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离心泵培训就快结束了,收获颇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让我对于离心泵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作为一名工艺操作人员,由于在工作中自己动手维修泵体的机会不多,于是这次难得的拆泵、装泵实践自然学得更加认真。同时师傅的授课方式,更让我对此培训印象深刻,受益匪浅。第一天,泵厂的师傅和我们一起分享了离心泵的理论知识、现场维修保养的经验以及巡检泵体时的注意事项。
首先是离心泵的主要部件:(1)叶轮(2)泵壳(3)泵轴。离心泵的工作原理:(1)叶轮被泵轴带动旋转,对位于叶片间的流体做功,流体受离心力的作用,由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围。当流体到达叶轮外周时,流速非常高。(2)泵壳汇集从各叶片间被抛出的液体,这些液体在壳内顺着蜗壳形通道逐渐扩大的方向流动,使流体的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减小能量损失。所以泵壳的作用不仅在于汇集液体,它更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3)液体吸上原理:依靠叶轮高速旋转,迫使叶轮中心的液体以很高的速度被抛开,从而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低位槽中的液体因此被源源不断地吸上。气缚现象:如果离心泵在启动前壳内充满的是气体,则启动后叶轮中心气体被抛时不能在该处形成足够大的真空度,这样槽内液体便不能被吸上。这一现象称为气缚。为防止气缚现象的发生,离心泵启动前要用外来的液体将泵壳内空间灌满。这一步操作称为灌泵。为防止灌入泵壳内的液体因重力流入低位槽内,在泵吸入管路的入口处装有止逆阀(底阀);如果泵的位置低于槽内液面,则启动时无需灌泵。(4)叶轮外周安装导轮,使泵内液体能量转换效率高。导轮是位于叶轮外周的固定的带叶片的环。这此叶片的弯曲方向与叶轮叶片的弯曲方向相反,其弯曲角度正好与液体从叶轮流出的方向相适应,引导液体在泵壳通道内平稳地改变方向,使能量损耗最小,动压能转换为静压能的效率高。(5)后盖板上的平衡孔消除轴向推力。离开叶轮周边的液体压力已经较高,有一部分会渗到叶轮后盖板后侧,而叶轮前侧液体入口处为低压,因而产生了将叶轮推向泵入口一侧的轴向推力。这容易引起叶轮与泵壳接触处的磨损,严重时还会产生振动。平衡孔使一部分高压液体泄露到低压区,减轻叶轮前后的压力差。但由此也会此起泵效率的降低。(6)轴封装置保证离心泵正常、高效运转。离心泵在工作是泵轴旋转而壳不动,其间的环隙如果不加以密封或密封不好,则外界
的空气会渗入叶轮中心的低压区,使泵的流量、效率下降。严重时流量为零——气缚。通常,可以采用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来实现轴与壳之间的密封。
然后我们又学习了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及其影响因素,离心泵的装配和拆卸步骤以及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在此师傅着重讲了离心泵机组的使用、维护。离心泵机组的正确启动、运行与停车是油水系统安全生产的前题。启动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水泵启动前应该检查一下各处螺栓连接的完好程度,检查轴承中润滑油是否足够、干净,检查出口、压力表及真空表上的旋塞阀是否处于合适位置;供配电设备是否完好,然后,进一步进行盘车,灌泵等工作。盘车就是用手转动机组的联轴器,凭经验感觉其转动的轻重是否均匀,有无异常声响。目的是为了检查水泵及电动机内有无不正常的现象,例如转动零件松脱后卡住、杂物堵塞、泵内冻结、填料过紧或过松、轴承缺油及轴弯曲变形等问题。灌泵就是启动前,向水泵及吸水管中充水,以便启动后即能在水泵入口处造成抽吸液体所必须的真空值。
对于我们工艺人员来说,日常巡检和操作离心泵是经常的事。师傅也给我们传授了一些日常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泵只允许在规定的参数范围内运行;2.泵不允许在出口阀门关闭和关的很小的情况下运行,否则会导致泵高温而降低使用寿命。如果泵是在一个并联系统中运行,每台泵都应在特定的参数下运行保证泵的流量;3.泵不能在关闭入口阀门情况下运行,否则会使泵发生干擦,导致泵零件损怀;4.泵输送的介质中不能有空气和气体,和颗粒物;5.泵入口过滤网的有效面积应不小于泵入口切面积的2倍,可以通过泵的入口压力来检查泵的进口滤网是否进行清洗。
备注:两次启泵之间的时间间隔应在2小时以上。
泵厂的师傅还给我们详细分析了离心泵的故障情况和排除方法,其分析独到,且内容丰富。最后师傅给我们拆泵、装泵实践,更是让我理论结合实际,见识了泵的内部,这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发现情况,解决问题。
WZ11-1N蔡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