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2、简述二战时期,绥靖政策产生的原因、表现
答:绥靖政策是一种对侵略者妥协让步,以牺牲别国利益满足侵略者欲望,谋求自身安全的利益政策。二战爆发前,英、法、苏、美等国都不同程度的对法西斯国家采取了绥靖政策。其具体表现主要有:
英法:(1)1935年6月,英、德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允许德国扩军备战,从而破坏了《凡尔赛条约》中关于禁止德国建立海军的协定。1936年,德国侵占莱茵非军事区,破坏了《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英国听之任之,不采取任何措施。(2)意大利欲侵略埃塞俄比亚时,英法两国未采取任何措施,战争爆发后,国联所采取的制裁政策软弱无力,并且放任英国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任意大利运送战略物资;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后,国联建议英国取消对意制裁;(3)对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联所采取的政策依旧软弱无力,仅仅是要求日本停战,并没有给中国任何实质的帮助。除此之外,英法两国还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吞并奥地利,慕尼黑协定更是将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顶峰。
英法两国采取绥靖政策是现实因素和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英国是老牌殖民主义国家,它希望维持现行的国际体系,从而维持它的利益;和平主义思潮促使英国人民普遍反战;其保守的财政政策则使得英国在应对法西斯的扩张侵略时,军费严重不足;英国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指导下,促使英国支持德国抗衡法国。对法国来说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法国经济危机十分严重,国内政局动荡,内阁不停更换,也面临着法西斯上台的危机,因而法国也只能追随英国实施绥靖政策。
苏美:(1)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面对英法两国祸水东引的企图,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从而使得苏联避免了首先成为德国侵略的目标,但是同时也使得世界反法西斯侵略统一战线力量被大大削弱;(2)美国在二战前,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则采取了中立主义政策,具有绥靖政策的特点,在日本侵略中国问题上,美国则不承认此事,被学者称为“远东慕尼黑”。
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轴心国同盟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是怎样形成的?二者斗争的最终结果如何?试分析出现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
答:(1)轴心国同盟形成: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以后,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并很快走上战争轨道,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勾结。1936年,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形成“柏林—罗马轴心”。之后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人这一协定,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2)二战爆发后,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反法西斯国家逐渐加强了对法西斯的制裁并日渐联合起来。1940年,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战略物资的贸易禁运;1941年秋,美、英联合发表上《大西洋宪章》,同时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集会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3)结果:法西斯轴心军事同盟失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4)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决定了三国轴心军事同盟最终灭亡。
4、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答:(1)这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
(2)这次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人人心。
(3)第二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垮;英、法虽打赢了战争,却失去了往日的优势地位。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参加了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从而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战后,殖民体系瓦解,帝国主义统治范围大大缩小;亚、非、拉一系列国家相继独立,加快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战后,欧、亚地区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特别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
(5)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战期间,为了战争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战后被用于和平事业,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