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习作1 | 备课日期 | 9月13 日 | |||||||
教学目标 | 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 |||||||||
教学重难点 | 1、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2、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 |||||||||
教学准备 | 教学挂图。 | |||||||||
教学时间 | 两课时 | |||||||||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 ||||||||||
教学目标 | 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 |||||||||
教学重难点 | 1、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2、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二)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
(三)阅读习作要求,运用写法 | 指导学生重读《师恩难忘》。 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4年,发生的事很多,作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 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 教师检查点拨。 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
自读例文,想一想: 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把描写冯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选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见“大”。 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入微,具体感人。如“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一双眼睛望着我”…… 相应地写出“我”的感受和反应。
指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我们的成长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像上面上课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 启发学生回忆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后来再写下来。 引导选材:老师关心帮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组织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叙述得生动具体 组织修改。 | 重读《师恩难忘》。
讨论交流
学生朗读思考
小结
自读例文,思考
想一想,画一画 读一读
分小组讨论、交流。
阅读习作要求
回忆,思考
选材
讨论 拟题,完成初稿。 |
以两篇文章为例,帮助学生理清写作要点,使学生把握住习作要求,引导学生选择生活中真实细小的事情,用心用情去营造真挚感人的情感氛围,达到表情达意的习作目的。激活学生习作思维,生生互动。 | |||||||
作业设计: 完成习作
| ||||||||||
第二课时 | ||||||||||
教学目标 |
2、通过讲评作文,了解习作的成功和失败之处 | |||||||||
教学重难点 | 解习作的成功和失败之处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回顾习作要求。
二、提出不足要求。
三、提出优点。
四、朗读优秀作文。
五、订正 |
没有写清事例,且没有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描写,无真情实感。 大部分习作能按要求进行习作。语句通顺,表达清楚。能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或特点。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字里行间流露出真实的情感。
巡视指导 | 齐读 明确要求
找出不足之处
大部分习作能按要求进行习作。语句通顺,表达清楚。能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或特点。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字里行间流露出真实的情感。 倾听 交流
认真阅读教师评语 订正错别字 |
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使之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能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习作,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 |||||||
作业设计:
订正习作。
| ||||||||||
板书设计 | 习作1 习作要点:
4、相应写出“我”的反应与感受。
| |||||||||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