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全系统信息化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系统上下共同努力,工作有突破、有深化、有创新,在金质工程、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巡查信息化、网上行政审批、传统项目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受到国家局、省局和市政府的充分肯定。20xx年,是全系统信息化工作再上台阶之年。现做如下总结和部署:
一、20xx年系统信息化工作情况
(一)“金质工程”(一期)项目顺利开展
今年完成了市财政拨付的180万专项资金招标工作,添加了服务器、核心网络设备、备份软件和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系统,顺利完成了市“金质工程”(一期)项目建设任务;同时,全系统还积极参与国家局“金质工程”(一期)建设,完成了上级拨付的12365设备安装设置并实现与国家12365系统联网。开展了国家局“金质工程”(一期)应用系统试点工作,组织全系统11个县区局、5个市级技术机构、10个县级技术机构业务骨干人员约130人参加了试点软件培训,并落实了试点意见反馈。“金质工程”(一期)的顺利开展,大大提高了市局机房的硬件建设水平,为今后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局、省局的联系,信息化工作的再上台阶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市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成功立项
从20xx年启动市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以下简称法人库)立项工作以来,法人库可行性研究及建设方案历经20余稿修改,于20xx年9月底通过了专家评审,11月获得市发改委批复。项目建设目标是整合分散在市属有关部门的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建成一个以“一库一系统一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完整、准确的法人库,批复建设资金566万元。法人库是XX市四大基础数据库第一个启动建设的,建设步伐走在全国前列。
(三)巡查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推进
配合市局科学监管、加强日常巡查重点工作的开展,在全系统启动建设巡查信息化工作平台,搭建了组织机构代码、特种设备数据交换服务器,确定了交换方式与频率,开发了监督稽查、巡查两个软件,组织了“企业信息”数据整合,导入组织机构代码数据近24万条、特种设备数据近12万条、监督抽查数据7550条。实现了巡查表数据输入、巡查管理和风险预警信息报送等功能,并初步整合了质监业务数据。
(四)硬件和基础网络设施投入增加
过去的'两年,是我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最多的两年,超过历年投入的总和。各县市区局也充分利用当地政府拨款或新大楼改(扩)建,添置信息化办公设备与网络设施。到20__年底,全市质监系统已基本实现每位工作人员1台办公电脑,总量已超过1000台。配合以巡查为主的监管模式创新,全系统新采购了配有3g上网卡的笔记本近100台。市局机房投入硬件设备总额已近380万元。在基础网络架构上,我局已连接XX市政府内网、电子政务外网、国家质检总局主干网,并租用电信线路连接互联网。今年,在5个市直属事业单位新大楼建设中,投入679万元用于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
(五)应用系统开发效果显现
20xx年,我局结合管理与应用实际,开发了计量二期、“十小”二期软件,继续对行政执法、oa等软件进行完善,并利用市行政审批平台开发了质监审批服务,使管理更规范、监督更动态、决策更科学、应用更便捷、效率更提高。
一是规范了内部管理。在oa系统里新开发了档案管理,历年的文件通过档案管理来查询与查看,并在oa发文流程里增添了政府信息公开功能,规范了内部公共管理事项的网上管理;完善行政执法软件,简化了办案流程,增设了指令书,通过全过程网上流转以及设置应用自由裁量案件库,规范了执法办案行为,加强了权力制约。
二是促进了数据共享。计量管理软件开发了管理版与技术机构版,实现了管理层与技术机构的管理信息共享;通过关联库合并了各业务系统中的企业共有基础数据,实现企业信息共享,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巡查信息平台。
三是提升了工作层次。我局在业务系统开发过程中,注重对信息数据应用的开发,使数据为综合分析所用,为领导决策所用。“十小”行业整规信息平台整合9个市级职能部门的信息,全市约7万多家“十小”企业的相关信息和行业质量安全状况一目了然,成为我市“十小”整规工作的典型事例之一,受到省里肯定;巡查信息平台可实现巡查风险预警管理。
四是深化了网上审批。20xx年,我们通过与市行政审批中心积极沟通,站建立了一站式同步网上办事,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网上申报、办件查询、结果公示,与市行政审批中心网站、市行政审批中心质监局审批软件达成了信息、流程、数据实时同步。
(六)继续保持传统优势
20xx年,我局在网站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市电子政务考核三个传统项目在市级各部门中继续保持优秀。站获得服务类第一,继20xx年之后再次荣获市“十五佳”网站荣誉称号;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截至20xx年12月底,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043条,信息公开量列部门第三,继续获得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和先进个人;在20xx年底的市电子政务考核中,我局位列市级各部门三甲。
二、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需求复杂且难以统一
质监机构设置和业务一直不稳定,导致信息化需求十分复杂并且容易变动。一方面质监机构科室在市局XX县市局设置不一致,导致业务软件的角色设置和流程难以统一,如行政执法流程在市局稽查支队与县市区稽查大队中难以统一流程;另一方面质监职能的不稳定使业务软件开发需求变动较大,如因这几年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应用效果较好的食品监管软件几乎每年都有新开发需求。信息化系统为适应这种变化,往往会造成比较大的人力、精力和资源浪费。
(二)系统信息整合共享基础差
尽管20xx年以来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在市局范围内获得了开放使用,但是系统信息整合共享基础仍然较差。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基本信息共享基础差,各个业务系统历史积累下来的数据中有很大比例的企业基本信息与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不一致,难以被互相关联共享;二是行政许可和认证认可数据共享基础差,自市局行政审批改革以来仍有许多行政许可数据分散在各个处室XX县市区局。同时,认证认可的信息被认监委所掌握,这些数据难以被巡查监管等综合业务所应用;三是技术机构数据共享基础差,质监业务系统需要直属技术机构的数据支撑,但他们财务独立且存在业务竞争关系,往往独立研制不同版本的技术版应用系统,难以和监管版的应用系统整合或进行数据交换。
(三)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信息化建设管理队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特别是“金质工程”应用系统的不断推进,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库管理和软硬件系统运行维护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系统11个县市区局全部是兼职网管员,其中只有4名是计算机类专业的,缺乏信息化管理与应用人才,储备力量也不够。直属单位虽然都有专职网管人员,但各单位间信息化投入、建设各自为政,管理水平、人才结构不均衡。另外,向市局有关处室报送数据的县市区局技术机构,信息化力量尤为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