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说明智慧与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也能培养能力,弥补不足。这次寒期三下乡活动使我有了一个验证自我的机会,使我无论在能力上或是在心灵上都有了一次大的飞跃,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忘不了那漫山遍野的玉米,忘不了那随风而动的悠悠清香草;忘不了田间垅上无处不氤氲着的迷人绿意;也忘不了农村留守儿那天真稚气的笑容,忘不了村里老人们那刻满风霜的脸和仁慈爱怜的眼神;更忘不了风雨中我们16个人相互扶持,相互依赖,相视而笑,相拥而泣。而这一切的一切,将被永远的珍藏在我们的似水年华中…
骄阳似火的七月,当同学们还沉静在紧张的期末备考中时,“三下乡”的钟声在我院已经敲响。为了帮助、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践行“两会”精神,使我院广大同学积极投身寒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力量。经团省委和学校的统一安排,并根据校团委和院团委有关文件精神指示,我院立足实际,切入社会热点,以“科学发展树新风,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组织了赴清镇市站街镇席关村“三下乡”志愿者服务队,我十分荣幸地被选为该队的一员。
为扎实做好“三下乡”工作,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准备了多份宣传手册和调查问卷。材建学院印明富书记、刘江老师和牟洪仲老师亲自送我们下乡,还对我们进行了理论培训,让我们明确了“三下乡”的目的和意义,鼓舞了我们的勇气,激励了我们的斗志,也让我们对此行的意义和活动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_月14号,我们16位成员来到了清镇市站街镇席关村席关小学,与老师们进行了简短的见面会。老师们说,这次支教像是一场及时雨,让他们长期以来积累的疑问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几位来自外省的同学对于孩子口里说着的席关方言理解有困难,但仍然以良好的耐心和态度与孩子们交谈着,替他们分忧解难;有的孩子有些怯弱,站在远处默默地看着,热心的同学们主动走过去,与他们交谈,询问学习上的困难,为他们分担学业负担。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那里人民的淳朴,厚实,那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美好。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却有一番别样的宁静,它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有一片新视野,为我们探寻农村的新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我们服务队走遍了清镇市站街镇席关村------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村子。通过席关村之行,我们了解到这个地方的森林覆盖率相当高,环境十分的幽美。不过如果不能够有效的保护,这些资源也会慢慢消失,我们认为当地政府可以制定有效的保护政策,积极帮助当地人民开发这笔富有潜力的旅游资源,一方面,可以积极有效地保护当地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
而且,我们服务队为清镇市站街镇席关村席关小学进行了为期5天的支教服务的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传递爱心,用爱心和知识装点儿童的心灵。我无法忘记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庞;那一声声甜甜的“大哥哥”荏苒在耳边回响。提起那群可爱的孩子,我总会心潮澎湃。离别的那一刻,孩子们紧紧的拉着我们的手,久久不愿离去。我真心的祝愿淳朴天真的农村孩子们能够快快乐乐地成长,走向更广更宽更阔的新天地。
同时我们“三下乡”赴清镇市站街镇席关村实践服务队与席关小学的老师们进行了交流会,重点是关于儿童教育的问题。他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本该是无忧无虑的依偎在父母的怀里,享受童年的时光,但他们却是在重重的书包下生活,他们都非常的需要社会各界的爱心。爱心属於活动的粮食,希望社会各界能给孩子们提供一点精神上的食粮,用爱心和知识装点儿童的心灵,把我们的爱心传递给每一个孩子。
我们服务队浩浩荡荡走遍了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漫山遍野的树,耐人寻味的河流,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远远望去犹如一片修仙圣地。伸出其中有感觉成仙成道。我觉得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不过如此,此地有一股神奇的吸引力,总让人流连忘返。
建设新农村并不容易。我们不可能在面对某些问题时选择默默走开的方式,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我们来“三下乡”不是来旅游,是要关注社会做关注的,解决群众所需解决的事,做好我们自己能做好的。
我们赴清镇市站街镇席关村服务队为了发扬“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还特意走访了几个老人的家。我们的到来受到了老人们的热烈鼓掌欢迎。在我们即将离去的时候,老人们都表现出依依不舍之情,有的老人还把我们送出屋外并一直说着:“你们都是好样的!辛苦你们了!谢谢你们!------”简单的话道出了老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朴质的话语撩起了我们志愿者内心的感动。“社会更多的人应该关心老人们------”好几位党员也流出了感动的眼泪,老人们挥着手目送我们离去,直到再也看不到踪影。清镇市站街镇席关村
不知不觉贵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20__年寒期“三下乡”赴清镇市站街镇席关村服务队来到清镇市站街镇席关村服务已经七天了。今天是下乡队员与当地政府离别、返回学校的日子。早上十点,汽车缓缓发动,队员们强忍着泪水与席关村村民挥手道别。贵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的下乡队员们带着不舍与依恋离开了生活了七天的席关村,20__年的寒期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但是,服务农村、服务社会的旅程却没有终点,师大与席关村之间搭起的友谊的桥梁将会越来越坚固。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缅怀昔日的形影不离,铭记逝去的欢乐时光,这个寒假对所有队员来说都会是意义深刻的。因为参与所以快乐,因为服务所以无悔。
经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重新认识了农村,重新认识了自己。这次活动也把我从理想社会拉回了现实,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种不足,包括知识储备,涉世经验等等,同时给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使我不断发展这些方面,以利于我以后走向社会。同时作为一名大学本科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不可避免的落在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上,我们必将身体力行,实现农民朋友们的愿景。
最后,本人简单地总结一下这次社会实践中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体会:
l、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深化了我们对新农村的思想。经济落后,一切都免谈。社会应该给予不发达地区以更多的关注,让雨露惠及农村。我们大学生应该加倍努力,为祖国的强大多出力,多流汗,多动脑。实践活动还促进了我们对国情、民情的认识,增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2、增长了才干,发现了不足,激发了热情。社会实践活动给广大同学提供了一个学习社会知识和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广大同学的才干。同学们一起努力做了很多事情,我们一起做问卷调查,一起上街进行宣传,一起表演节目……在合作中锻炼了我们分工协作的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等等。在这次下乡实践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了专业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既为地方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维、新的活力,又培养了我们的吃苦耐劳精神,使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消化,让大家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在书本中无法学到的社会经验。而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重要形式,又能够很顺利的让我们做到了校外实践与校内实践相结合,达到两方面平衡的发展的理想目标。
3、展示了形象,发扬了学校作风,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风采。通过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展示了青年大学生的风采。我们都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不怕苦、不怕累。
通过这7天的洗礼,从新农村建设村到自然村,从留守儿童到孤寡老人,我们接触了农村里所有不同的角色。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自我的能力,了解了社会的现状,更多的是带给的我们不少思考的角度,看清了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现阶段,我国正如火如荼的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当前体制下,各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完善,要做到切实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地方政府还要下很大功夫。从我们参观的新农村建设地区的情况来看,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只在物质建设上,精神文明建设也需要占有一席之地。除此之外,留守儿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从改善农民工待遇和发展农村经济建设两方面同时入手,以减缓贫富差距,达到城乡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也许,我的观点还很肤浅,不过这对我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改变。
随着时间的流逝,三下乡活动已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大家的相互帮助和共同努力下,也都一一得到解决。其中的辛酸与感动,我想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体会到。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结束,我们将以此作为人生新的起点,怀揣着这一段美好的记忆,带着感动与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广阔的生命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