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顺着节气来养生

2023-07-19 来源:步旅网

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一刻也不能脱离自然条件,人们只有顺从自然的变化,及时地做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去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本报精心为您编制了一份2017节气养生图谱,愿您顺应天时休养生息、健康长寿!

2月3日

立春

立春即开始进入春天。“春三月,此谓发陈”,是各种陈旧顽疾的高发时节。

气机变化:地下封藏的阳气开始萌动。

常见问题:猝然减衣,寒气伤人。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多发。

养生之则:农谚上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顺应春季木气升发,喜动恶静,喜阳恶阴。

饮食:适当吃些辛温食物,如葱姜蒜类,也可以多吃当季食物,如萝卜、韭菜、生菜、春笋。

活动:阳气升发、多晒太阳。肝主筋,春天是养筋的好时节,适当伸展肢体。

养生方:薏苡仁陈皮鲫鱼汤、韭菜炒鲜虾仁。

3月20日

春分

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春分夏起身,一刻值千金。”

气机变化:阳升阴退,渐暖渐温,万物生机勃勃。

常见问题:春分后的时令病,多是下虚,需重视补益中阳。特别是因天气突然变热,不少人贪热少衣而极易感冒风寒。阳气过于升散,出现胸胁烦满、失眠多梦、口干舌燥、舌红少苔等症状。

养生之则:“春夏养阳”。当早起,多一点户外运动,接收大自然的阳气。

饮食:忌寒凉,不吃寒凉的食物,而多养护阳气。

养生方:桂圆莲子粥、冰糖炖燕窝。

5月5日

立夏

夏季的开始,万物旺盛,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气机变化:地面阳热越来越多,越来越温暖。心气最旺,神明最清。

常见问题:若突遭寒气,阳气升发受阻,易郁而成痹,关节炎、类风湿以及各种疼痛等等。阳气过度升浮,导致烦躁,失眠、出痘疹等。

养生之则:宜扶阳养阳,注意养心。首先,早睡早起,其次,适当运动出汗,助阳气升发。再次,清心静养,免伤损中阳。第四,勿过度贪凉而伤外浮之阳。

饮食:炎炎夏日,饮食的关键在于“清”,可多吃丝瓜、黄瓜、苦瓜等瓜类蔬菜。

养生方:大枣生姜茶、莲子扁豆薏苡仁粥。

6月21日

夏至

炎热的夏季来临,万物生长也最旺盛。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

气机变化:阳热至极,伏邪易外达,血液流通也快。

常见问题:人体阳气升浮无制,易出现头晕、血压升高、易发脾气、失眠、脑热等不适。当静以敛神、勿妄耗真精。一些虚火上浮引起的病症如高血压、头晕、五官咽喉火热诸症之类。

养生之则:暑热郁蒸,人们往往贪图寒凉饮食,反易伤脾阳,因此需重视健运脾阳。冬病夏治,可及时扶正驱邪。

饮食:酸味敛阳,可适当吃些酸性食物。莫贪图寒凉。

养生方:酸梅汤、山楂陈皮粥。

2月18日

雨水

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降雨量渐增。而寒潮入侵时引起强降温,对老、弱人群危害极大。

气机变化:地下水中所封藏的阳热之气上升,蒸腾阴浊,化而为雨。

常见问题:雨水时节、阳气上升,容易感染风寒而导致发烧、咳嗽。

养生之则:春季需养木气,宜动不宜静,但不要过于剧烈活动。

饮食:勿过食辛辣温窜之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丁香等温热调料。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

养生方:薏苡仁赤豆鲫鱼汤、鸡蛋香椿饼。

4月4日

清明

此时气候清爽温暖,天气晴朗,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清明节这天,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

气机变化:春分之后,阳光升腾,照临大地,光亮四达,清明一片,故称为清明。

常见问题: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肝属木、木生火、火为心,而心火在此节气中会过于旺盛,所以这一段时间是高血压的高发期。

养生之则:户外踏春,让人体肌肤腠理舒展,五脏六腑因内外清气而润濡。

饮食:当以“养肝柔肝”为主,兼顾健脾养胃,可多食枸杞、大枣、荠菜、菠菜、豆制品、银耳等有益肝脏之品。

养生方:枸杞猪肝粥、茯苓煲猪肉。

5月21日

小满

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气机变化:地户打开,天阳升浮,地面以上的阳热有所盛满,故称小满。万物蕃秀,人身阳气渐旺。

常见问题:容易上火、出现鼻血、失眠、头晕、牙龈出血、口腔溃疡、鼻干、口燥等。

养生之则:此时是最佳的扶阳补火时间,以祛除阴寒。适当运动,汗出透彻;建议多赤脚走路,可更多地接引地气,平衡体内的阴阳,以防夏天阳气过浮引起高血压、头晕、咽痛、口腔溃疡等不适。

饮食:辛可散、温可暖。此时吃些辛温食物,能有助于透出阴邪。小满后适当吃些大葱、大蒜之类当季食物,促进阳气向外透发。

养生方:蒜泥茄子,砂仁煲猪肚。

7月7日

小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但不到最热的时候。此时,是初伏前后。

气机变化:地下的阳气已经完全升浮到了地面以上,地下凉极。同时阳气开始敛降,热蒸地面,水湿气化,上浮于地面以上,是为暑热。

常见问题:人体处于阳气宣散状态,毛孔已经打开,外热而内虚,易患中阳亏虚之症,比如感冒、周身关节寒痛、身紧、发烧、咳嗽等不适。

养生之则:天地之间热极,但地下凉极,人体需养阳。

饮食:适当吃酸,亦可服用辛温开表药膳以宣通阳气,祛除寒邪。天越热,越不可过于贪凉饮冷,以免伤损中阳,出现腹痛、腹泻诸不适。

养生方:紫苏砂仁粥、苏叶橘皮饮。

3月5日

惊蛰

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蛰”是藏的意思。春雷震响,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苏醒过来开始活动。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气机变化:木气旺极,阴阳交互相撞而惊雷阵阵。

常见问题:春天肝当令,木气过于疏泄,人体阳气惊动而上浮,易出现头晕、长痘痘、口腔溃疡、咽干痛之类不适。

养生之则:惊蛰护肝正当时,需收敛木气,当用酸甘养阴法敛气。

饮食:同雨水节气,勿过食辛辣温窜之物。

养生方:百合煮鸡蛋、枸杞鹌鹑汤。

4月20日

谷雨

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雨生百谷”。“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至暮春了。

气机变化:阳气上浮,水气蒸腾,地面以上阳热甚多,地下阳根则渐少。

常见问题:易外感邪气而出现发热、咳嗽诸症,白天易困倦乏力,晚上失眠烦躁。

养生之则:“春夏养阳”。酸敛木火,兼扶中阳。此时,最需温被阳气。

饮食:忌寒凉食品,否则很容易导致中阳被损,诸病缠绵。

养生方:五指毛桃猪肉煲猪骨、银耳羹。

6月5日

芒种

“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

芒种前后,我国中部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

气机变化:阳气最多而阴气最少的一个月,地下阳气尽升浮于地面以上。

常见问题:芒种雨水增,要防湿病生。

养生之则:此时阳气外散最大,而中阳最虚。因此,养生之法,在于养阳。首先,经常吃些酸味的食品以收敛阳气。其次,睡好午觉,使阳气顺利敛降。再次,适当户外运动,以宣通阳气。最后,养心气降心火,防肠胃炎。

饮食:多温食,忌食寒凉以防伤阳。多食瓜豆,清热祛湿。

养生方:陈梅普洱茶、淮山芡实粥。

7月22日

大暑

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在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雨水多,“小暑、大暑,淹死老鼠”,应防暑降温。

气机变化:炎热之极,阳气逐渐下降。

常见问题:脾脏问题多见。若脾弱土败,则易患腹泻。若感湿热之气,会出现午后寒热,头身沉重如裹、困倦思卧、胸闷、腹胀、呕吐恶心、口渴不欲饮等症状以及阳热外浮,心浮气躁、汗多、神疲诸症。

养生之则:关键在于忌凉。睡前喝点酸梅汤,配合热水泡脚,晨起喝生姜红糖水,这样可以加大机体阳气的升降运动,有利于保持健康。

饮食:当避暑热,食品中多加点陈皮,可以润燥祛湿,化中焦谷气。

养生方:豆蔻砂仁荷叶粥、白扁豆山药粥。

8月7日

立秋

气温逐渐下降,秋高气爽,月明风清。“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秋天就要到来了。

气机变化:阳气渐敛降,未入土之热气开始被压入土内,以作为新春生命循环的能量源泉。

常见问题:脾胃病多见。若素体阳虚湿热,兼过食发物,感湿热潮气,则有风湿热痹类病症的发生。还易心浮气躁、汗多、神疲、注意力下降。

养生之则: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养生应早卧早起,以敛阳气,皆以“收”为原则。

饮食:适当减辛增酸,多吃橘子、柠檬、葡萄、苹果、石榴、杨梅、柚子等酸味食物,而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食物以防伤损脾阳。

养生方:罗汉果杏仁炖瘦肉、桑葚桂圆饮。

9月23日

秋分

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一场秋雨一场寒”。南下的冷空气与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

气机变化:“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秋分到了,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秋分之后,金气敛降压力增加,天气渐凉,万物渐见萧瑟之象。

常见问题:天气渐燥,感伤燥气,易伤津液,致口干舌燥、咽喉肿痛、胸闷咳嗽。

养生之则:养阴、清火、润肺。

饮食:养阴清火润肺:苹果、梨子、松仁、甘蔗等;清补柔润:百合、蜂蜜、白木耳、广柑、白果、红枣、甘蔗等皆可。润肺清火:白萝卜。

养生方:乌鸡栗子滋补汤、银耳淮山排骨汤。

11月7日

立冬

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冬季的开始。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

气机变化: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蜇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渐进入冬眠状态。

常见问题:虚寒之病,比如慢性咳嗽、慢阻肺等。

养生之则:重视阳气的敛藏。避免剧烈运动,节制房事、无耗其精,静虑安神。

饮食:立冬要进补,但以“补嘴空”为主,宜食“黑”进补,比如黑芝麻、黑豆、黑米等。

养生方:枸杞核桃炖鹌鹑、桂圆糯米粥。

12月22日

冬至

这一天,开始进入数九寒天。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冷在三九!

气机变化:一年之中,以此时最是微妙。阴阳处于转换之中。可禅坐静心,去体会天地阴阳变化。

常见问题:感冒发烧。如果冬至前后,气候不寒反热,小心传染病。

养生之则:一年中艾灸养生的最佳时节。艾灸肾俞、至阳可以保护阳气,静养休息、增衣保暖。

饮食:多食根茎类食物,像红薯、土豆、山药、木薯之类,皆得土气而成。且根性多升,得地气之极而自然有升发之气。

养生方:萝卜雪梨荸荠汁、鲜淮山玉米脊骨汤。

8月23日

处暑

“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表示暑天终止。

气机变化:阳气下降,暑气渐敛,凉气渐生,易出现雾气弥漫。

常见问题:秋季燥邪当令,处暑以温燥为主,人们容易出现眼睛干涩、口鼻干燥、咽干嗓痛、口渴心烦等症状。

养生之则:白天酷热,夜间凉爽,秋燥也越来越明显,故处暑养生重点在于养阴、护阳、防温燥。

饮食:燥易伤阴伤肺,需适当补充水分。“朝朝盐水,晚晚蜜糖”可谓秋季的饮水养生之道。不宜滋腻太过,润燥时可适当佐以辛润之品,如萝卜猪骨汤、银耳杏仁汤等。

养生方:大麦茶、橄榄沙参瘦肉汤。

10月8日

寒露

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气候将逐渐转冷,水汽凝成白色露珠。

气机变化:燥金的肃杀之象显露,天寒而清,露寒而冷。

常见问题:燥邪之气易侵袭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人容易出现咽干、眼涩、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秋燥症状。

养生之则:寒露以后,养生应以保养阴精为主。注意保暖。“春捂秋冻”,添衣勿太多、太快,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能提醒肌体开始收敛阳气,对于冬之收藏阳气有利。早睡早起,节食少动,勿太辛劳、出大汗。静心独处。睡前热水泡脚。

饮食:在饮食调理上要遵循“少辛多酸”的原则,少吃生姜、葱、大蒜、辣椒等辛辣食物,以免耗伤阴精,可多吃雪梨、蜂蜜、杏仁、芝麻、柿子等柔润之品。

养生方:黑芝麻桑葚羹、杏仁露。

11月22日

小雪

气温下降,进入封冻季节。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要晚两个节气)。“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气机变化:地面以上越来越冷,地面以下却越来越热。

常见问题:如果过度消耗阳气,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感染等寒症。天气一般常是阴冷晦暗,也容易引起抑郁症。

养生之则:“秋冻”要有度。当静心少欲,勿过做运动,以助人体阳气内敛。冬不藏精,对人的健康最为不利,恐怕来春易发传染病。

饮食:温补,适当养阴,勿过燥。在饮食上可多吃些气味芬芳的水果,如香蕉、菠萝等。

养生方:杜仲煲猪骨、栗子煲鸡。

2018年1月5日

小寒

冷气积久而寒,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

气机变化:阳气越来越沉降,地面以上越来越冷。寒主收引,冬季清阳过敛而不升,人体阳气因天寒而内伏,心神阳气不足,易现君火不明诸症。

常见问题:抑郁症。易疲倦,出现情绪低落、心慌等不适。

养生之则:静以养阳,冬季阳气愈降则来年春时愈能升发,至夏时愈能长旺。有抑郁症状的人群多出门参加活动、晒晒太阳、旅游。

饮食:以温和暖胃的食物为主,适当进食如糯米、板栗、淮山、大枣等甘温食材以健脾暖胃则最为适宜。

养生方:腊味饭,胡椒猪肚汤。

9月7日

白露

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增多。露凝而白,故称“白露”。

气机变化:金气初收,天地之间热气渐进入地面,碰到地面后热气凝结成水珠,是为白露。

常见问题:金气肃杀,肺上多咳及皮肤过敏。

养生之则:真正的秋凉开始到来了,防止凉气伤损中阳:昼夜温差增大,需注意穿衣保暖;不可过度贪食生冷瓜果,以防中阳受伤,导致腹泻、腹痛诸症。

饮食:少吃辣椒等燥热的食物,多吃梨、葡萄、苹果等当季的蔬果或是用沙参、麦冬、百合、银耳、花胶等食材煮粥煲汤饮用。

养生方:淮山黑芝麻糊、麦冬茶。

10月23日

霜降

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

气机变化:阳气敛降、藏于肾水中,人亦应之,感觉精力旺盛,健康有力。

常见问题:霜降时节的秋凉,易致风、寒、湿邪侵袭腰、腿,造成经脉受阻、气血不畅而发生疼痛。

养生之则:霜降寒意至,保暖不宜迟,尤其是注重腰腿部的保暖。霜降宜淡补调胃。

饮食:淡补脾胃,应选用气味平淡、作用缓和的食物,以汤类、粥类为宜,有利于吸收。“春天吃花,秋天吃果”,柿子、石榴、猕猴桃、柑橘等水果,以及板栗、山药等都适宜在此节气进食。萝卜更是当令蔬菜,有顺气、宽中、生津、解毒、消积滞、化痰热等功效,是霜降时节的养生佳品。

养生方:白萝卜煲羊腩汤、玫瑰花茶。

12月7日

大雪

大雪前后,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南方也进入寒冷模式。

气机变化:阳气全部敛藏于地下,天地之间一片纯阴气象。需多穿衣服,以养内藏之阳气。

常见问题:一年中阴气较盛的季节。易生上热下寒之病,比如关节炎等寒症。

养生之则:“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温润护阳、御寒防病为重点。保暖加衣,勿使阳气伤损。

饮食:适当温补,在烹煮温热食物时加一些清润的药食材,例如在羊肉、鹿肉里添加竹蔗、马蹄、麦冬、玉竹、生地等以减轻食物的热性,既可补身,也不至于导致内热过重。

养生方:砂仁白果煲猪肚、首乌黑豆乌鸡汤。

2018年1月20日

大寒

天气寒冷到了极点。 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

气机变化:天地之间一片纯阴气象。

常见问题:各种寒症。

养生之则:助阳之藏,养阴之盛。一则清淡饮食,助中焦运化,以养中气。二则戒凉食、生冷、瓜果。三则休息少劳。四则宽心怡情。五则早睡多休息。

饮食:大蒜、香菜、苏叶、花椒等都是味辛性温的药食两用之品,食疗上对预防风寒有作用。多吃补肾养阴的食物,如枸杞、百合、芝麻、核桃等。

养生方:八宝饭,参芪炖鸡。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