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摘要:本文以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为例,以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和对校园景观构成的定性分析及指标的定量计算,结合空间格局的理论基础进一步针对分析并得出结论,对川大江安校区的景观空间格局得出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
本文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对川大江安校区的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理解好景观生态学,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校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从而创造出各方面都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校园景观。
1 校区概况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位于成都市双流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校区周边环绕着大件路、黄河路、川大路、长城路等四条主要道路,全长约6.4公里。总占地3641亩,其中教学、学生生活区3000余亩,教师住宅区240余亩,待征地400亩。
图1 CAD绘制的1:1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总平面图
2研究方法
2.1 校园总图获得方法和数据来源
根据现场调研测绘及拍照的校园概况,结合网上的资料,运用 AutoCAD 软件描图得到较标准的1:1校园平面图(图1),计算景观类型的斑块面积,作为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数据,再计算得到各景观格局指数。
2.2 景观构成分析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是构成并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斑块是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廊道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做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基质是景观中范围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
斑块:根据功能将校区景观中的斑块分为五大类:教学斑块、生活版块、运动斑块、绿地斑块、水域斑块。
廊道:校区景观中的廊道以线状廊道为主,其中最主要的线状廊道是道路廊道,另外还包括水体廊道如江安河等。
基质:高校景观的基质在高校景观结构中已经和斑块、廊道融为一体,不对系统独立发生作用。因此本次调研分析时,不考虑确定基质分类。
2.3 景观格局指标的选取
景观空间格局指在某特定尺度的空间结构特征。对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用定量数据更加易于判定。本次调研选择了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分离度指数四项指标对校园景观格局进行分析讨论(见表1)。
表1景观格局指标及生态涵义
注:①ni为景观i的斑块数,A为总景观面积,Ai为第i类景观元素斑块总面积;
②m为景观元素数目,Pi为景观在总景观中的面积比;
③Hmax=ln(ni),为最大可能均匀度。
3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为了对江安校区景观空间异质性特征的分析,对景观多样性指数、相对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分离度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见表 3。
表3 景观格局指标
3.1相对均匀度分析:各景观类型的相对均与度相差不大,整体较高,说明江安校区整体稳定性较好;其中教学景观相对均匀度指数最大,说明其各组成成分分配最为均匀,生活景观次之,水域景观相比均匀程度最低。
3.2多样性分析:生活景观多样性最高,水域景观最低,各景观元素所占比例差异不大,其指数与各景观类型的斑块数量成正比。
3.3优势度分析:绿地景观优势度最高,说明在江安校区校园景观中,对于支配整体景观的程度最高。校园景观生态环境较佳,尤其以滨水绿化为主的绿地景观提高了整个校园的植物景观质量。
3.4分离度分析:分离度指数最高的是教学景观,最低的是生活景观,说明在校园景观格局分布中教学景观元素分布较分散;生活景观在校园地域分布中最为集中,就功能而言对于使用者最为便捷,就景观格局而言是被分割的破碎化程度最低的斑块。
4结论
川大江安校区校园景观空间格局整体布局科学合理,校园环境生态建设较佳,主要体现如下:
校园整体景观类型多样化,构成高校校园特有的生态景观,使景观结构趋于稳定。
绿地和水域斑块总面积大,各斑块相对较集中,破碎化程度低,整体性强,奠定了校园的生态环境基础,提高了校园的环境质量。
教学、生活、运动这三大人工景观类型,整体功能布局合理,各指数相差不大,尤其是生活景观布局集中,便于活动的正常进行。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滨河绿地区域由于人为干扰出现局部板块化的破坏现象;沫溪景观区由于环形道路的插入,导致原本的河流廊道的连通性减弱,生态流的隔断,降低该区域的景观生态效应等。
[参考文献]
[1]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 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5.
[2] 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2):178-1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