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经 要 参
第 28 期
(总第318期)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2009年07月21日
特别专题:世界经济月报
世界经济: 衰退趋势开始放缓
国际市场: 金融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逐步提高
美 国: 经济下滑趋势有所放缓
欧 元 区: 经济好转迹象逐步显现
日 本: 经济有望逐渐走出谷底
俄 罗 斯: 上半年经济衰退10.1%
印 度: 经济刺激措施推动经济持续回暖
韩 国: 经济已摆脱下滑局面
巴 西: 经济呈现复苏态势
南 非: 经济在谷底徘徊
今年二季度以来,在各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下,世界经济出现好转的迹象,有望在今年年底结束衰退,转入缓慢回升时期。
本次经济危机为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世界最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各国政府为了应对危机,纷纷推出了空前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方案,这些政策在遏止经济继续急降和减轻金融风暴冲击方面显露出了明显效果。目前东亚新兴市场化国家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开始显现一定复苏迹象,预计东亚国家将最先走出衰退阴影。
美国经济自2007年12月份进入衰退,已成为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衰退。近期美国金融市场状况有所改善,大银行破产风险基本消除,流动性状况不断改善,表明金融体系已经开始走出危机的阴影。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出现触底反弹迹象。美国6月份的新屋动工年率为3.6%,达到58.2万户,为7个月来最高,其中独立屋开工年率增长14.4%,创2004年以来最大增幅。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这两大资产市场既是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索,也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所在,目前这两大市场重新企稳,有助于世界经济走出最糟糕的时期。
但是,由于此次经济危机对过去几年世界经济的增长模式产生了很大冲击,世界经济未来的新增长动力尚未形成,短期内世界经济增速不会很快恢复。
首先,美国居民消费难以快速复苏。长期以来,美国居民遵循高负债、高消费的生活模式。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居民资产大幅缩水,资产负债率上升,美国居民消费行为开始发生改变,消费习惯从依赖借贷变为注重储蓄。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居民储蓄率不断上升,至5月时储蓄率已从2008年的零左右上升到了6.9%。当前,在美国就业形势继续恶化的背景下,储蓄率仍将继续上升,消费增长会相对缓慢。
其次,全球产能过剩将抑制固定设备更新,制约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经济危机的实质是全球产能过剩与全球需求不足的矛盾。目前,全球性的钢铁、水泥、家电、电子消费品、汽车、住房等行业产能全面过剩,产品出现积压。尽管目前各国去库存化过程正在继续,并且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只要全球产能仍然过剩,大规模固定设备更新就不会发生,世界经济也就不会很快复苏。目前,美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只有65%,欧盟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也仅有70%左右。虽然世界各国为了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了对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和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和投入,但这些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短期内很小。
由于当前世界经济显示出向好的迹象,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开始考虑逐渐从之前的经济刺激政策中退出。在美联储7月份召开的上半年政策会议上,不仅没有扩大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反而对政策进行了调整,不再强调通货紧缩。但从短期看,虽然各国大规模救市政策形成了一定的通胀预期,但实体经济的复苏步伐并不坚实,通胀风险尚未形成实质性威胁,预计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不会很快转向。
1.全球股市
欧美股市在6月保持了小幅调整的态势,7月上旬后重新表现强势,再度回升。欧美股市再度活跃从基本面来看,主要是受到美国及中国经济复苏迹象加强的鼓舞。另一方面,近期上市公司公布的第二季度业绩报告也对股市上涨形成支撑。特别是高盛、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的盈利业绩使得金融股走强,提高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受到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的推动,亚太股市在近期也表现较好。由于截至7月中旬,上海和深圳股市分别上涨75%和95%,大大高于日本股市同期5.47%的增长率,使得中国股市市值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股市。这表明以人民币计价的A股市场将逐渐成为亚洲最重要的证券市场。
2.全球债市
从6月10日到7月10日的时间里,美国公债收益率逐渐下降,而同期欧美股市小幅下挫,表明避险资金流出股市、流入债市。但是进入7月中旬后,由于美国公布强劲的房屋开工数据,加之其它经济复苏数据,使得投资者对风险偏好增强,对公债的避险需求下降,公债收益率开始回升。
自12月初以来,美联储已吸纳了超过7,6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机构债,令这些债券较可比公债利差回到金融危机发生前水准。一般来讲,在衰退接近尾声时,投资者更为关注诸如股市和公司债等较高风险投资,而对避险资产——公债的兴趣不大。
3.全球汇市
从6月初以来,美元兑各主要货币延续一个多月的胶着态势。截至6月份,美国本年度的财政赤字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引发了市场对美元的担忧。但美国财长盖特纳捍卫美元地位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元的下行压力。
几个月以来,中国外汇储备多样化的政策成为了金融新闻报道的焦点,并左右了美元人气。但是,中国外汇储备仅6月份一个月就增长了421亿美元,至2.132万亿美元,当月的外汇储备增幅和总规模双双创下了全球纪录,这令中国对美元资产的兴趣正在下降的担忧有所缓和。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证实,第二季度美国国债的海外需求中,来自中国的需求占了一大部分。
4.国际石油市场
6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冲高后调整,整体表现出先扬后抑的势态,在冲破70美元/桶的关口后,最高触及到72美元/桶的高位,随后在70美元/桶的位置上下波动。截止到6月30日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8月期货每桶69.89美元/桶,伦敦布伦特原油8月期货69.30美元。
高盛预计原油期货价格将在2009年底达到每桶85美元,在2010年底触及每桶95美元。油价上升将有可能推高通胀。欧佩克轮值主席表示,油价在70到75美元有利于未来石油投资,超过80美元/桶将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欧佩克秘书长认为,目前市场上石油供给充足,油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来自投机。
5.国际初级产品价格
受2009年种植面积纷纷超此前预期影响,美国玉米、大豆、小麦价格6月均出现大幅下跌。USDA6月底公布,美国2009年玉米种植面积料较上年增加1%至8703.5万英亩,小麦种植面积预估为5977.5万英亩,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为7748.3万英亩,为历史最高水准。受此影响,美国玉米期货合约价格6月大跌21.3%,现货价也下跌了22.3%;小麦期货合约大跌了15.1%,大豆期货合约价回调8.6%。国际糖业协会分析师预计,2009/10榨季全球糖产量将较消费量低300~400万吨,推动原糖期货合约价继续大涨8.2%,现货价上涨了9.5%
6月份的大部分时间,LME期铜都在5000美元/吨附近成交,成交价能远高于边际成本是因为LME库存的不断下降和商品基金的流入带来的支撑。LME3个月期铝以1440美元/吨开盘,收盘报1629美元/吨,月涨幅13.1%;LME铝库存由月初的423万吨继增至月末的440万吨,铝库存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LME3个月期锌以1571美元/吨开盘,收盘报1546美元/吨,月跌幅1.6%;LME锌库存由月初的32.4万吨上升至月末的35.4万吨。
2009年6月钢价全面上涨,冷板价格上涨7.5%,螺纹钢上涨4.3%。国际钢价指数环比上涨3.5%,同比下跌52.4%,亚洲钢价指数8.5%的大幅反弹是拉动国际钢价走强的主因,北美和为欧洲钢价仍在下跌。
美国商务部向上修正了美国经济今年一季度增长率,美国经济虽然仍处于衰退之中,并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但今年一季度经济下降幅度有所减小。同时,部分经济指标也显示经济出现向好的趋势。但失业率持续攀升、巨额财政赤字等问题仍困扰着美国经济。
1.经济增长好于预期
美国经济去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分别下滑了0.5%和6.3%。按照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终修正数据,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下降5.5%,虽然为连续第三个季度下降,但是下降幅度小于去年第四季度,也好于此前公布的下降6.1%的初值。从目前看,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是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美国经济表现最糟糕的6个月。另一方面,第一季度美国经济表现仍比去年年末有所改善,表明美国经济衰退已在去年第四季度见底。
从经济增长看,第一季度美国经济略好于预期的主要原因,一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约三分之二的个人消费开支第一季度增长1.4%,不仅扭转了此前两个季度连续下降的局面,而且是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大增幅,与去年第四季度下降4.3%相比有了显著的改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0.95个百分点。二是企业削减库存使经济下降幅度小于预期。今年第一季度企业削减库存使经济下降2.20个百分点,幅度小于预计的2.34个百分点。
美国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消费者信心和个人收入齐升
6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大幅改善,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去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70.8,明显高于5月的68.7和4月的65.1。
由于美国政府的扩张性财政刺激,特别是年初以来,通过减税、提高养老金福利和医疗保险等方式,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在过去几个月有了明显提高。5月份美国个人收入环比上涨1.4%,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增幅;同时可支配收入增长1.6%,高于4月份的1.3%;消费者支出也首次上升到2月份以来的新高,上涨0.3%,而3月份及4月份,这一数字仅分别为-0.3%及0。对于美国经济而言,个人开支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数据指标,因为消费总量占其经济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因而,消费水平的逐步上升将能够带动美国经济尽快反弹。
3.制造业情况持续好转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6月份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从5月份的42.8攀升至44.8,为2008年9月份以来的最高值。虽然制造业活动指数连续第17个月处于收缩状态(小于50),但近期的收缩速度放慢,表明美国制造业状况出现了持续好转迹象。
在分项数据中,6月的上升并不同于以往,生产指数和就业指数双双大幅上涨,两个指数分别较上月上涨6.5个和6.4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上升至52.5,高于50这一“分水岭”之上。6月新订单指数虽然从5月的51.1下降至49.2,但新订单和库存指数的差值从5月的18.2个百分点进一步扩大到18.4个百分点。一般来说,该指数扩大,意味着制造业生产的上升幅度会更加明显。6月的库存指数从5月的32.9下降至30.8。从5月开始,库存下降速度加快就已显现。结合生产指数的快速上升,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出现积极恢复态势。
4.贸易逆差降至10年新低
尽管油价上涨,但因出口额上升而进口额下降,美国5月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缩小9.8%,降至259.6亿美元,为1999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贸易逆差额低于此前经济学家预测的302亿美元。
美国5月份出口额由4月份的1214.1亿美元增长至1233.1美元,创下了2008年7月份以来的最大增幅;而5月份进口额则由4月份的1502亿美元下降至1492.7美元,为2004年7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10亿美元)
5.物价明显上涨
美国6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升0.7%,创去年7月以来最大月度升幅。不过,6月份美国CPI环比上升只是能源价格明显上涨导致的暂时现象。当月,美国能源价格环比上涨7.4%,其中,汽油价格环比上涨17.3%,为2005年9月份以来最大月度涨幅。6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环比上升0.2%。6月份美国CPI同比下降1.4%,为近60年来最大年度降幅。
消费价格指数是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经济衰退使工资收入下降,预计通货膨胀近期不会成为严重问题。
6月份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也创下19个月来最大增幅,环比大涨1.8%,点燃了经济终于开始复苏的希望。
美国月度CPI(%) 美国月度P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