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反思
2021-09-17
来源:步旅网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反思邹金利 罗 伟(六盘水师范学院 六盘水 553001)摘 要:幼儿园“小学化”是指将小学模式运用到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教育现象,这种教育会影响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本文就此展开讨论,认为寻找适当的方式和内容向幼儿传递幼儿需要的知识,才是真正克服“小学化”的途径。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小学化 反思一、现状改革开放后,以“拨乱反正”为契机,幼儿教育界掀起了许多先进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探索和实践,由此导致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一方面,幼儿的需要和兴趣重新得到重视,“小学化”概念被正式提出,我国在政策领域举起了“反对小学化”的鲜明旗帜;另一方面,各地开展幼儿智育、识字的实践和探索,为幼儿识字教学的合理化提供了依据,加上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的迫切性催生了大量学前班,结果导致教育实践中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状况达到空前的顶峰。为改变这一现状,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明确要求禁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各地教育部门也纷纷出台文件严令禁止“小学化”。许多地方还建立了专项检查组,明文规定将对存在“小学化”的幼儿园及其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理。然而,重重禁令之下,“小学化”却愈演愈烈。大多幼儿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小学化”倾向,具体表现为:采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开设特色班、教学过程中要求幼儿“认真听讲”和“整齐划一”、幼儿自由游戏时间少、环境创设中缺乏活动区和游戏材料、课后布置作业、依据幼儿的课堂认真听讲水平和课后的作业甚至测试来评价幼儿发展等等。二、反思(一)为什么反对“小学化”关于反对“小学化”的具体原因,学者们论述了很多,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是认为过多的学习既导致幼儿过多的“坐”和“写”,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发育,又占用了幼儿的游戏时间,减少了幼儿的合作交流和童年的幸福感。二是认为“知识”的学习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尤其是汉字、数字等抽象符号的学习不符合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这样既不能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又忽略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三是幼儿提前在幼儿园里学习的小学知识,到了小学还要再学习一遍,这种重复学习会导致幼儿的学习兴趣下降,并影响儿童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养成。可以看到,在反对“小学化”的背后,我们反对的是不以幼儿身体发育、身心全面发展为第一,将成人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所认同的“重要”目的强加于幼儿的教育;我们认同的是一作者简介:邹金利(1981.11—),女,仡佬族,贵州省六盘水人,六盘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罗伟(1979.6—),男,汉族,贵州省织金人,六盘水师范学院,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8.No320种以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幼儿态度、兴趣、习惯的养成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这或许是我们在思考和探索“小学化”相关问题时应该时刻牢记的初衷和起点。(二)“反对”中的“困惑”为了避免幼儿园教育走入“小学化”倾向,各级管理部门从多种角度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要求:在教育形式上,要求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幼儿安排形式多样的一日生活;在教育内容上,要求幼儿园不得进行过多的识字和运算教学,不得教学拼音、写字、数字书写、笔算甚至英语、奥数等超前内容,更不能围绕这些内容开展作业或各种形式的测试。然而,在现实中,我们面临了这样的难题:到了中班或大班,幼儿的理智感、求知欲迅速发展,许多幼儿对识字、计算、外语等发生了强烈的兴趣。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如果在这个时期通过适当的方式及时地满足幼儿的需要,那么幼儿的兴趣会被进一步激发。尽管“知识”本身并非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儿童这种追求知识的“兴趣”却被我们视若珍宝。(三)如何看待“小学化”拨开层层迷雾,我们能够确定的是:一方面,“知识”学习会导致在小学阶段的重复学习,过多的“知识”学习会影响儿童的全面发展,且传统的“知识”传递方式不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另一方面,儿童开始对“知识”发生了强烈的兴趣,我们需要满足幼儿的这种兴趣。也就是说,只要采用适当的方式,且在不给幼儿造成负担、不影响幼儿全面发展的范围内,一定的“知识”学习是适合幼儿发展的。是否“小学化”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适合幼儿发展”。是否进行汉字、数学、外语等“知识”传递,不是判断“小学化”的指标。如果以游戏等幼儿喜欢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大、小、山、口”和“dog、pig”,幼儿从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我也知道了”的自主性,产生了“这又是什么呢”的求知欲和“我会学会更多的”的自信心,这样的教育就是适合幼儿的教育。相反,一种没有教任何“知识”的教育,看上去是“以游戏为主”,但是游戏的内容、方式都是教师设计和指导的,幼儿在看似热闹的过程中只学会了“听老师的话”和“守规矩”,并未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愉悦和满足,这样的教育就是“小学化”的教育。三、结论如果说“小学化”会造成重复学习,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其实不是“不准幼儿教师教”,而是弄清楚哪些由幼儿园教师教、哪些由小学教师教。我们不再简单禁止教师教“知识”,而是引导幼儿教育工作者们从“质”和“量”上寻找既能满足幼儿“知识”需求、又能适合幼儿发展的方式和内容。或许这才是帮助我们走出“一边政府下政策,一边幼儿园朗朗读书声”怪圈的途径。参考文献:陈亚聪,解艳华.幼儿园“小学化”屡禁不止[J].人民政协报,201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