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循环经济示范园(铁营镇)紧紧围绕“创新年”的总体要求,以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为总目标,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为着力点,以切实改善民生为落脚点,解放思想,扎实苦干,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预计全年实现两税收入325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80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7.5%、33.6%。现将20__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夯实基础抓党建,规范管理促提升
始终坚持把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基层党建的“一意见两方案”,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第一、村党支部书记化规范管理日益完善。
一是通过到威海、荣成等地参观学习解放思想,通过周末大课堂、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培训,强化认识,提升境界;二是完善财务、监督、考核等制度建设,强化了制度约束;三是奖罚分明,制定工作考核制度,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支部书记各项工作进行衡量,引导形成一种既严又实的干事创业氛围。
第二、双百提升工程重点突破。
重点培植大白张、南营、国坊等5个先进典型村。国坊村总投入34万元,创新标准进行了五化建设,打造了生态国坊典型村;南营村在建的纪念堂开创了移风易俗方面典范;后进村张盘石村新当选主任张俊荣,已理顺工作思路,工作步入正轨;段家村也实现了环卫托管,实现了转化。
第三、党员星级化管理成效显现。
自去年8月探索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新模式,现42个村已全面推开,成效明显。一是村级党员干事创业积极性明显提高,有效地带动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二是带动了一批优秀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申请入党人数明显增多,综合素质也明显提高;三是群众满意度有所提升,党员形象进一步树立。
第四、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
积极探索农村新型经济组织模式,充分利用土地确权登记和流转机遇,帮助张顶、杨桥、封桥等十几个村向外发包集体土地247亩,推进小张等五个村实行了土地托管模式,切实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二)基础设施抓配套,筑巢引凤促招商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园区实现“七通一平”,25.2公里的主干路网已经形成,s247省道扩宽工程已经完成;高文亭闸、赵滩子闸全部建设完成,园区防洪能力显著增强;工业用蓄水水库正在积极建设;引进亿利能源、碧水源2家上市公司参与建设,污水处理厂和供热(供汽)中心已开工建设;30公里的污水管网分两期加紧建设,一期即将铺设完成;消防二级站即将完工;供热中心正也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5月建成投产;固体废物、医废、危废综合处理项目预计明年底投入使用;园区承载力和对外吸引力不断增强。
二是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积极推进。
一方面,积极推进园区企业建设进度,今年以来,科荣化工、丰硕化工等9个项目开工建设。欧瑞尔新能源、创立科技等项目投产运营;另一方面,积极抢抓德州被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机遇,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成立招商分队主动对接招商,推介洽谈项目30多个,新引进世纪洪雨、绿素环保等项目8个,总投资6亿元,新开工项目9个,投产运营3个。目前,园区先后引进项目39个,其中投产项目17个,在建项目22个,在谈5个。
三是园区服务制度和质量不断优化。
自项目签约落地,就分配一名副书记对项目进行包保帮扶,全程协助项目各项手续办理等工作。只要企业有需求,就竭尽全力给予帮助,形成了企业内的事情企业自己管,企业外的事情园区负责的“保姆式”服务模式,不断优化的服务质量推动了项目建设进度。
(三)集中投入为群众,发展成果惠民生
一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到民生的高度来抓好落实,对全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提档升级,镇村两级投资400万元,新修、改造道路15公里,新种植绿化苗木15万株。高标准配备了公开栏和四德榜;全部安装了路灯亮化;文化广场在原有全覆盖的基础上,升级改建37个;新添垃圾桶299个,配备84辆垃圾清运车;体育器材配备比例达到100%,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并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新建祠堂1处,全镇实现文明、节俭办红白事。
二是教育卫生建设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开创卫生计生一体化查体服务新模式,将计生健康查体与镇卫生院查体相结合,对育龄妇女进行全面健康检查,进一步提升卫计服务水平;对镇卫生院进行了重新选址迁建,占地10亩,可以扩大医疗辐射范围,更好地为群众和园区企业提供医疗服务,目前已由政府出资70万元,完成土地迁占工作;加大教育发展支持力度,投资614万元的中心小学、闫集小学建设顺利,中心小学教学楼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闫集小学也在加紧建设。
三是农田水利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累计挖沟清淤42条,总长度累计38公里,土方量40万方,修建完成郑庙闸、辛庄闸等涵闸11座,修建完成高文亭、赵滩子提水机组2座,增加排洪流量30立方米每秒,构建起了“旱能浇、涝能排”的园区防汛及农田水利建设体系,确保了园区防汛安全。
四是镇村路网交通持续优化。全长10公里的马颊河快车道建成通车,与全长6.85公里的青年路,和刚刚改造完成的s247省道一起构成了辖区环路。前期网格化建设完成的郑家、东堡等21个村全长27.6公里的村村通道路和园区25.2公里的主干道路也已实现互通互联,全面构建起了惠及全镇42个村的环乡路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出行。
(四)引导带动抓特色,产业转型促升级
特色种养殖初具规模,特色种植皂角400亩,种植决明子300亩,发展花卉苗木3900亩,为铁营发展特色种植起到示范作用;引导培育逐步发展形成了梅花鹿、火鸡、狐狸、貂等特色养殖,目前存栏量达4200余头(只);合作社建设稳步推进,新发展合作社12家,总数达94家,新增农场8家,总数达17家,申请县级示范社3家,引导土地流转1833.5亩,累计流转8184.96亩,土地确权登记已完成任务90%以上,累计土地18365.44亩。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园区方面:
一是新引进、洽谈项目较少。原因:一是经济运行大形势影响;二是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尚不完善;三是“走出去、引进来”工作力度还不够大。
二是园区部分项目建设进度有所放缓。原因:一是部分企业受环保、土地等政策影响较大;二是部分企业自有资金较少,银行收紧信贷资金,出现资金紧张情况。
民生方面:
一是农村自来水供水不足问题。节假日等用水高峰期间部分村庄供水不足。由于自来水铺设管道狭窄,水压不足,在用水量大的情况下,出现供水困难。建议下一步根据人口密度的不同更换大直径的输水管道。
二是部分道路由于年久失修出现老化破碎现象,还有部分村部分路段尚未硬化。建议明年将道路修建补助政策再次开放,对破碎老化路段、未覆盖路段进一步完善。
三是部分桥梁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影响群众通行。建议加大对农村危桥改造支持力度,确保群众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