讲完之后,让小朋友续故事,通过讲故事做到自己教育自己。 五、提出要求,奖励评比,督促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个时期提出几项要求,然后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比,凡是进步的,哪怕一点一滴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并在自制的评比表上贴上小红花,鼓掌祝贺。不仅可以进行单人比赛,还可以进行多人的比赛。
六、寓教于乐,结合实际,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将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事,如洗脸、刷牙、梳头等,编入活泼欢快的乐曲中,编成小的歌曲,教给小朋友。也可以把一些事情编成顺口溜、儿歌教给小朋友。这样便使幼儿通过娱乐的形式学会了一些本领。另外,每个小朋友都可能有特殊情况。所以要用单独教授法,就是手把手一点一点地教会他们。
以上几种方法,要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只要坚持不懈,幼儿的自理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循序渐进、反复的一个个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在良好行为习惯的环境中不断的熏陶,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