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贵州疣螈_苗婆蛇_土哈蚧_描抱石百科图片_饲养繁殖_雌雄鉴别

2024-04-08 来源:步旅网

贵州疣螈:别名苗婆蛇_土哈蚧_描抱石,为蝾螈目、蝾螈科、疣螈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国贵州、云南。野生于海拔1800-2300m山区的水塘、缓流小溪及其附近。常出现在水源周围的草丛、矮灌丛、阴湿草坡的石缝或土洞中。因原生地环境破坏及污染,及人类盲目的认为贵州疣螈可以治病,大量捕捉,导致其数量锐减。

我国特有物种,形态与细痣疣螈相似,体色非常鲜艳,背嵴棱及体侧疣粒是鲜艳的橙红色,体侧还具有连续的红色纵线。体型为同属较大品种,非常适合人工作为宠物饲养观赏。现为我国2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禁止捕捉野生个体。

科目分类:蝾螈 ;生存环境:湿地 ;颜色分类:橙色_黑色 ;居住环境:两栖 ;最大体型:21cm ;性情分类:温和 ;寿命年限:10年 ;适宜温度:22℃±4℃ ;食物饲料:杂食

贵州疣螈形态特征:

体长16-21cm,尾长6-9cm。头部扁平、顶部有凹陷,宽略大于长。吻短,吻端钝圆,突出于下唇,鼻孔较小,位于吻前端,眼中等大,位于头侧,口角位于眼后角后下方。舌略呈长椭圆形,约占口腔底部的一半。四肢粗短,前后肢几等长。趾基部均无蹼。尾长短于头体长,尾基椭圆形向后渐侧扁。皮肤粗糙,头背、体躯及尾部有各种大小不一的疣粒。

贵州疣螈生活习性:

陆栖为主,繁殖季节才进入水中。白天隐蔽在阴暗潮湿的土洞、石穴、杂草丛、苔藓、树根下。当雷雨天气,地面积水较多时,白天也会外出活动。

贵州疣螈饲养方法:

喜藻类与水生植物多、水质清澈、水深1m以下的周边区域,平时多在水域附近阴湿地方活动觅食。夜晚多在草丛中觅食昆虫、蛞蝓、以及小螺、蚌和蝌蚪等小型动物。主要天敌有:王锦蛇、玉斑锦蛇、黑眉锦蛇与锈链腹链蛇等。

贵州疣螈雌雄分辨:

雄性第二性征表现在肛部呈丘状隆起,隆起处大而短,肛孔纵裂较长,肛裂内壁有乳头状突起。雌性肛部隆起小而高,肛裂短或略呈圆形,其内壁无乳突。幼体头扁平,眼大,上唇褶发达,其两侧盖于下唇褶,背鳍褶宽,起于近头部,有三对显著的外鳃,色较深,最长鳃丝达第五肋沟。头和体背面黄褐色,腹面黄白色,体背及背鳍褶上有黑褐色斑点。

贵州疣螈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出现求偶行为,5-6月进入小水塘、浸水塘或小溪流内繁殖,然后雄螈产出精包粘附于水底基质上,雌螈再以泄殖肛腔将精包纳入体内。雌螈产卵数为49-94枚,平均78枚。卵单枚分散于水底。卵为圆形,动物极为棕黑色,植物极为灰白色。卵胶膜白色透明,具有弹性。孵化期平均21天。8-11月初陆续完成变态,幼体全长一般在60毫米以上。幼体在水中生活,当年变态后在陆地上生活。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