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仲永》有感
仲永,你才华横溢;仲永,你天资聪慧;仲永,你出口成章。可最后你却┅┅我不禁为你惋惜。
方仲永出生于一个“世隶耕”的家庭中,从小就不认识书写工具,却能提笔成诗,让人们大吃一惊,赞为“天才”。同县的人争相向他买诗,并以宾客之礼宴请他的父亲。仲永的父亲认为有利可图,却“不使学”,最终使仲永“泯然众人矣”。
如果仲永的父亲不是贪图钱财,每天拉着他“环谒于邑人”,而是让他去读书,那么仲永的聪慧肯定会更上一层楼,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然而他的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最终害的仲永一事无成,“泯然众人矣”。 可见人不管有多么聪明,如果不用知识来填充头脑是不行的。
由此我想到了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的故事。李白小时候不爱读书,经常逃学。有一次,他在小溪边遇见一位老奶奶正要把一根棍子粗的铁杵磨成绣花针,李白很好奇地问:“这么粗的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呢?”老奶奶微笑着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被她的行为所感动,回去后发奋学习,后来成为了一位大诗人。
想到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华罗庚在初中毕业后,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每天达10个小时以上。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华罗庚在顽强自学下,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
也想到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聪明,他做的小板凳被同学嘲笑,但他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还有诺贝尔、牛顿、贝多芬┅┅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努力,是成功的基石。“业精于勤,荒于嬉”,只有通过自己勤奋的学习,不懈的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如果我是方仲永,一定会铭记这个道理。将自己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发挥出来,不断充实自己,厚积薄发,让自己的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果我是方仲永的父亲,我一定会鼓励自己孩子好好读书,勤奋学习,决不会贪图眼前的小利,而忽略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忽略了孩子的兴趣爱好。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一分精神,一分事业;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愿天下的“方仲永”不在成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