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生儿黄疸高住院几天]新生儿黄疸不可忽视

2023-07-18 来源:步旅网

篇一:母乳影响新生儿黄疸?如何治疗及预防

一、造成新生儿的原因及治疗

1、引起黄疸原因

母乳性黄疸是在生理性黄疸退去后,持续存在在健康、足月、哺育母乳的婴儿。没有直接的原因可以证实,但推测和母乳阻止胆红素破裂有关,通常是遗传。

2、增加喂食次数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喂食的次数提高到1天8~12次。喂食的次数增多会导致肠的蠕动增加,这会帮助排泄胆红素。

黄疸会先在宝宝脸上出现。

3、确保吸吮正确

务必确保你的宝宝吸吮正确,这样他才尽可能地得到最多的母乳。吸吮不正确会影响新生儿吞咽的母乳数量。

4、可搭配喂乳器

为了增加宝宝的热量及母乳摄入量,妈妈可以搭配使用喂乳器。这样可以确保新生儿有足够的母乳摄入量,刺激肠道蠕动,增加代谢胆红素。

5、利用光疗治疗

有时候哺育母乳没办法快速让宝宝的黄疸指数下降,建议可以使用光疗来治疗黄疸。光疗通常可以使黄疸指数大幅下降,然后妈妈就可以恢复母乳哺育。

二、不建议用来治疗母乳宝宝黄疸 1、补充宝宝糖水

事实上不建议让宝宝补充糖水,因为这样会干扰母乳的摄入量和生产量,导致黄疸恶化。这样也会延缓胆红素水平的下降。

2、停止哺育母乳

停止哺育母乳只会导致黄疸更加恶化,并且破坏妈妈提供最好营养给宝宝的机会。频繁和有效的母乳哺育是降低黄疸最好的方式。

三、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1、尽快开始哺乳

宝宝出生之后,尽快开始哺育母乳。根据研究,如果在出生1小时内就开始尝试哺育母乳,成功的机率会比较高,并较少问题。

2、频繁哺育母乳

在最初的几天和几周生活里,频繁的喂食宝宝。如果宝宝在喝奶的时候昏昏欲睡,试著保持他的清醒,让他得到充分的喂养。

3、避免中断哺乳

尽可能不要中断哺育母乳,或是搭配其他的补充品。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来源,尤其是刚生产后的母乳,因此千万不要中断。

篇二:新生儿黄疸不可忽视 治疗不及时会损伤听力

黄疸是大部分孩子出生后一个让人担忧的常见症状。据记者了解,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出现生理性黄疸,即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虽然晒晒太阳就可以减轻黄疸,但专家提醒家长,对新生儿黄疸不可忽视,因为胆红素持续高水平,最终可能会损伤孩子的听力。

小晨晨刚出生的时候就有黄疸,全身发黄,尤其是额头、胸部特别黄。家长带着孩子去医院,医生测定孩子的胆红素偏高(一般正常人体内的胆红素水平为1.7-17.1umol/L,超过这个指标即可称为黄疸),嘱咐家长多让孩子晒太阳并且开了一些中药退黄。同时,还叮嘱家长一个星期之后,再回医院复查。

晨晨家长回家后,按照医生的要求,给孩子晒太阳、喝中药,过了几天孩子的皮肤好像没那么黄了。家长于是没有回医院复查。

谁知道,等到晨晨长到1岁多,其他同龄的孩子都在咿呀学语时,他却还只是“啊、啊”地说不了一个字。老人家们说是“贵人语迟”,但妈妈不放心,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让她大吃一惊:晨晨一侧耳轻度听力障碍,继而导致语言发育迟缓。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麦飞说,新生儿黄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症状。如果是生理性的黄疸,一般两到三周即可逐步消退。但是黄疸的病情轻重,最好不要以孩子身体皮肤的颜色来判断,因为目测的方法极不准确。建议每一个新生儿在出生第七天左右(在黄疸发生的高峰期)都应该在医院做一个检查―――经皮胆红素测定,以判断黄疸是否严重。

如果黄疸一直不褪,这是因为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水平过高,而由于孩子的血脑屏障薄弱,血清中高的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侵入人脑细胞,对听觉神经系统产生损伤,而且胆红素值越高,对听力损伤的程度越重。

麦飞指出,对于胆红素比较高的宝宝,父母应让其多晒太阳,胆红素高时最好带孩子回医院进行蓝光治疗,以降低其血清中胆红素水平。有些家长觉得刚出生的孩子都会有黄疸,多喝葡萄糖水、多晒太阳就没事了。

实际上,高胆红素对听力损害的影响通常要经历聚集、结合、沉积三个阶段,而还在聚集、结合这两个阶段时,病变是可逆的,这个时候积极采取退黄措施,可以避免产生不可逆的神经损伤,保护听力,但如果任由病情继续发展,一旦到了第三步胆红素沉积时,则会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如果孩子曾经出现过黄疸,并且还出现以下表现,家长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请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

(1)在3个月内对巨响毫无反应,在3-6个月不会去寻找望向声源,6-9个月不会望向指令中提及的人或物品;

(2)9-12个月不能执行简单指令,如把小球传给妈妈,12-15个月不能说出第一个单字,如爸、妈、车等。

(3)在1岁之后,跟别人交流时常需要别人重复,或常专注地望着讲话者的脸,以图获取更多的信息,帮助理解说话内容。

篇三:新生儿黄疸是生理现象不是病

婴儿出生后,为了适应母体外的独立生活,新生儿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变化,比如出现黄疸、吐奶、体重减轻等等,这些特殊的生理现象容易被年轻的父母误认为是“病”而惊恐不安。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科专家指出,当宝宝出现黄疸、吐奶等生理现象时,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

1、黄疸

由于新生儿肝脏清除胆红素能力差,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皮肤及巩膜发黄。

医生释疑:这属于生理范畴的黄疸,一般7―10天会逐渐消退,早产儿可能到3-4周才会消退。这都是正常的。

提醒:妈妈要给宝宝充足的奶量,让宝宝居住在光线充足的室内。如果黄疸迟迟不退,则可能是疾病所致,家长要带宝宝就医。

2、体重下降

宝宝在出生后2―4天体重不升反降。

医生释疑:在宝宝出生几天内,由于进奶量较少,排出胎粪,皮肤及呼吸时蒸发水分较多,在出生后2―4天体重不升反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提醒:生理性体重下降到10天左右会恢复到出生时体重,如果2周后仍未恢复,家长就要寻找原因,如喂养不足、胃肠道先天性疾病等。

3、吐奶

新生儿宝宝的胃是呈水平位的,就像两头扎住的口袋,胃的上端是贲门,肌肉发育尚 未成熟,比较松弛。胃的下端是幽门,肌肉比较紧张,容易痉挛。

医生释疑:新生宝宝的胃容量很小,呕吐反射中枢控制能力弱,若吮奶过急、过多,就很容易吐奶。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

提醒:妈妈给宝宝喂奶时注意量和速度,检查奶头孔的大小,同时避免空气吸入。当宝宝吃完奶后,要竖起轻拍背部10分钟,等到打嗝后再放回床上。一旦宝宝吐奶,应保持右侧卧位,以防奶吸入气管内。

4、乳腺大:

有些新生宝宝在出生后3―5天会出现乳腺肿大,约有蚕豆到核桃大小,部分甚至还有乳汁分泌。

医生释疑:这是由于母体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胎盘进入宝宝体内所致,雌激素会使乳腺增大,孕激素使乳汁分泌,一般在2―3周后,逐渐消退。

提醒:当宝宝乳腺肿大时,家长千万不要挤压,乳头可能被挤破,细菌侵入乳腺引起发炎。

5、阴道流血:

少数女婴在出生后1周左右,阴道内有少许血性分泌物或灰白色粘液分泌物流出。

医生释疑:这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受到母体激素影响,出生后激素影响中断,造成类似月经的出血,一般数天内可消失。

提示:家长不要惊慌,只要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就可以了。

6、鼻塞:

刚出生的宝宝老出现鼻塞,呼吸不畅。

医生释疑:宝宝鼻黏膜的毛细血管很丰富,且鼻腔很狭窄。当有分泌物时,鼻腔很容易被塞住,不一定是感冒。

提醒:父母可用小棉签轻柔地将鼻腔分泌物取出。

7、尿色红:

出生后2―5天,宝宝尿中会带有红色。

医生释疑:由于宝宝尿少,加之白细胞分解较多,使尿酸盐分泌增加,可使尿染成红色,并伴有排尿时啼哭,在尿布上也可呈红色,一般持续几天后消失。

提醒:妈妈可在两次喂奶期间,加喂些温开水,促使尿排出。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