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环境污染调研报告

2023-09-06 来源:步旅网

  按照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安排,xx年10月-11月,我带领环保、城管、国土等部门先后深入到吴起、志丹、安塞等部分县、乡、社区和企业,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研,并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现总结报告如下,供同志们决策参考。

  一、环境污染基本情况

  我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由于水土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容量小,自然净化功能弱,环境污染现象十分普遍,随着我市人口增加、城市扩张和资源开发的扩大,环境污染问题呈现出不断加剧的态势。分析我市环境污染情况,按污染物来源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即以石油煤炭开发为主的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性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

  (一)以石油煤炭开发为主的工业污染危害巨大。我市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13、8亿吨,煤炭储量71亿吨。全市除洛川、黄陵、黄龙县外全部有石油开采活动,境内分布着长庆、江汉、中原油田公司和延长石油集团的29562个井场、62190口油井、4332、8公里输油管线、171座集输站(输油站),20xx年,全市共生产原油1207、68万吨,加工原油934、6万吨。煤炭开发活动主要集中在子长、黄陵县,20xx年产煤1034、8万吨。伴随着石油煤炭等资源开发的不断扩大,以石油煤炭为主的工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目前已成为我市污染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20xx年,全市石油废水产生量为929、9万吨,处理695、98万吨,还有234万吨石油废水没有得到处理,给我市整体环境特别是矿区河流水源造成巨大危害和隐患。

  (二)城镇生活性污染也占相当比重。20xx年至20xx年,我市城市化率从32、01%迅速提高到35、12%,人口大量快速聚集给城镇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城镇污水、垃圾污染已成为城镇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20xx年,全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约1827万立方米,平均处理率为44、88%,市区为80%;生活垃圾产生量约34、49万吨,无害化平均处理率为26、1%,市区为85%。调查中还发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活动的不断加剧,市区和各县城的噪声污染、汽车尾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环境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已成为群众环境投诉的热点之一。

  (三)农村面源污染有上升趋势。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指农药、化肥、塑料制品等残留物等对农产品、土壤、水体、环境的污染。由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刚刚起步,保护规划尚不完善,人居环境建设滞后,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监管措施落实难等因素,农村环境面貌改善较慢,污染治理工作进展不明显,而且随着农村工业产业的发展,各类农村面源污染有上升趋势。

  二、污染治理的主要经验和措施

  通过调查发现,宝塔区和北部吴起、志丹、安塞县的自然条件较差,但环境污染治理情况相对较好,南部几个县自然条件较好,但治理情况相对较差。宝塔区作为市区所在地有其他县不具备的优势,北部三县也相对比南部县财政情况好,这都有利于他们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但分析总结宝塔区、吴起、志丹、安塞县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发现除客观条件有所不同外,尚有四点共同经验值得学习推广:一是领导重视,污染治理责任夯得实。二是措施得力,能抓住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持之以恒进行治理,并针对不同污染问题采取不同治理措施。三是投入力度大。主要体现在对环保基础设施和污染治理工作的支持上,重点污染治理项目的建设资金得到有效保障。四是监管能力强,保证了各项污染治理措施落实到位。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大力开展了以石油为主的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初步建立了工业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宝塔区和北部三县针对自身是石油主产区,主要污染源是石油类污染的现状,积极主动落实石油污染防治各项工作要求和措施。一是大力建设清洁文明井场。截至20xx年底,全市共建成清洁文明井场25342个,建成率达85、7%,其中北部三县就建成清洁文明井场6030个,建成率达到94、3%。二是实施石油废水综合治理。截至20xx年全市累计建成石油废水处理系统236个,处理污水695、98万吨,处理率达到74、8%,其中北部三县就建成石油废水处理系统55个,处理污水425、74万吨,处理率达到88、1%。三是努力提高原油管输率。近几年,全市共建成输油管线4332、8公里,其中北部三县就建成输油管线4032、11公里,进一步减少了石油抛洒滴漏现象。四是加强了油区生态环境建设。北部三县把石油污染治理与植树绿化工作结合起来,要求石油企业大力开展井场环境建设。截至20xx年底,北部三县的石油开发企业在井场及油田周边植树种草21501、85亩,绿化井场道路4104、8公里,分别占全市的47%和40%,极大地改善了井场环境面貌,保护了油区生态环境。

  (二)加强了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加大了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环境质量显著改善。针对城镇生活污染实际,一是发挥全市中心行政区的优势,市区联动,持续开展城镇空气污染治理。以“转换煤种、实施集中供热、天然气工程,进行综合治理”为中心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xx年底,宝塔区范围内的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天然气用户达到3万多户,用气普及率达95%以上,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0xx年的238天增加至20xx年的283天。北部三县也及时开展了大气治理工作,县城的空气状况明显好转。二是发挥财力较好的优势,加快了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宝塔区依托市上支持,积极配合做好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以“三山两河”为主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使市区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市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已建成投用,一大批环保基础设施建成或正在建设。北部三县也发挥财政较好的优势,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安塞两厂已建成投用,志丹、吴起的两厂进入收尾阶段。市区和北部三县对城乡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连年增大,有力促进了城镇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三是针对城镇居民迫切要求提升生活环境水平的诉求,宝塔区和北部三县联合市环保、交通、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开展了城镇交通、商业、建筑施工噪声专项整治和汽车尾气治理工作,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环保工作的认同感和配合度。如设立噪声投诉专线,对市区593辆公交车和出租车实施油改气工程,受到各界好评。

  (三)加强了以饮用水源保护为主的水污染治理,确保了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环境污染情况不断改善。一是以环保部门为主,市县联动、齐抓共管,共同完成了王瑶水库一级保护区内的102口油、水井的关闭工作,进一步保障了库区水质安全。二是在全市县域饮用水源地污染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中,宝塔区和北部三县由于监管有力,整改到位,率先达标,不但有效保障群众饮水用水安全,同时也给其他县做出了表率。三是积极配合市政府落实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措施,抓了延河、洛河等流域的综合治理。目前,延河、洛河、秀延河等主要河流水质全面改善,基本达到了水功能区划规定标准,消灭了超V类水质。四是认真落实环保要求,建立了石油产区突发环境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有效提高了预防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去年“8·29”污染事件,市政府和志丹、安塞县紧急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密切配合,有效解决了突发性石油污染问题,给各县提供了应急经验。

  (四)全面推进了农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效遏制生态破坏不断扩大的趋势。宝塔区和北部三县的主要做法:一是把环境污染治理与退耕还林、植树绿化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做好退耕还林和绿化工作,改善生态环境。二是把环境污染治理与建设生态示范区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推动环境全面好转。目前,宝塔区和吴起县已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区,吴起县于20xx年10月又通过了国家级卫生县城初验。三是把环境污染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效减少农村生活污染,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四是把环境污染治理与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结合起来。努力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为减轻农村面源污染提供了良好的治理思路和经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市加大了环境保护投入力度,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各级对环境重视的程度仍然不够,环境污染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治理环境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识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各级仍然普遍存在着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是对立矛盾的思想,未从深层次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统一的、互相促进的,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把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去落实。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并重,但重经济增长、轻污染治理,重增长速度、轻增长方式转变的思想和做法依然存在,这势必导致一方面经济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环境在不断污染。所以,解决认识问题仍然是做好环境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

  二是投入问题。主要是指经济发展对环境破坏的速度远大于环境污染治理投入的力度。例如石油行业每年以新打8000多口油井的速度增长,虽然生产企业每年投入了一定的治理资金,建成了一些污染治理设施,也取得了一定治理成效,但资源开发的规模和速度远大于污染治理的速度和强度,污染治理整体投入严重不足,污染治理旧账未还,又欠新账。又如由于城镇化进程快,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物不断增加,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从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就越来越多。

  三是监管问题。加强监管是保障环境污染各项治理措施落实到位的唯一有效途径。但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由于我市近年来石油煤炭等资源开采的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环保重点区域、流域污染治理任务繁重,加之当前环境污染事故又处于高发期,客观上给环境监管造成很大困难。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着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措施手段单一,工作不到位的问题。

  四是机制问题。一是资源开发环境补偿机制不利于污染治理工作,如石油开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补偿费征收比例过低,远不能满足污染治理费用,影响了生态恢复和污染治理工作。二是环境污染治理激励机制不健全,生产企业主动治理污染的积极性不高,往往是被动投入、被动治理,势必影响治理成效。三是惩治环境违法的政策措施不完善,污染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仍然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企业宁愿被罚也不愿意花更大代价主动治理污染。

  四、对策及建议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关系,以实施节能减排和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以建设富裕延安、生态延安、和谐延安为目标,落实责任,加大投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进一步夯实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切实落实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本系统环境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牢固树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思想,统筹规划,科学发展,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关系,为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提供坚实的领导基础和认识保障。坚持市县区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将每年的环境质量、污染物总量控制、重点环保工程建设等目标任务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中,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对完不成年度环境保护任务的县区、部门、单位,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因决策失误或监管不力造成重大环境事故、严重干扰正常环境执法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坚决按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二)进一步加强污染治理工作

  1、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一是继续抓好以“转换煤种、实施煤改气、集中供热”为主要措施的大汽污染治理工作,扩大城镇空气治理范围和项目,严格控制建筑施工和道路交通扬尘污染,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促进空气质量全面持续提升。二是切实加强汽车尾气和噪声污染治理。积极推广使用环保车型、节能车型,降低汽车尾气污染。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制度,深入开展商业、施工和交通噪声污染整治活动,为市民营造清净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加强污水、垃圾污染治理。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机遇,加快各县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力争用2年时间,完成各县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建设任务,提高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继续认真落实《延安市石油开发环境污染治理方案》,以清洁文明油井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原油管输、污水回注、生态恢复三大工程建设,力争到20xx年,使全市石油生产污水实现全部回注,原油全部达到管输,油区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治理。进一步修订完善《清洁矿井建设标准》,继续推进矿产资源整合步伐,提高矿产资源开采规模和水平,逐步实现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3、认真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大饮用水源地监督保护力度,坚决取缔一级保护区内与饮用水源无关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加快各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区划界定标工作,因地制宜确定保护方式,开展水源保护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饮用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预警体系、应急反应体系,积极防范各种污染隐患。加强延河、洛河、秀延河等市内主要河流的综合治理,做好沿岸污染源监控,加强污染防治工作,保证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的用水要求。

  (三)进一步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一是市、县财政要把环保投入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认真落实“211环境保护”计划,逐年加大对环保的投入,确保财政对环保支出的增幅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二是要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依法、足额、全面、及时征收排污费,要将排污费纳入财政预算,作为市级环保专项资金管理,用于重点污染源治理、区域性污染防治,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应用,生态保护、环境执法和监测体系建设。三是向中省建议争取开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补偿费和环境治理保证金。征收标准为石油开发每吨征收30元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补偿费,由市政府安排用于区域流域性环境治理;煤炭开发每吨征收20元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补偿费,用于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石油开发环境治理保证金和煤炭开发环境治理保证金分别按50元/吨和30元/吨缴纳,由企业直接缴入市县政府指定专户,专款专用,市政府根据企业污染治理进度拨付资金,资金使用由环保部门监督实施。

  (四)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要认真执行《陕西省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所有新上项目都要严格执行“五个不批”制度。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批,不符合城市功能区划和总体发展规划的不批,不符合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原则的不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和不能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原则的不批,不符合国家合理节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不批。通过把好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口,加快我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循环产业发展,使全市循环经济发展能够有所突破。要围绕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国际支持建设的项目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在特殊时期也要做到既要经济发展,也要保护环境,避免因急功近利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五)进一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广泛开展全民环境教育,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环境质量公示制度、环境质量新闻发布制度,扩大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家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搭建多种形式的环保活动平台和载体,使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社区都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