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20、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 备课时间 | 11.20 | ||||
教学目标 |
| ||||||
教学重点、难点: | 使学生理解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愿矢志不渝的精神。 | ||||||
课前准备 | 课文配套光盘 | ||||||
本课教时数 | 两课时 |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
教学目标 |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 揭题,解题
| 1、 介绍《史记》。《史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它反映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典范。 2、 介绍司马迁。司马迁是汉代的史官,《史记》的作者。 4、 齐读课题 | 认识司马迁 | 让学生了解司马迁 | ||||
二、 自由读课文,理解字词 | 1、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2) 用钢笔描红。 |
按要求自学课文
用钢笔描红。 理解词义。 |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扫清阅读障碍. | ||||
三、 再读课文,划分段落 | 1、 默读课文,思考: | 分别阅读课文的相关自然段,参照书后练习4中提供的样子,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 阅读课文的相关自然段,给课文分段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 ||||
作业布置 | 1、抄写词语 . 2、熟读课文. | 记录作业 |
| ||||
| 第二课时 | ||||||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 讲读课文第一段 | 1、 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 司马迁主要受了父亲的什么影响? |
理解父亲的影响在司马迁成长历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朗读父亲的话 | 引导学生 理解父亲的影响在司马迁成长历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 ||||
二、 讲读第二段 | 1、 轻声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飞来了一场什么横祸? |
讨论“横祸”,理解“酷刑”。
朗读第二段 |
体会从受酷刑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进行朗读训练
| ||||
三、 讲读课文第三段 | 1、 司马迁受刑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段,用“——”画出司马迁怎么想的句子,用“~~~~~”画出司马迁怎么做的句子。 | 圈圈划划重点的词和句.
交流讨论.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司马迁事业高于一切、荣辱置之度外 | 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 ||||
四、 讲读第四段 | 1、 指名读这段,思考:为什么说《史记》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 | 感受《史记》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 | 体会司马迁的精神。 | ||||
五. 总结课文 | 1、 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作的? | 再次感受”发愤”. | 领会课题的含义 | ||||
作业布置 | 完成<<补充习题>> | ||||||
板书设计 | 司马迁 父亲的影响与嘱托 专心致志 | ||||||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