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向儿子交待身后事时,将一个盒子交给儿子:“答应我,好生保管它。”盒子里面装的并不是什么家传物件,而是两套连环画:上世纪50年代的《红楼梦》和上世纪60年代的《杨家将》。
“ 古有“托孤”,今有“托书”。这是成都的真人真事,才发生不久。”46岁的白和敏说起这件事时,目光落在了自己收藏的三万多册连环画上。不过,“托书”的主人已无法联系,当年那两套不过10元的连环画,市价已超6万元。白和敏说,在成都,有太多的人和他一样,见证了“小人儿书”的起起落落……
痴迷小人书 两角钱一本
白和敏已经从“小白”变成了“老白”,却一直痴迷“小人书”。没有电视、网络和游戏机的上世纪70年代,白和敏还是个小孩。那个时候,哪位同学有一角零花钱,简直就是班上的“款爷”。父母给的零花钱他从来舍不得花,卖废铁、卖牙膏皮、卖纸壳,一分一分地攒钱,只为买一本小人书。买回来的小人书,一定要把手洗干净再翻,还会郑重地在扉页上写上自己的名字。“2分钱买一根糖水冰棍,为了看小人书,硬是在白花花的太阳下把口水咽回去。”
“厚的三分钱看一本,薄的二分钱看一本。”白和敏经常和小伙伴去看小人书,一人租一本,然后再交换看。如果要买,一般都是一角二一本,有的卖两角一本。有时候,小伙伴们还会模仿小人书中的人物,拿着纸叠的“手枪”和“大刀”,就开始“冲呀”“缴枪不杀”地嗷叫。每当新华书店的小黑板写出新书预告,小白天不亮就去排队。实在是太喜欢了,但又买不起,于是偷偷地撕下一页,贴身存放。
忍痛割爱 小人书换来万元学费
当初几分钱、一角多钱一本的小人书,如今也能卖到成千上万元。四年前,为了支持女儿读大学,白和敏卖掉珍藏的一套小人书,换来1万5千元。心里生疼生疼的,酸甜苦辣百味翻腾。
1999年,白和敏在送仙桥看到两本连环画《红岩》,花20元钱买下。终于,那两本书和小时候留下的另外8本凑够一套,他开始了自己的收藏之路。每个星期天,白和敏一大早到送仙桥淘书,每个月的工资几乎就这样“奉献”了出去。
“老白很执着,经常来。”在送仙桥,有个专营连环画的书店。老板冯波说:“旧书分品相,最好的就是‘十品’(十成新),没有任何破损、污渍、折痕。现在老版的十品书基本都不会拿到市面上交易。”冯波一边说,一边拿起一套《水浒》,“边角折了,封皮有污渍,而且这个版本出版挺多的,也就是七品。一般来说版本越老、品相越高越值钱,价格差距很悬殊。”
他透露,现在57版、58版、60版的四大名著最为走红,一套八品的连环画都能卖五六万,还缺货。白和敏觉得,无论那些小人书如何增值,都和他没有太大的关系。“很纯粹的,只是为了情感,只为珍藏童年那份美好的记忆。”
借钱可以 借书免谈
每个收藏爱好者,都有“镇宅之宝”,白和敏也不例外。三万多本连环画,都被他用透明的塑料(10415,-235.00,-2.21%)纸仔细包好,并按照出版社分类。戴敦邦、赵宏本、顾炳鑫、陈逸飞等著名画家,都是他熟悉的“老朋友”。他家的阳台上,拥挤地放了四个大书柜,但小人书很难轻易示人。不过,他的镇宅之宝却单独放在母亲那里。“借钱可以,借书免谈。”这是白和敏和许多“连友”的共识。
白和敏在网上开了个小店,通过照片和文字,与别人分享自己的“镇宅之宝”。“卖书倒是其次,重要的是有一个交流平台。”白和敏注意到,在中国收藏热线网上,连环画的点击率达到90%以上。律师段兴诚从小爱看连环画,他最大的兴趣就是躲在家里看连环画:“我家里有7000多种连环画,够我看一辈子了。”
不为升值 只为圆梦
如今,老白的女儿已经大学毕业,他也成为了公司的财务总监。除了送仙桥,就是人民南路一段的一家书店。老白感觉到,随着电视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普及,现在很多孩子对连环画并不“感冒”。
这家名为行知书店的连环画专卖店只有十平方米,却是成都连友“淘宝”的大本营。淘不到老版的连环画,就买这种“老版新印”的小人书。他们收藏不是为了升值,只为圆一个儿时的梦。
“每当有新书消息,大家都来排队购买。有时候每人只能限购一套。”书店老板何莉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连环画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1982年全国共出版连环画2100余种,单本印量均达到100万册左右。现在,上海美术出版社每年会重版50~60种连环画,但数量少多了。
老白说,连环画是很好的教材,因为连环画的内容永远都是纯真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