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真情无价、爱心永恒
活动观察与推进:
在暑期家访中听到哓可病重的消息之后,我心里久久都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刻感觉。一方面来自于对哓可这样花样年纪的小女孩却拥有人生中最大不幸的惋惜。因为在工作中,她是我的学生,然而在情感上却早已超越了师生之情,萌生出的是一种不逊于血浓于水的真情。另一方面,对着此时被病魔摧残,频频徘徊在生死一线之间的哓可,自己却爱莫能助的无奈。因此,当天真无邪的孩子仰着头问我:“晓可怎么都没有来上幼儿园了?”“她到别的幼儿园去学本领了吗?”我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因为他们只有4、5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并不太能理解生命的意义,感受死亡的威胁。但是,这并不影响着一颗颗稚嫩童心对他人关爱的渴求,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友情的理解。
在他们得知哓可是因为生病而不能来上幼儿园的时候,依然关注着小伙伴,“她得了什么病,为什么要住在医院里,不能像我们一样打针、吃药以后就马上好起来呢?”孩子对哓可进一步的问候和关爱也引起了家长的共鸣,“吴老师,马哓可究竟得了什么病?”我们家的孩子回家的时候总是说想去看看她!”于是,在经过哓可父母的同意后,关于马晓可不幸得了白血病的消息让孩子吃惊(即使他们并不理解什么叫做白血病,但是知道那是一种严重到随时会危及到生命的病),让家长震惊。在孩子相互的关注点中,我看到了人性中最柔软、最宝贵、最稚邪的一面,中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情感上不同程度、方式的承载能力。
这时候的他们虽然依旧幼小、稚嫩,但是却不影响他们渴望关爱他们和被人关爱的激情和勇气。分析和了解了他们行为和思想产生的本质特征和内在因素,带着一种对孩子的疼惜、对孩子的感动和对孩子的尊重,“手拉手、心连心”的活动开展着……在“捐款倡议书”的号召下,哓可的不幸牵动着全园家长和孩子的心。点点星光,照亮黑夜,颗颗爱心,温暖人生。带着对晓可的关爱和祝福,带着对困难的抗争和不服输,带着对生命的热烈和激情,“爱心捐款箱”中,每天都“爱心不断,真情永留”。“妈妈,我要为哓可姐姐献爱心,让她快点好起来……”“我把我在暑期里捡罐子攒下的钱给晓可妹妹,还让妈妈帮我写了一封信给她,祝她康复……”“爸爸,马哓可看到我送给她的千纸鹤以后,就会病好了,是吗?”短短一个星期的'募捐活动,共募捐到金额高达21080元。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永远是我们深藏在心弦深处的共鸣,看着一颗颗真情奉献的爱心,真正意义上体会到了人生价值。那么,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此时对晓可的关爱还在继续着。当我在日常谈话中问他们:“你们还希望以什么样的方法来为晓可送去祝福呢?”孩子们个抒己见、畅所欲言……
活动二、颗颗爱心、重燃生命之光
活动观察与推进:
孩子在活动中不断加深的情感体验,推动着活动涌向另一波的高潮。在爱心捐款的活动结束后,“关爱伙伴、播撒爱心”的DIY活动承接着开展。在引导、讨论中,和孩子一起总结出了六种方式来关爱晓可,其中包括:制作水果篮、包装礼物、制作慰问卡、写慰问信、录音、纸折红花等。方案一定,马上带领着孩子身体力行。区域活动、分组活动和集中活动中处处都播撒着爱心的种子,“我们和晓可在一起”、“送给晓可小礼物”、“爱心慰问卡”等等,班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真情的味道。心悦在慰问卡上画了两个手牵着手的小伙伴,说一个是哓可,一个是她自己,她们以前总是这样在一起做游戏的,并且还让妈妈找来了和晓可的合照贴在慰问卡上。
希望晓可看到照片以后能开心地笑起来……思静让爸爸帮忙写了一封慰问信,上面都是她对晓可说的话,并且画上了一座美丽的房子,说那是她的家,希望晓可快点病好,然后来做客……潘泓烨、陈钧、林文灏、王婧等几个孩子在用心地折大红花,虽然经常出现没有折好就已经散落的情况,但是他们愿意一遍遍地尝试着……利用餐前活动,我分别带着孩子进行录音。
“晓可,我很想你!”“晓可,我想再和你一起做游戏!”“晓可,祝你早如康复,回到中三班!”“晓可,要勇敢一些,我们都支持你!”虽然是童言稚语,但却铿锵有力,仿佛瞬间能够汇成一股无以伦比的力量来支撑着哓可坚强地面对一切困难……看着教室四周摆着一篮篮、一包包将送给晓可的慰问礼物,孩子问我:“吴老师,我们什么时候才把这些东西送去给晓可呢?”是啊,能够拿着这些亲手制作的礼物到医院探望哓可,相信是班上每一个孩子的心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