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佛洞是黄河大峡谷中的一处佛地胜景,以其奇、雄、险著称。位于山西省河曲县城东北46华里处石城村北的,由弥佛洞和弥佛洞古寺两部分组成。弥佛洞是一座石窟佛寺,在黄河峡谷绝壁上的一座天然石窟建设而成。石窟面阔、高、深、各三丈,怪石倒垂,犬牙交错,人至其中如入虎口。从洞掌南登23级石阶,又有半空石洞,高深各约两丈,怪石倒垂,犬牙交错,上有弥勒佛石像,高约七尺五寸,像后有穴,未知深浅,近口嗖嗖然风气吸人。
据传,当年曾有一住持僧领一随从进入洞内,时而匍匐,时而立行,装有一罐油的油灯将燃尽,仍不见洞底,又闻怪声,就慌忙退出,从此再无敢探险者。置身洞口,头顶倒挂欲摧的巨石,脚下是来自天上的黄河,对面是云烟环绕的高山,身后是深居千年的石佛,神秘、幽隐、惊险、壮阔,令人神往、陶醉。
弥佛洞,是河曲古刹中的奇迹。它的大部分是两层共七排砖石砌成的拱形窑洞,内供如来佛、地藏王菩萨、财神、八洞神仙等塑像。弥佛洞的另一面缺口直接向黄河开放,垂直河面约有百丈之高,尽是峭岩倒挂、飞鸟难栖的绝地。谁能想象得到,正是在这绝地的腹部,天生出一个偌大的石窟,成了远近闻名的禅林胜境。窟内有洞,洞内有穴,互相穿连。
据地方史料考查,弥佛洞古寺,初建于明代,兴盛扩建于清咸丰到民国初年间。此时正是河曲黄河水运发达,跑长船"走西口"到内蒙河套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往的频繁时期。船工们为了顺利闯过黄河龙口峡谷"神门"、"鬼门"难关,即在这里修造了弥佛洞古寺,以祈求天神保佑安康。民国初年,有僧名真宝者,四外募化,重修佛洞,并有洞以上平坦处,用石砌成一外两层的院落,称"石径禅院"。上层三排,内有如来佛、地藏王菩萨、财神塑象;上层四排,内有八洞神仙等塑象。每逢正月初八,佛洞庙会,进香者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