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篇15

2024-07-18 来源:步旅网

  教学内容: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掌握积累一些常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理解文意,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3、再现写景画面,感受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在准确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2、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的内涵,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各位同学,语文学习犹如快乐的旅行,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和幸福,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知识和感悟。今天,就让我们背起智慧的行囊,继续我们的快乐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里呢?   

  你看那江水碧波荡漾,两岸高山危耸……这就是古往今来令无数文人墨客心驰神往、为之倾倒的美丽的富春江!今天,我们就到这美丽的富春江来游山玩水!  

  2、在正式开始这趟快乐之旅之前,我先给大家找了一个导游——吴均。下面就让我们紧跟着他的脚步走进文章《与朱元思书》,去领略富春江美丽的山水风光。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1、 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他出身贫寒,为人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他的诗文“清拔有大气”,曾得到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的称赏。当时有的人效仿他这种文章,称“吴均体”。吴均著有《后汉书注》、《齐春秋》、《庙记》等书,后来都失传了。

  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本文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描写的是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富春江是浙江境内全国闻名的胜景之一,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饱览一下富春江的美景吧!

  2、文体简介:  

  骈文:起源于两汉辞赋,到南北朝时繁荣起来  

  特点:1、在句法上,讲究对偶  

  2、句的字数也渐渐趋向于骈四俪六  

  3、在声律上,要求平仄相配。  

  骈文注重形式美,当然并不等于形式主义。但是形式主义作家特别喜欢骈文,但也有一些内容比较充实深刻,具有独创风格。  

  本文虽名“书”,实际上全篇皆为写景抒情的文字。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仔细听课文,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缥碧  急湍  轩邈  泠泠  行旅 桐庐 悠然 领略      遁 世       见日   经纶  亟思   鸢飞戾天   窥谷忘反 

  1、读准课文  

  (1)、对于这样出色的写景美文,需要我们好好品读吟诵,就让我们一起来边欣赏美景边聆听朗读示范,同学们仔细听,认真品味。(播放朗读录音,)  

  (2)、面对如许美文,不亲自品读品读,岂不遗憾?还是让同学们也来享受享受吧!一起来读一遍,读时一定要注意重音、节奏、语速、情感等方面的处理。  

  (出示朗读要求):  

  a. 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b. 节奏——以“二二”节拍为主(多为四字句),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对于整散相间的句子,应读得抑扬顿挫。  

  c. 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d. 情感——流露出对富春山水的由衷赞叹、无比向往之情。  

  2、读懂课文  

  听着你们动听的朗读,享受着如此优美的文章,老师都有点陶醉了,但还是别忙,学习古文不仅要求会读文章,还要能读懂文章。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疏通文意。  

  要求:结合课下注释,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如有困难词句,可随时提出来。  

  (1)、通假字:转,通啭,鸟叫声。  反,通返  

  (2)、词类活用: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轩邈:形容词做动词,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3)、重点词语:天山共色 从流  甚箭  鸢飞戾天  经纶世务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生齐读课文引入:  

  师订正读音及节奏。  

  二、在此基础上按下列步骤具体学习课文。  

  1、学习第1段。  

  (1)读课文及注释,明确各句意思,请一生翻译本段。  

  教师范读后讲解: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俱:都。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2)分析各句:  

  第1句:写天光山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出了天气的晴好;   

  第2句:写乘船江游的心境--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惬意而畅怀;  

  第3句:交待江游距离,总写山水特点。  

  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思考: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学生只要能抓住重点,说出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也就能够大致领悟这篇写景美文的魅力了。   

  2、学习第2段。  

  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1)翻译本段。  

  ①缥碧:青白色。②急湍:急流的水。 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2)本段承“异水”二字,从哪几方面抓住并突出“清”和“急”的特点?

  从水色(缥碧)、水的深度(千丈)、水中物(游鱼细石)等方面作静态描写,突出水之清;用“急湍”“猛浪”进行形象描绘,从动态写出水之急;总之,这一段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江水之美。  

  3、学习第3段。  

  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1)朗读本段,概括段意。本段写奇山以及浏览感受。  

  (2)先找出写山的句子,然后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山之奇?   

  a.从山自身写:   

  山之高:皆生寒树--山高风大,树受侵袭,冒出寒气--以树之寒衬托山之高;   

  山之势:负势竟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从山势写其奇;   

  以上从山本身写起,把静止的山赋予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   

  b.从山上的其它景物来写山:  

  从动物--好鸟、蝉、猿等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写山无穷的生命力;   

  从人--热衷功名和经纶世务者临山的心境,衬山之雄奇、幽美;   

  从植物--横柯上蔽、疏条交映,写山哺育了万物。  

  4、通读全文,体会本文意境,概括写作特色.   

  (1)突出特点,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全文紧扣“奇山异水”这一特点,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  

  本文写作手法上采用了先总后分的手法。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将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既境界阔大,又画面清新。接着,在进行具体描绘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诉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分写:首先写水。这里的水,第一个奇异之处是极其清澈:“千丈见底”,甚至游鱼细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另一个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外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这两个特点可以概括为一静一动,而动静变化的交替描写,既可以使我们看到江水的千姿百态,也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接着写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写“奇山”——富春江两岸高山之雄伟。  

  (2)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3)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讨论:本文运用了一些对偶句,其作用是什么?  

  所谓对偶句,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偶句的表达效果,从形式上看,具有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的特点;从内容上看,若上下联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就可以突出要表现的事物或事理,若上下联是相反相成的关系,则可以通过对比来增强表达效果。根据以上思路可以看出:从视觉角度写景的对偶句有: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③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从听觉角度写景的对偶句有:④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⑤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它们的表达效果,共性的有: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个性的有:①②⑤三个对偶同其上下联在内容上都是互补互衬,从而突出了各自事物的特点;③④两个对偶句其上下联在内容上都是相反相成,从而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引入:  

  二、合作探究,赏析文“美”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意境、情趣等内容。  

  1、吟诵体会——语言美  

  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提问:请谈谈朗读本文时感觉文章的语言有何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讨论、明确:  

  ①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②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③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如: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夸张)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拟人)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  

  2、赏析品味——意境美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重点揣摩课文第二小节写“水”写“山”的语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天公作美,导游吴均给我们选择了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去富春江游山玩水。这一去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了——奇山异水  

  a.请找出文中描写“水”的语句,思考: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水之“异”的?  

  提示:文中写“异水”的部分,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b.请找出文中描写 “山”的语句,思考: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写山之“奇”的?  

  提示:文中写“奇山”部分,首先从视觉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迭嶂;其次从听觉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泉声、鸟声、蝉声、猿声,这些声音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详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最后从视觉的角度写山林中“在昼犹昏” 以及“有时见日”的神奇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3、体会感受——情趣美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  

  a.学生反复品味课文,思考:作者面对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时流   

  露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的分析。  

  提示: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情趣。  

  作者在描绘“奇山异水”的景色时,插入了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这几句话不仅从侧面衬托出“奇山异水”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4、望景生文: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已经深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富春江的美景好象就在我们眼前。欣赏图片,提问:此图此景使你联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句子?  

  5、齐读。  

  带着对作者的情感,再读课文,感受文中山水之美。  

  三、拓展延伸  

  1、富春山水能使吴均产生退隐之心,假如你身处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提示:感受因人而异,面对如此美丽的山水风光,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更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产生积极进取之心。  

  2、《与朱元思书》描山绘水精妙无比,让我们流连忘返,其实在我们古代诗词里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你能写出几句来吗?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四、归纳小结,结束新课  

  1、小结课文  

  今天的旅行一定收获不少吧!既饱览了这片“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美景,又结交了这位热爱自然、厌弃尘俗的朋友吴均。  

  读他的《与朱元思书》,如同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他的《与朱元思书》,如同赏一幅好画,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六、布置作业  

  1、其实在古代像吴均这样寄情山水,表达志向的人很多,下面请大家回忆所知道的这些人物,完成所给对联的下联。(文化内涵)  

  上联:吴均绝赞富春江水抒归隐之心

  下联:  

  2、背诵全文并运用从第一单元学习到的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把本文改写成一篇游记散文。  

  3、如果你是一位广告策划人,当你面对富春江的美景,你会创作出怎样的广告词来向人们宣传富春江。  

  附板书:  

  与朱元思书  

  吴均  

  总                                 奇  山  异  水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静态                          清  澈  

  景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异水           

  动态——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  急  

  分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山之形  

  视觉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山之色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奇山  

  泉水激石,好鸟相鸣  

  听觉                         山之声  

  蝉转不穷,猿叫无绝  

  情          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向往自然,厌弃尘俗  

  教学后记: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