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院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下面就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环节的成效,结合工作实际,汇报个人的心得体会。
良法善治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检察机关开展教育整顿,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要求,在于坚持以“求极致”的态度,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以求极致的精神,改进工作办案。“求极致”是做优检察工作的要求,是检验检察工作质效的标准,是实现善治的公约数。
“求极致”就是“求公正”。公正是善良法治的首要价值和生命线,更是人民群众感知司法生态的一把尺子。随着经济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不仅要求实质正义、结果公正,还要求程序正义、过程公正;不仅要求明辨是非曲直,还期待解决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仅要求维护个人利益,还期待检察机关更好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就要求检察机关不仅要摈弃传统的只要实体工作不要程序公正的思维,同时还要积极对接群众新时代的司法需求,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作为政法队伍自我革命的新措施,其目标任务在于深入查摆执法不公正、司法不廉洁等顽瘴固疾,进一步提升执法司法满意度、服务发展保障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我和部门全体干警,围绕“五个过硬”要求,突出查找执法不公、司法不廉等问题,认真办好每一件案件,用心传递司法温度,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如,深入开展基层社会治理行动,对办案中发现的违法代理行为等行业性、区域性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检察建议,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强化对虚假诉讼监督,指导办理崔如松民间借贷纠纷等虚假诉讼类案,聚焦农民工讨薪领域民事执行监督案件,保障农民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求极致”就是“促和谐”。民事诉讼监督的功能不是单纯的监督案件,而是通过办案修复破损的社会关系,平衡受损害的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求极致”不仅要求检察官不仅仅能掌握了解案卷上的信息,还要了解案件背后的故事。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我所在的第五检察部更新办案理念,坚持把化解社会矛盾、厚植党的执政根基作为办案的落脚点,注重把息诉放在与办案同等重要的位置,及时就地化解矛盾。在受理案件时,提前告知群众“诉讼有风险,官司有输赢”,引导合理预期。审查案件时,不仅要书面阅卷,更要倾听群众诉求,必要时与承办法官沟通,对有和解意愿的,及时提出和解建议,引导双方自愿和解息诉。在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时,既要充分释法说理,又向当事人耐心说明决定的理由和法律依据,限度争取理解认同,限度化解矛盾纠纷。先后促成刘某某民间借贷案、闵某某所有权确认纠纷案等3起民事诉讼监督达成和解协议,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
“求极致”就是要“谋自强”。教育整顿的目的是改进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述目的最终还是要通过办案来实现。作为民事检察部门,要把学习民法典作为谋自强、求极致的重要抓手和牵引。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固定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民法典在民事权利保护方面构建了许多新制度,如全面加强对自然人和个人信息在内的人格权保护,创设居住权制度,新增保理合同、物业服务合同、合伙合同等典型合同。这些新规定丰富了民事权利的范围和内涵,专业性愈加凸显,如何保证民法典正确统一实施是摆在民事检察人员面前的重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民法典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习民法典不仅仅是谋自强、求极致的需要,更是政治上的要求。民事检察部门必须把民法典学习作为一项融政治与业务工作与一体的工作抓牢抓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