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上海建世界级单晶硅生产基地

2024-06-03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37卷第5期 《浙江化工》 一39一 投资协议为总投资35亿元。 据了解。罗地亚公司是法国一家跨国企业。中国 蓝星集团是以化工新材料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是 国内最大的有机硅产品生产企业。 (高原) 能产业为国外的环保事业打工的局面。同时太阳能 光伏发电这种完全零排放的清洁能源的全面开发和 广泛应用.将使我国 阳光发电 逐步成为现实。 该项目由河北晶龙实业集团投资。该公司是一 家以民营资本为主,外资、国有资本共同参与的股份 制高新技术企业。现拥有大型直拉单晶炉268台和 世界上最先进的线切机l2台及其他100多台(套) 切、磨设备,能够生产太阳能级大直径、低氧碳单晶 硅和半导体器件级、集成电路及单晶硅系列产品。年 上海建世界级单晶硅生产基地 5月18日。世界上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和国 内最大的硅片加工中心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在上海 签约落户。该项目占地共500亩,总投资20.64亿 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226亿元现价的产出 规模。 据悉。此次签约落户的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主 要从事太阳能单晶硅、硅片切割、电池片生产、组件 封装四项上下游产业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即太 阳能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上游晶体硅加工和硅电 池的生产。其生产技术在国内领先。太阳能产业上下 游产业链的全面启动和开发,将逐步改变我国太阳 我国苯乙烯供需矛盾2010年可望缓解 自20世纪50年代,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建成国 内第一套2万t/a苯乙烯装置后,80年代之前,国内 苯乙烯生产基本上没有任何发展,直到80年代末~ 90年代初随着国内乙烯工业的发展,才相继建成几 套苯乙烯装置。 扩能开始走上快车道 近年,我国苯乙烯生产加快发展,随着需求快速 增长,扩能也走上快车道。齐鲁石化苯乙烯装置由年 产6万t改造为2O万t,于2004年l0月投产。大庆 石化总厂年产9万t苯乙烯改扩建装置于2005年 8月完成后,年产苯乙烯由6万t增加到9万t。中 铁联合物资(香港)公司与常州东昊化工贸易商行在 常州市兴建的l5万t/a苯乙烯项目于2005年建成 投产。BP一中石化在上海漕泾的50万t/a装置于 2005年投产,成为我国当时最大的苯乙烯装置。壳 牌化学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合资在广东惠州 建设环氧丙烷/苯乙烯装置,苯乙烯能力为56万t/ a,也于2006年2月投产,成为我国迄今最大的苯乙 烯装置。锦西炼油化工总厂6万t/a苯乙烯装置于 2006年3月中旬投产。 截至2006年5月,我国生产苯乙烯的主要企业 有17家,总产能达250.9万t/a(2005年企业有15 生产单晶能力1500余t,70%出口,全球市场占有率 超过20%。 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该项目于2006 年首期先投人7.25亿元,预计到2007年可形成85亿 元的产出规模。此外,还计划在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 建造占地300亩的国家级太阳能技术研发中心及其 他辅助配套区,从而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太阳能科技企业。 (蓝天) 家,总产能为188.9万t/a),约占世界总产能的8%; 有l0套引进装置,产能合计为183万t/a,约占国内 总产能的72.9%。 产需缺口大短期难改 近年来随着产能的增长,我国苯乙烯产量也不断 增加,2000~2005年我国苯乙烯产量分别达到76万t、 78万t、89.56万t、94.82万t、98.57万t和125万t 1999~2005年我国苯乙烯产量年均增长率约为5.8% 与此同时,我国苯乙烯的表观消费量呈不断增长 的态势。2000年达到191.42万t,2003年达到360.27 万t,2004年为386.61万t,2005年达到404.95万t。 长期以来,我国苯乙烯产不足需,是对外依存度 最高的化工产品之一。2000年苯乙烯进口量为116 万t,2003年进口量增加到266.06万t,2004年和 2005年进口量分别达到288.90万t和281.2万t。苯 乙烯对外依存度2003年为73.85%,2004年为 74.70%,2005年开始下降,仍高达69.44%。在苯乙烯 大量进口的同时,还有较多的苯乙烯下游产品进口。 产能大规模增势不减 苯乙烯需求的巨大缺口和持续强劲增长态势,是 我国苯乙烯生产不断扩能的原动力。2006 2008年仍 是我国苯乙烯产能的大规模增长期。一些新建和扩建 项目仍将陆续进行。海南实华嘉盛化工公司8万L/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