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天下粮仓观后感1

2024-07-16 来源:步旅网

天下粮仓观后感1

刚刚把《天下粮仓》看完,感受到人生有喜有悲、有山重水尽有柳暗花明、作奸犯科欺上瞒下者有之,为民请命赴汤蹈火有之、两袖清风者有之、贪官墨吏者有之、从中渔利者有之、刚正不阿大义灭亲者有之、在梦想和和现实中被碰的头破血流最终惊醒者有之、委屈自己成全别人者有之(柳含月)、阿谀奉承蚕食鲸吞者有之、一念之差终误了身家性命者有之(卢灼)、善恶忠奸纷纷扰扰缠缠绵绵环环相扣藕断丝连。

人生充满了如此多的变数。有时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大半夜写这篇观后感实属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呀!

近日,一口气看了两遍31集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当这“古人之故事,今人之咏叹,天下之粮仓,天下人共享,天下之兴旺,天下人担当”的恢弘电视片落下帷幕时,心里却生出无尽的慨叹……

1735年,雍正皇帝猝然驾崩。

乾隆在登基的第一个年头就吃惊地发现,粮食生产和国粮储备之“第一紧要大事”全面失控。围绕粮食接连-发生“火龙烧仓”、“阴兵借粮”、“耕牛哭田”等惊世奇案,更使25岁的乾隆感觉到大清国的生死存亡。

一贯以关注国民生存状态而闻名的吴子牛先生将首部电视剧的视角聚焦于农耕时代与生死息息相关的致命话题--粮食生产与储备。当看完这部电视剧后,我深深地感觉到它树立了一座丰碑,一座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将不能被超越的丰碑。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能也有很多的电视观众没有这种强烈的感受,但是对任何一个年代的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粮食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特别是在一个农耕社会,粮食关系到一个皇帝的江山社稷。在我国的每个朝代,每年的祭天大典都是非常盛大的,因为皇帝都盼着风调雨顺,如果哪年收成不好,不用说,肯定会出现大的社会动荡,而且这个动荡是最有普遍性的,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它的程度,远远超过由贪官污吏所引起的动荡。《天下粮仓》正是从粮食这么一个社会最基本的需求出发,来反映社会众生相。

《天下粮仓》给人最为深刻的冲击是在不动声色的叙事中浸蕴着一种扼腕、悲壮的忧患意识。在歌舞升平、金玉满堂的媒体时代,我们从几百年前的历史回放中,找到了与今天现实的心灵感应。

危难之际,刑部尚书刘统勋扶棺履任,统领全国查案赈灾之职。他与米河、卢焯、河道总督高斌、采办许三金、官仓皂隶鼠爷、田户王虎林等大批可歌可泣之人一起,共同治漕弊、修运河、惩贪吏、破邪教、兴新政,为充裕大清国粮仓披肝沥胆,出生入死。“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一些故事撞击了我们的心灵时,去追问这是昨天的叙事,还是今天的咏叹已经变得十分次要。在一个近13亿人的泱泱大国,粮食已经越来越依赖进口,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进入wto后中国的粮食生产、农业发展将走向何方?这些都不是电视剧所提出的诘问,但只要有着“天下之兴亡,天下人担当”的意识,一种弥漫的忧患就不可避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正如导演吴子牛“悟”出这部电视剧的立意一样: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百官树德,为天下开太平。

《天下粮仓》在以食为天的民间,在围绕粮食问题而展现的官场,在很大程度上,这部电视剧也是一部激浊扬清的反贪力作。民以食为天,官以清为本,贪官的贪与清官的清形成鲜明对比。刘统勋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扶棺履职。米河性格乖张,行为惊世骇俗,在为国为民的求索中逐渐成长。老臣田文镜为拒腐-败,故意家养恶犬--被乾隆封为“咬裤角大将军”。以俭朴勤政闻名的米汝成(米河之父)事实上却是巨贪一个,而他的贪正是为了以后儿子揭发自己以邀功进赏,如此殚精竭虑、异乎寻常的“爱子”令人叹息有加。

剧中最引人沉思的人物是卢焯,他作为浙江巡抚,身先士卒,亲自修渠,双手结满老茧,成为朝中独一无二的风景,在大灾之年力挽狂澜,反贪也功勋莫大。但是,他为了盲女复明,向富商“借”钱触犯大清律,终被乾隆挥泪处决!

一座粮仓,一条运河,一队漕船,一场情爱,一个朝代,一批臣子,一方天下,一腔热血。《天下粮仓》是一部“不戏说不滥情,不矫揉造作,阳刚遒劲,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模有样的长篇电视剧”。它是拍给同样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关心国家,注视民众,忧国忧民,超越肤浅的人看的。它会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和久久不能释怀的沉思。所以,编剧高锋说:“如果,您在观看《天下粮仓》时像我一样流泪,那么您的泪水已经化成了谷穗。”

《天下粮仓》之所以能引起我浓厚的观看兴趣,是因为它提醒我们:除了宫廷里那点儿被翻过来倒过去的破事儿,古代还有丰富的历史生活人民的历史生活和国家行政的历史生活。这部戏里反映的价值观,是“民以食为天”,而不是“民以皇上为天”,甚至也不是“臣子以皇上为天”。有这样的价值观就够了,因为不能指望他们说出打-倒皇上、人民当家做主的话来。“民以食为天”的价值观,在今天一点也不过时。而“民以食为天”所涉及的国家仓储制度、赈济制度,在今天仍然有着行政学的经验意义。

《天下粮仓》讲的是有关天下根本的故事。 所谓天下之根本不外乎天下人,而天下人皆以食为本。剧中一群仁人志士在为天下苍生与天斗、与贪官污吏斗、与邪-恶愚昧斗。因此,《天下粮仓》作为一部艺术作品便有了坚实的根。虽然是二百多年前的事,但任何观看《天下粮仓》的人恐怕都难以置身事外,只是在看一个好看的故事。

《天下粮仓》为观众展示了乾隆盛世的另一面,剧中展示的千里饿殍人相食的惨状大多数观众虽不曾身受,但人类亘古以来多桀的命运以及不同原因造成的相似情景却可使每一个良心未泯的人感同。虽然遥远但却真实。剧中刻画的贪官巨蠹,诸如苗宗舒、王士竣孙敬山等怎不让人看到王宝森、赖昌星等人的影子。我认为再现是《天下粮仓》的一大手法,也是一大卖点--它以全新的视角真实再现了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人间惨剧,以及酿成惨剧的根源。但它又不是仅仅靠惨痛来赚观众的眼泪,它又让每一个观者痛定思痛时心中燃起希望,充满力量--因为它同时塑造了诸如米河、刘统勋、高斌等这样一心为民的父母官。是他们的不畏惧天威、不屈于官场重重黑暗、不在乎名利、不辞辛劳、不遗余力的在为天下苍生谋生计,他们代表了百姓的愿望,他们是百姓的希望。所以他们让观众看了振奋、解气、过瘾。剧中米河数次命悬刀口,刘统勋两次抬着棺材谏君,以死待生,让人感拳拳赤子心,铮铮铁汉情。令人情动。还有开脚行的周钟、粮仓皂隶鼠爷、田户王虎林等小人物的侠肝义胆、壮士情怀也刻画得酣畅淋漓、令人动容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