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的主旨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适用于个人和单位。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的规定,涉及一定金额的个人诈骗和单位以名义实施的诈骗都应予以追诉,金额阈值分别为5000元至2万元和5万至20万元以上。
法律分析
律师解析: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个人和单位均可犯本罪。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5万至20万元以上的。
拓展延伸
合同诈骗罪的定罪标准与司法实践分析
合同诈骗罪的定罪标准与司法实践分析是一个涉及法律解释和司法适用的重要议题。在合同诈骗罪的定罪标准方面,通常需要考虑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等因素。司法实践中,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证据、损失程度、被告的行为动机等因素,以确定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并进行定罪。此外,司法实践还需要关注相关判例和法律法规的适用,以确保判决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因此,对合同诈骗罪的定罪标准与司法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准确理解该罪行的定罪要件和司法适用的规范,为相关案件的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
结语
合同诈骗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行为,涉及个人和单位。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的规定,涉及一定金额的诈骗行为应予追诉。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确定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并进行定罪。对于合同诈骗罪的定罪标准与司法实践的深入分析,有助于准确理解该罪行的要件和规范,为相关案件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