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喜爱的音乐类型调查报告
14级16班王
当今社会,音乐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就像一面镜子,真实的映
照出不同人的不同心理状况。不同的听众群体或个体,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同
的音乐欣赏习惯、接受模式、审美取向以及审美视界。本次调查本着科学严谨、真实可靠、调查与论证相结合的原则,旨在了解中学生对收听音乐的取向,了解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观,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一、附调查问卷如下: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文理分科A.理科B.文科C.未分科
3.您是否喜欢音乐A.非常喜欢B.一般C.不喜欢
4.您喜欢的音乐流派A.流行B.摇滚(金属)C.民谣(乡村)XXX.古典(Orchestra)F.合成G.民族XXXXXX
5.您常听的语种A.国语B.粤语C.英语D.日语E.韩语F.其他()
6.您听音乐的频率A.每天B.每周C.几乎不
7.您听音乐的原因A.放松心情B.陶冶情操C.追赶潮流D.亲近艺术E.逃避现实F.只是单纯喜欢G.无聊随便听听H.打发时间
8.您觉得音乐对您的重要性A.无法离开B.比较重要C.无所谓.
9.您对学习时听歌的看法A.支持B.反对C.无所谓
10.您听音乐的方式A.手机软件XXX.电脑D.电视、电台E.购买专辑光盘
11.您每年在音乐上的花费A.200元以下B.200-1000元C.1000元以上
12.对一首音乐喜爱维持时间A.一个周B.一个月C.半年D.一直保持
13.您最喜欢的歌手(至多两
14.您无法忍受的歌手(至多两
15.您最喜欢的歌(曲子)(至多两
16.您是否有“知音”A.是B.否
二、调查结果
1.2.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32份,其中理科男生59人,女生57人,文科男生10人,女生6人,调查男女比例接近1:1。
3.对于音乐,其中104人“特别喜欢”,占78.7,28人“一般”占21.3%,无人“不喜欢”。
4.喜欢“流行”的有99人,占75%;喜欢“摇滚(金属)”的有52人,占39.3%;喜欢“民谣(乡村)”的有64人,占48.4%;喜欢“Hip_Hop”的有30人,占22.7%;喜欢“古典(Orchestra)”的有43人,占32.5%;喜欢“合成”的有19人,占14.3%;喜欢“民族”的有17人,占12.8%;喜欢“DJ”的有17人,占12.8%;喜欢“Soul”的有15人,占11.3%;喜欢“Reggae”的有7人,占5.3%。
5.对于常听语种,105人选择“国语”,占79.5%;36人选择“粤语”,占27.2%;107人选择“英语”,占81%;45人选择“日语”,占34%;37人选择“韩语”,占25.7%;另有10人填写“法语”,7人填写“德语”,4人填写“泰语”,2人填写“闽南语”,填写“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俄语”各一人。
6.72人每天听音乐,占54.5%;58人每周听,占43.9%;仅2人几乎不听。
7.对于听音乐的原因“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追赶潮流”“亲近艺术”“逃避现实”“只是单纯喜欢”“无聊随便听听”“打发时间”
8.对于音乐重要性,52人选择“无法离开”,占39.3%;71人选择“比较重要”,占53.7%;9人选择“无所谓”,占6.8%。
9.对于学习时听音乐,31人选择“支持”,占23.4%;46人选择“反对”,占34.8%;55人选择“无所谓”,占41.6%。
10.对于听音乐的方式,52人选择“手机软件”,占39.3%;24人选择“mp3”,占18.1%;30人选择“电脑”,占22.7%;14人选择“电视、电台”,占10.6%;12人选择“购买专辑光盘”,占9%。
11.听音乐的花费,102人在“200元以下”,占77.2%;25人在“200-1000元”,占18.9%;5人在“1000元以上”,占3.7%。
12.对一首音乐喜爱维持的时间,2人选择“一个周”,占1.5%;10人选择“一个月”占7.5%;10人选择“半年”,占7.5%;110人选择“一直保持”,占83.3%。
三、分析
喜爱流行、摇滚、民谣(乡村)音乐的中学生的人数比喜欢西方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的人数要多得多。这些数据说明,形成中学生日常音乐生活基本内容主要是以娱乐、放松为目的的“消遣、消闲、消费”性质的音乐文化,而所谓的“经典”观念或者“高雅”趣味已日趋淡薄。我们清楚地看到经典音乐文化在当下审美文化情境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随着解神圣化和祛魅化的大众音乐文化的迅猛兴起,“严肃音乐”、“艺术音乐”和”古典音乐”文化已被大面积地遮蔽,不仅其传统的影响力受到挑战,而且它的生存空间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挤压。
国语、粤语、英语等语种由于是本土语言或在学校学习,听众较多;日语、韩语等因为近年来日剧、韩剧在国内播放的带动,再加之日韩明星主要面对青少年,因此较受中学生喜爱。
另外关于最喜欢的歌手,多数男生选择摇滚乐队或陈等实力派歌星,女生多选择日韩歌星或国内“小鲜肉”。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凤凰传奇、TFboys、E_O等组合的评价呈现两极化趋势,要么大加赞赏,要么评价极差。
四、总结
音乐取向对中学生的影响
1.正面影响:①丰富了中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听音乐就是感知音乐的过程。音乐感知分为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人们总是以音乐知觉的形式直接感知音乐,音乐感觉只是作为音乐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音乐知觉中。音乐实践是形成音乐知觉先决条件,也就是说音乐知觉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多听、多体验音乐作品。中学生所喜爱的音乐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热情,让他们认识到了音乐的重要性,使音乐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为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热衷音乐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②有助于情绪情感的调节。收听所喜爱的音乐是能够产生心灵共振的根本原因,也是音乐有助于调节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前提条件。古典音乐和轻音乐能够让焦虑的身心得到放松。一些流行音乐通俗易懂,相对于高雅音乐,欣赏流行音乐无需付出太大的精力,所以在繁重的学习之余,它也成了中学生们的消除紧张疲劳的“轻松剂”。当心情不好的时候,音乐也可以成为一种治愈心灵的良药。一项研究表明:以传统音乐的韵律和谐优美、五音平衡协调为特色、电子音乐技术所表现创作的音乐疗法(BMT),具有神奇的治疗功效。
2.负面影响:流行音乐也分三六九等,有些过于低俗的流行音乐,如果人听多了,不但会变得很肤浅,而且喜新厌旧的速度也是很快的;而且在一些低俗音乐中充斥着各种不文明用语,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人的行为习惯,降低人的素质。好的音乐不但悦耳而且还养心,不好的音乐不但不悦耳,而且听了之后还会给人的情绪带来负面影响。
该项调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了年龄对音乐取向的影响及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音乐取向,以及音乐取向对人的影响。作为当代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更好地理解音乐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要避开低俗音乐的不良影响。
如何使当代中学生群体在音乐聆听的审美活动中既获得当下快乐的身心愉悦,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自我,提升人格,这也是音乐工作者和教育家必须面对和不断思考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