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借这样的机会,我想接着李圆超同学们的>演讲与同学们再稍微深入地交流“感恩”的话题。
在当下,感恩是热度较高的词,家庭会谈,学校会谈,社会上也会谈,但是感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如果给感恩下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我们生命的个体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并且回馈他人的人际交往行为。古罗马有位哲学家曾庄严宣称:感恩不仅是最大的美德,而且是其他美德之源。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推崇感恩,知恩图报不仅是国人的千年古训,更成为我们的做人准则。
《诗经》有言: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感恩使我们的世界充满了人情味,净化或改善社会风尚,形成人的公德心,燃起人间情谊,最终让社会变得使人感到心暖。
不久前,《中国青年研究》刊载了一篇《青少年感恩品质的调查问卷》,调查发现青少年感恩品质的整体水平并不高,其中有一些令人深思的结论,我摘出来,大家可以仔细听一听,看看能否对号入座。1.女生的感恩水平明显高于男生,2.非独生子女的感恩品质高于独生子女,3.家住农村的`青少年感恩品质高于家住城镇的,4.高二、高三年级学生的表现比初中生和大学生要差。不知道对于最后一个结论同学们是否有同感。其实稍加分析我们就能明白,这是由高二、高三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决定的。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高峰阶段,此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想要摆脱父母、老师以及各种外界环境的束缚,独立自主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对传统的道德伦理不屑一顾。尤其是繁重的学习任务、沉重的高考压力,使得这些青少年处于长期压抑的状态,使得他们对父母的付出、学校的培养、社会的给予感到麻木。
有同学听到这样的解释似乎松了一口气,是不是我到高二高三就有理由不感恩了呢?这样的想法肯定是幼稚的。同学们请看一看,今天来参加升旗仪式的各位班主任,好多同志已经不再年轻,几十年的教书生涯,送走了青春,拖垮了身体。人到中年的他们既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又要带好自己的儿女,还得陪伴着有时候又有点不太省心的你们。年轻的班主任更是把全部精力献给了**中学。可是,就是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群体,有时候却听不到他的学生一句“老师,您好!”。我的一位学生家长曾经和我说着玩笑:“老师,到了高中我们家长就像被判了三年刑,你们老师不就等于判了无期吗?”同学们,我们的家长体会到了老师的艰辛,你们能够理解老师的辛苦,能够体察父母的辛酸吗?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意思是说父母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作为子女要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生活。我想,作为宿中学子,我们更要尊敬师长,不断追求进步,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最大化,来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宿中。当我们用心去感受父母、老师、亲友的关心和帮助,将一份感恩的情怀不断传递,回馈于他人,同学们的人生一定会更加幸福,宿中的校园一定会充满温情,宿中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