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合同的订立有哪些规定

2024-07-25 来源:步旅网

合同订立的形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法律分析

合同订立的形式有哪些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来订立合同。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四百七十条【合同主要条款与示范文本】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第四百七十一条【合同订立方式】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四百七十二条【要约的定义及构成要件】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事实上,草拟的合同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在合同草拟完毕以后,如果还有其他需要添加的条款,可以继续添加,等合同的内容都完善以后,双方再签订正式的合同。法律并没有规定,签正式合同之前必须要先草拟合同

二、订立合同可以采用哪些形式

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四百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我国的合同订立是我国常见的民事行为的类型之一,此时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合同都是需要严格的遵循法律所规定的合同订立的流程以及程序的,如果不遵循合同会被认定为无效。

三、合同订立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合同订立的需要条件

(一)须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合同为各方达成的协议,属于双方或多方的法律行为,因此,订立合同须由至少两方当事人参与,仅一方当事人不存在订立合同问题。订约当事人是否为双方或多方,决定于参与订约的人是否为相互独立的意思主体。在一般情形下,订约当事人各方的经济目的是相反的,但在某些情形下,订约当事人各方也可有相同的经济目的,但须能为相互独立的意思表示。

(二)须有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的互动

合同订立是由独立的主体相互接触,互为意思表示,直到达成协议的过程。因此,合同的订立须有当事人互为意思表示,从要约、再要约,直到承诺。

(三)须为特定当事人之间为缔约而为意思表示

订立合同只能是在特定的人或者特定范围内的人之间进行,并且当事人须以缔约为目的进行接触,当事人之间相互所为的意思表示是为订约发出的。若不特定的人之间或者虽为特定人之间相互接触,进行协商,但并不是以订约为目的,则不属于合同订立问题。

拓展延伸

合同订立是民事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首先,要明确合同的标的和内容。其次,对合同中的条款进行仔细阅读和理解,确保自己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第三,在签字盖章之前,认真核对合同中的内容,确保无误。最后,不要轻信对方当事人的承诺,应要求对方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如果违反上述问题,可能会导致合同纠纷,损害自身权益。因此,在合同订立时,应当认真阅读、理解并审核合同相关内容,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结语

合同订立的形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订立合同可以采用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在合同订立时要注意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互动以及为特定当事人之间为缔约而为意思表示。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八条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批准或者登记才能生效的合同成立后,有义务办理申请批准或者申请登记等手续的一方当事人未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办理申请批准或者未申请登记的,属于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的“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对人的请求,判决相对人自己办理有关手续;对方当事人对由此产生的费用和给相对人造成的实际损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一条 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标的和数量的,一般应当认定合同成立。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对合同欠缺的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内容,当事人达不成协议的,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第一百二十五条等有关规定予以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五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