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内的综合课,应该要看清楚最根本的根底点,即这堂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孩子们需要学习什么?老师们要教些什么?在这个根底上,再去想运用什么样的手段,运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来进展授课活动。
在第三天的专题讲座中,宋老师进展了一场题为《教学目标管理及教学组织》的专题讲座。针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策略”,进展了系统的阐述。
1、美术作为经历学科,没有精准的测量标准,只有程度水平——“初步、根本、能够”。
这对于我们的学习评价,事实上提出了新的评价形式。学习的'评价应该是因人而异,针对每个孩子的差异,应该有着不同纬度的评价方式,更多的应该在于对孩子自身的开展评价,即纵向的。
2、教学目标是为师生共同制订的学习标准。
即教学目标是既是教师用于教学设计的假想心得体会,也是学生们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3、(教学)目标达成,只要完成就很好,不必过于追求环节(曲线),直达更好。
4、落实目标管理的关键在于教学决心。
教学决心就在于将最主要的(指教学目标)坚持到底,要坚持贯彻自己的教学主张。
接下来,在湖南美术出版社社长、湘版美术实验教材编委黎丹老师娓娓道来的讲座中,提到了应“注重/强化学科意识”,“应对孩子们的学习设问、设难,让孩子们有问题驱动、任务驱动,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而在上个周末的名师课堂活动中,有幸听了一堂中学组的语文课。上海的马老师在课后名为《让语文教学回归本原》的讲座中,也提到了“利用学科特性,自然渗透精神养分”的观点,提出“孩子们对课堂有精神需求”。
1、把学生当作人;
2、把学生当成成长中的人;
3、了解“理解、研究、修正、满足、提升”作为成长中的人的人性特点和需求;老师应该知道孩子么成长中需要什么。
因此不管是哪种学科,都应该坚持本学科的学科本位/本原,坚持本学科的学科特性。教学目标的制订,不仅仅在于学会一种表现技法、一个知识点,更多的应该关注这样的学习对于孩子们的终身学习、终身开展,有着怎样的影响力和持续力,工作总结这才是教育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