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医科大学特色发展战略规划

2024-07-16 来源:步旅网



中国医科大学特色发展战略规划
(第六稿)
今后五到十年将是中国医科大学发展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为此,学校要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之路。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学校要充分利用新校区建设的良好机遇,始终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提高研究生和本科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优秀教师团队和学术梯队建设为支撑,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实现学校“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东北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的长远发展目标。


一、教育与教学
1、本科教育

1、专业建设

%1、加强特色、优势专业建设
目前,学校已举办的11个本科专业中,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3个专业在国内同类医科院校中处于领先位置。未来几年,学校将继续加大这3个专业的建设力度,特别是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建设,保持其领先优势。同时,学校将加强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等专业的建设,使其在3-5年内位居国内同类医科院校的前列。

%1、适时调整专业设置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原



有专业,探索设置临床药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长学制)、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新专业,使专业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

%1、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内容建设
根据学科(专业)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推行双语教学
在特色、优势和重点发展的各专业以及各类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和全英(日)语教学,选拔和培养一批双语教学骨干教师,促进学校医学教育的国际化,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为基础,以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动力,加大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的培

养力度,建设师德高尚、素质全面、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坚强的保障。

%1、改善教学条件
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资源,加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1、继续实施“教学质量工程”
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为契机,在特色、优势和重点发展的各专业创建更多高水平的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使更多的专

业建设成为国家级、省级“示范性专业”或“特色专业”。




、特色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动力之一。学校将坚持以教学研究为先导,继续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全面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 、以“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为基础,不断优化本科教育适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1、继续在临床医学专业实施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学,创建和完善新的医学课程体系。

%1 、继续在临床医学专业深入研究和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教学模式的改革,形成系统化、模式化,并逐步推广到其它专业教学。

%1、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使其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

有利于激发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优秀人才培养。
%1、争取获得更多省级、国家级或国际医学教育教学改革项

目,以这些研究课题为载体,取得更多高水平教学成果。

2、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增设
目前,我校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3个博士学位
授予权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36个、三级学科49个;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48个,三级学科61个;学位授予权学科覆盖了我国12个学科门类中的医学、理学、哲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工学等6个学科门类,使我校学位授予权学科布局形成了较为综合的学科门类体系,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数已近4000名,初步实现了我校教育层次向研究生和



本科教育层次并重格局的转变。

学校将力争在最近一轮的学位授予权学科申报中,获得预防医学和口腔医学两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在不晚于2015年前授予权学科申报中,获得药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并力争在管理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在2020年以前,力争完成包括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以及法律、历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的增设。

、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大力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以国家和省重点学科的学科优势为依托,积极扩大博士后进站人数,充分利用博士后流动站增加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数量并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适时完成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和药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增列。
、加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教育管理和质量控制
进一步改革现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方法,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学位课程、综合素质培养、学位论文以及科学研究、教学和临床实践能力训练等教育环节的管理、过程评估和质量控制;强化研究生导师队伍遴选、考核和退出机制;加大研究生教育和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完善培养体制,提高培养质量,力争在2-3年内实现全国“百篇优博”的突破。

、完善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权学科建设的互动机制
通过推进研究生“助研“补贴制度,吸引高质量生源;扩大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导师招收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增加"硕博连读”研究生数量;加速发展MPA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等措施完善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权学科建设的互动机制,促进各学



位授予权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学科影响力同步

提高。

(5).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交流

促进研究生导师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探索与国外高等学校、

研究机构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模式,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

研究生的英语交流和论文写作能力,推动研究生尽快进入国际学

术前沿领域,为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

的科学研究水平开辟新的途径。

3、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

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利用中国医科大学的教育资源和远程教育技术优势,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在办好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社区医学教育、乡
村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逐步完善我校的医学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卫生部在我校建立的中国乡村医生培训中心的作

用,利用我校的区域校园模式和网络资源优势,开展乡村医生教育和培训,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医生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我校在辽宁卫生人才培训中心的作用,办好辽宁卫生人才网,以沈阳为中心向周边辐射,更好地为卫生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用性人才。

创建国内一流的虚拟学习资源中心,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三维重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从基础到临床、从宏观到微观、

从现实到虚拟、从实际到模拟,展现人体的正常结构和机能,疾

病的变化,以及疾病的预防和诊治过程,向在校的本科、高职学

生、辽宁省内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以及全省的卫生技术人员提供

基于互联网的新的、更现代化的学习模式。

二、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尤其是能代表学校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的建设是建设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关键,是学校发展所系的根本性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员工对学科建设在大学发展建设中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调动全校师生投身学科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校现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培育)学科;教育部和卫生部重点实验室5个、省重点实验室8个、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5个。学校将坚持“保持优势学科、发展特色学科、巩固基础学科、扶持新兴学科”的原则,构建起基础学科实力雄厚,应用学科活跃强劲,交叉、新兴学科不断萌生的学科体系。

1、健全领导体系,完善管理机制


健全全校.院、科室三级学科建设领导.管理体系;调整.

充实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改进学科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优化管理制度;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完善资源共享的管理、评估和运行机制;。

2、实施学科发展工程
、制定学科发展分级管理规划,巩固、加强现有内科学(呼吸系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普外)、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5个国家重点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各个省重点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从现有省重点学科中选择临床检验诊断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儿科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外科学(神外)、内科学(心血管病)、口腔临床、麻醉学等分梯次作为培育国家重点学科的“预备队”,使今后5-10年中学校国家重点学科数达到8-10个;扶植



具备较好基础的法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等博

士学位授权学科,为下一轮省重点学科的申报和建设做好充分准备。

、完善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省重点学科所

属实验室或实验技术平台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的机制,配备专职

实验室研究人员,促进现有国家、省重点学科以及以此为依托的

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使今后5-10年中部级重点实验室数达到8-10个。

、适应转化医学的发展趋势,组建以国家重点学科和具有

比较优势的省重点学科为核心的基础研究与生物医药研发、基础

研究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的学科群,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

合作。

、加强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学、表观遗
传学等前沿、新兴学科的建设、促进已有较好基础的人文社会科

学有关学科的建设,使各学科门类获得较为协调的发展。

三、科技工作

十五”以来,我校承担了16项百万元以上国家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逐年增加,由九五末期2000年的18项、295万元到2008年的62项、1587万元;全校科研经费从九五期间年均826万元到十五以来的2602万元;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牵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7;在国内源期刊发表论文数逐年提高,已由2000年的710篇到2007年的2556篇,全国高校排名由第53位上升至第23位。在全国性

学术团体中担任常委以上职务的专家数处于国内同类医科院校的

前列。

实践充分证明:科技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加强学科建



设、增强学术实力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学科特色赖以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也是重大科研成果不断产生和新兴学科派生分化的源泉,对相关学科的学术队伍汇聚、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的构筑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将通过以下措施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达到发展优势,彰显特色的目的。

1、凝炼方向,搭建平台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我校现有研究基础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凝练学科的研究方向;通过调整、组建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机构,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重大项目牵引、凝聚,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汇聚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增强承担重大
科研项目的能力。
2、创新机制,优化配置
完善科研项目承担人的负责机制,建立、完善科研基础条件、人员、设备的动态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3、加强交流,促进合作

加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鼓励开展实质性的科研合作,实现共赢。

4、营造环境,做好服务
着力建设良好的科研软环境,营造学术交流与争鸣的气氛和平台,提供宽松的创新发展空间,保护少数非共识创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转变管理服务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消极服务为积极服务,提供方便、快捷、准确、前瞻性的服务。



5、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建立鼓励多学科合作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设立重大创新研究计划引导基金,奠定多学科合作的研究工作基础,以提高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技术能力; 、设立国际合作创新研究基金,鼓励各学科与国外专家建立实质性技术、信息交流与科研合作;
、强化重大产业化创新项目风险基金,支持发明专利申报,加快科技引导转化;
、设立学科带头人年度学术报告制度和定期聘请国内院士等著名专家和管理学家来校讲学制度,以此促进学科间的信息、技术交流与合作;
、完善青年科研基金,为青年后备力量的成长提供机会。
6、实施创新支撑体系构筑工程
、构筑较为完备、先进、高效的学校实验技术中心、图书馆、实验动物部等科技创新公共支撑体系;
、完善校、院“共管共用”设备和科室“专管共用”大型设备的资源共享网络;
、进一步提高公共支撑体系的资源保障能力、服务意识和效率。

7、创建优秀科技期刊品牌
提高学校、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或有关附属医院主办、承办的15本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和相应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争取在1-2年内使现有国家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数由12本增加至13本,在2-3年内使现有被国际著名文摘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数由9



本增加至11本,在3-5年内实现至少1本期刊被MEDLINE收录的突破,通过创建更多的优秀科技期刊品牌扩大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四、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一流医学高校,必须在培养拔尖创新

人才、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等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我校人才

队伍中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人、人事部“百千万工程”百人层次3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辽宁省优秀专家称号1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支持计划”5人、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奖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77人、千人层次52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78.7%,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44.1%。有半年以上出国留学
经历的人员占65.8%。十一五以来引进优秀国外留学人才30人。

这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一流医学院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未来几年,应加强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和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的培养或

引进,实施35人才工程”,即培养或引进5名左右在国际上有较大学术影响的知名专家,培养50名左右在国内各学科专业有重要学术影响的著名专家,培养500名各学科专业能力、业绩较为突

出的学术骨干。以此为核心,打造多个具有创造力的高水平的学

术团队,作为提高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医疗保健服

务水平,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人才保障。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加大力度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领军人才,争取一个



人引领一个学术团队带动一个学科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赶超国内外相关领域先进水平。有针对性的围绕重点学科和





新兴学科面对海外招聘优秀拔尖人才,并积极加强引进人才的软

环境建设。

2 强化优秀人才管理

对现有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学者实施以个人业绩突出、学科实力增强、团队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梯次管理,形成选拔与培养、考核与评估、竞争与流动互补的长效机制。同时,注重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后备人选的大力扶植,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所突破。

3、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
通过派出中青年学术骨干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访问、进修学习或参加科学研究工作,与高水平院校、科研院所
合作申报或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完成博士后训练、攻读博士学位等多种形式,使其优化知识结构,开阔研究视野,增强研究能力、

提高技术水平;继续实施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破格评聘、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制度,扩大从国内高水平大学选聘博士后人员和博士毕业生的比例,加速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改善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学位)、学缘结构,推动学术梯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实施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医疗服务工作量和学科发展需求为主的教研室(科室)工作人员定岗定编制度,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在注重提高个人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形成团结协作的具有创造力的教师创新团队。



5、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稳步推行人事制度改革,配套相关管理制度。继续完善教师队伍岗位聘任制,确定教师岗位责任和基本工作量,实施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推行岗位绩效考核和评价的动态管理;继续完善体现学校明确政策导向的职称晋升的标准、程序,形成科学规范、公正透明,不拘一格的晋升制度,促进优秀人才的成长;继续完善与岗位聘任制相适应的薪酬激励机制和《绩效津贴实施细则》、《工作量核定与管理办法》等政策,以岗位业绩考核为手段,实行岗位津贴的等级管理和动态管理。在普遍适度提高的基础上向专业技术岗位,向重要岗位和有重大贡献者倾斜,调动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工
作积极性;继续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和考核,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和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在职称晋升、薪酬奖励及出国留学等工

作中确保师德表现作为主要考核依据。

.E疗卫生事业发展
按照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健全各

类医院的功能和职责。优化医院布局和结构,充分发挥城市医院在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骨干作用”;"城市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式,带动社区卫生健康持续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区域规划和我校的综合实力,学校应该全方位满足区域内医疗保健服务和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需求,成为东北区域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中心,在国家的医学和卫生事业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具体规划是:

1、适度增加综合性和专科医院



建立第三临床学院,使我校具有4所大型临床学院,区域布局更趋合理;在现有口腔医院、眼科医院的基础上、建立肿瘤医院、妇儿医院、脑科医院。使我校具有5所独立设置或综合性医院中相对独立管理的专科医院,突出专科特色,医疗保健服务功能更精更强。

2、适度增加总床位数,
经过10年左右的建设,使总床位数从现在的6469张(附属第一医院2249张,附属盛京医院3000张,附属第四医院1150,口腔医院70张)增到9600张(附属第一医院3000张,附属盛京医院4000张,附属第三医院1000张,附属第四医院1500张,附属口腔医院100张),以满足社会需求,提供更多的基层卫生人员培训进修和医学生临床实习岗位。


3、适度增加专家数量和设备配置
现有专家1151,2020年增至2000人,现有设备总值为12.6

亿元,2020年增至25亿元。

4、加强特色优势专业建设
保持皮肤病与性病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系病)、普通外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学科(专业)国内一流的特色和优势;各附属医院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使肿瘤外科、儿外科、妇产科、儿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口腔外科、神经内科、肾内科、重症医学科、骨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麻醉科、急诊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学、心脏外科、肿瘤内科、精神医学科、感染病科、整形外科、放射治疗科、微创外科、口腔内科、围产医学、康复医学、临终关怀等学科(专业)或其中部分领域的疾病诊疗



水平在保持位列独立设置的地方医学院校中前三名的基础上,争取进入国内同学科一流行列,在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的同时,为我校的临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更好的支撑平台。

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为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科大学的建设目标,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和交流至关重要。针对目前我校在国际合作交流中与日本的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交流合作较密切,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实质性合作较少,留学生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仍有待提高的现状,确定主动出击,积极开拓;目标明确,强强合作;广泛交流,注重实效;加大投入,提高效益的拓展国际合作交流的思路,达成扩大交流规模、提高合作水平、

推进国际教育、开拓捐资渠道、确立名校地位、增强学校实力的

目的。

1、实施“知名度”工程
通过知名媒体、网站、报刊、互访和各类涉外服务等途径扩大对学校的推介和宣传;积极主办、承办或策划国际大型学术会议,提升学校和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2、拓展国际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保持对日合作交流的优势和特色,通过科学研究协作、互派教师和留学生、共同举办国际会议、学生文体互动和卫生人力资源交换多种形式,使现有的良好合作关系成为牢固的、实质性的双边合作与交流关系。与之同步,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资源与生物医学发达的美国、西欧等国加强联系,增加校际合作的数



量,积极申请国外或中外联合设置的各种科研基金,以项目实施带动我校相关研究领域水平的提高。

3、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

适应国际医疗人才市场和教育国际化趋势发展的需求,采取灵活办学方式,增加招生专业和研究生招生数量;采取学分互认的办法,吸引北美地区(美国、加拿大)大学毕业生来我校学习临床医学专业;利用我校日语人才优势,创办日语、日汉双语医学班,吸引日本留学生来我校学习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通过以上措施,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促进留学生来源的多元化,扩大留学生规模,使5-10年内达到2000-3000人。

4、成立国际教育学院

加强国际医学教育方面的合作,在留学生教育中积极引进国

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材和方法;通过政策倾斜和相应制度的保
证,加大留学生教育的师资培训或人才引进的力度,整合优秀的外语医学教育师资力量,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师资队伍;理顺留学生教学管理体制,以国际视角创造优秀的留学生校园文化,创造我校外语医学教育品牌。适时成立国际教育学院。

5、完善留学进修制度

继续选派学术、业务骨干到国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留学研修,建立派出人员遴选、进修阶段报告、留学成效评价制度,确保留学研修的效果和质量。

6、引进国际智力

按照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的重点需求,聘请



一批国际著名专家和社会名流为我校名誉博士、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聘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进行长期或短期合作研究;聘请国际一流教学大师来校示范授课。

7、开发校友等海外资源
广泛联系海外知名校友,在校友较多且与学校联系较密切的国家组建校友会,以校友为桥梁,与国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建立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和联合办学等合作关系。积极推介学校建设一流大学的有关项目,利用对外交往的渠道和海外校友的力量吸引和争取各方机构、个人对学校办学设施、科研项目,奖学金,奖励基金,实验装备和重大活动的赞助。

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教学型医
科大学既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科教兴国”、“人
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更是全校师生员工多年的期盼。全校师生员工务必充分认识达成这一目标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始终坚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统一,始终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学校长远的发展和建设目标同心同德、努力奋斗。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