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别名大瓶螺,为腹足纲、瓶螺科、瓶螺属爬行动物,原产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各淡水流域。1822年命名。它能迅速感知同类被捕食、伤害释放信息素,马上做出逃避或防御行为,如:迅速紧闭厣甲,或沉入水底,自埋于泥沙中,而幼螺往往会沿植物茎叶爬出水面躲避捕杀。且福寿螺卵块因卵红蛋白的存在,呈现鲜明的粉红色,会对陆生捕食者造成警示。在福寿螺的诸多天敌中,仅发现同型巴蜗牛、发光陆螺、热带火蚁和螽斯能取食福寿螺的卵。
世界性外来入侵生物,被我国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首先被东南亚引进食用,后发现口感不佳,市场接受度差,遭到弃养。之后在田间大量繁殖,蔓延泛滥,危害多种农作物。其卵含抗营养、抗消化和神经毒素,能造成捕食者神经细胞坏死。
科目分类:腹足 ;生存环境:湿地 ;颜色分类:褐色_黄色 ;居住环境:两栖 ;最大体型:8cm ;性情分类:危险 ;寿命年限:4年 ;适宜温度:23℃±6℃ ;食物饲料:杂食
福寿螺形态特征:
成螺壳高4-8cm,壳径7cm左右。壳体外观与田螺相似。贝体颜色可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多呈黄褐色,表面光滑。螺体右旋,贝壳近似圆盘形,螺层5-6层,体螺层膨大。脐孔大而深。壳体有若干条细纵纹,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头部有2对触角,前触角短,后触角长,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螺体左边有1条粗大的肺吸管。成贝壳厚,幼贝壳薄,贝壳的缝合线处下陷呈浅沟,壳脐深而宽。
福寿螺生活习性:
喜夜间活动,以躲避昼行性动物的捕食。干旱期可保护性休眠。选择群体密度较低的区域,钻入泥土,泌粘液将壳口封闭,进入休眠状态,时间可长达3-6个月。软体组织在此期间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消耗。休眠期呼吸、心跳及新陈代谢降低到最低水平,以减少能量消耗。其螺壳和厣甲可有效防止水分散失的同时,还能抵抗低温等苛刻的环境条件。温度、水分条件适宜时,可全年活动,无休眠期。
福寿螺饲养方法:
喜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的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适温25-32℃,极限高温45℃,极限低温5℃。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螺类。成螺喜食鲜嫩多汁的植物,如浮萍、茭白、莲藕、水稻等,幼螺则摄食浮于水面的藻类和腐殖质碎屑。在饥饿状态下,会残食幼螺和螺卵,也会吃小鱼虾尸体,还可以借助其强大的颚片和齿舌刮食其它福寿螺螺壳表面的角质层。
福寿螺雌雄分辨:
雌雄异体,个体较大,有完整的螺旋形贝壳。雌螺壳口单薄,外唇直或略湾,厣周缘平展。雄螺壳口增厚,外唇向外反翘,厣外缘的中部略隆起,上下缘向软体部凹。
福寿螺繁殖方式:
繁殖能力很强,1年可产卵20-40次,年产卵量3-5万粒,雌螺会脱离水体产卵,避免螺卵在孵化期遭受水中天敌的侵害。卵圆形,直径2mm。初产卵为粉红色或鲜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在5-6月,5天后变为灰白色或褐色,这时卵内已孵化成幼螺。卵块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卵块可达千粒以上。夜间初孵化的幼螺落入水中,吞食浮游生物等。幼螺发育3-4个月后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