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十四冬”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凉城滑雪场维修改造正按工期推进,冰球馆已完成维修改造。
呼伦贝尔是“十四冬”主赛区,承担开闭幕式和冰球、冰壶、滑雪、滑冰等比赛。
本着“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坚持厉行节约,十四冬将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设施,由呼伦贝尔、赤峰、乌兰察布、牙克石等地承办绝大多数项目,对雪橇、雪车等不具备办赛条件的项目将积极考虑利用北京冬奥场馆,用好冬奥遗产。
本届冬季运动会的会徽名为“冬之韵”。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会徽突出内蒙古特色,以蒙古文 字的字形为创意基础,运用流畅、洒脱的中国书法语言,巧妙地将蒙汉两种文字的 字融为一体,呈现了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万众一心,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传递了内蒙古办好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推动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会徽图形整体呈现一种旋转升腾的“势”,表达了国家倡导全民增强体质,追求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生活的主旨。同时,流畅的图形线条巧妙地展现为冬季运动韵律与草原哈达飘舞,表现了冰雪运动的节奏和动感,象征着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祝福八方客朋吉祥、幸福、安康的情感内涵。
会徽以蓝色为主色调。蓝色是天空的颜色,也是内蒙古人民崇尚的色彩,寓意辉煌与永恒。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源自奥林匹克五环色彩,体现了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体育精神。
“当时,我听说‘十四冬’要征集会徽及吉祥物设计作品。作为内蒙古人我希望用自己所长为家乡贡献力量。我觉得在内蒙古举办的全国大型赛事,吉祥物一定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于是就想到要以两个蒙古族娃娃为吉祥物形象。”“十四冬”吉祥物及会徽设计者、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艺术系主任包湖林说。
确定了吉祥物的大致形象,包湖林开始思考,如何将蒙古族元素和地域特色融入吉祥物创作之中,最后她想到可以从服饰上做文章。从夏季服饰到冬季服饰,从博克造型到手举火炬造型,从正常孩童身形到胖乎壮实的身形……一遍又一遍地更改,让吉祥物的形象日益饱满。
由于是冬运会,所以包湖林将吉祥物身上的蒙古族服饰设计为冬季服饰。同时,这次冰雪盛会是全区的大事儿,她决定将自治区东西部的服饰特色都融入其中。男孩“安达”身穿团花锦缎皮袍,头戴圆顶立沿帽,脚蹬高腰饰花皮靴,这是内蒙古西部蒙古族男子传统服饰;女孩“赛努”则身穿内蒙古东部布里亚特蒙古族女孩代表性冬季服饰。两个蒙古族娃娃一个看起来正在向前奔跑,一个正在跳着蒙古族舞蹈盅碗舞。
设计过程中,包湖林修改了40多遍,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推敲,最终,“安达”和“赛努”顺利“诞生”。“安达”和“赛努”,汉语意思分别为“朋友”和“你好”,一对可爱的蒙古族娃娃传递了内蒙古各族群众对全国人民的诚挚邀请,更彰显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热情好客、健康快乐的良好精神面貌。
作为历届全国冬运会中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一届体育盛会,将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设滑冰、滑雪、冬季两项、冰壶、冰球、雪车、雪橇、滑雪登山8个大项、16个分项、176个小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冬季运动会,简称“全国冬运会”或“冬运会”,是中国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冬季综合性体育赛事。第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于1959年2月在哈尔滨市和吉林市举行,此后基本上是每四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十三届(第二届停办但届次照算)。第一至第四届作为全国运动会的冬季项目,与全运会的夏季项目一并作为一项赛事举办。1983年以后,冬季运动会从全国运动会中分离,另行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