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
在这一讲,我们从三个问题入手,去认识党的指导思想
第一个问题,从党的历史着眼,去发掘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过程,进而认识我们党为什么确定了这样的指导思想。
第二个问题,对党的党的指导思想的内涵做深入的讲解,理解党的指导思想的精髓,感受党的指导思想的魅力,从而做到真学、真懂党的指导思想
第三个问题,解决思想路线问题,就是要学以致用,要运用锐利的思想武器,从而做到真信、真用党的指导思想
第一个问题,充分了解确定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过程
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政党的指导思想。
对于个人来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同样,任何一个政党的行动,都要受一定的思想、观点或理论的指导和支配。指导一个政党一切行动的思想、观点或理论体系,就是这个政党的指导思想,亦称行动指南。一个革命政党要指导革命取得成功,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理论,并且善于把这种思想、理论和革命的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使它真正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指导思想不仅关系到这个政党的性质,也关系到这个政党及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命运和前途。
因此,概括起来,政党的指导思想就是:
– 是政党的理论旗帜;
– 指导、决定和支配政党全部活动的思想和理论体系;
– 政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
– 动员、凝聚、约束党的成员的一整套认知信仰体系 。
政党的指导思想有什么特点呢?
– 政党的指导思想决定政党的性质;
– 政党的指导思想具有唯一性;
– 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发展性和开放性;
– 功能:导向功能、论证功能、凝聚功能、动员功能和约束功能。
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呢?
xx大党章和xx大党章中有准确的表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xx大党章也是同样的表述。
其他政党有没有指导思想?
最早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科学社会主义
国民党:有旧三民主义,即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有新三民主义,即包含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纲领,现在是什么呢?可能是“不统不独,联盟美日“吧!
我们党走过87年的发展历程,指导思想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章中有明确的表述。
在此,我们回顾一下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及其通过的党章,重温共产党从诞生、成长到成熟的历程:
党的指导思想发展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四次与时俱进:
一大:马克思列宁主义,1848,在英国伦敦,从“共产主义者同盟”大会走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七大: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斗争。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流血牺牲的斗争中逐渐懂得,在中国的土地上,必须用中国人自己的双脚,走自己的路。 在这条道路上,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与时俱进。
xx大: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9年深圳特区的建立,上层建筑积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各项事业的发展得益于邓小平理论的指导。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与时俱进。
xx大: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过80多年的发展,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面对已经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解答的历史课题。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与时俱进。
xx大:加了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表述。20xx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xx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次与时俱进。。
第二个问题:真学、 真懂党的指导思想
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对党的指导思想中各分项的具体的内涵、发展历程、历史贡献等方面进行讲解,目的使同学们深刻理解党的指导思想。同时结合xx大报告的学习,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
先看马克思列宁主义:
创立过程
– 共产党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主义者同盟;“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 马克思主义创立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 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了现实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在校期间还要系统学习,思维存在问题、矛盾问题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阐述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历史使命,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3)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条件和发展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即坚持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消灭剥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
列宁主义
列宁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依据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少数国家内取得胜利”的理论,解决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并领导伟大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还研究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状况,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划时代的新内容。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20世纪初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成果,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先看其形成与发展(幻灯片39-40)
初步形成:
大革命时期,1923.06-1927.07,,毛泽东发表《中国上海各阶级的分析》,初,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十年对峙:始于秋收起义,止于1937年抗日统一战线形成。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十年对峙时期开始。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分析当时的形势,决定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湘赣边农村进军。他带领队伍到达了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五次围剿、长征为主题,重要历史事件: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期间:毛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等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同时指出,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这就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最终形成:七大确立为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七大党章。
发展:
七届二中全会,这是共产党从农村包围城市进而占领城市到管理统治城市前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址在西柏坡。
大会讨论和决定的主要问题有:
(1)确定了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的方针;
(2)指出中共工作重点应从农村转向城市, 并以生产建设为中心;
(3)阐述了在全国胜利后仍会存在两种基本矛盾,一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一种是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4)强调了加强党纲建设,规定了禁止给领导人祝寿、禁止以领导人的名字命名街道、企业等,防止对个人的歌功颂德;
(5)肯定了军队的作用,通过了《关于军旗的决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