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消费欺诈手段新 你有没有被人骗的软肋

2023-10-08 来源:步旅网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活跃,人们的消费内容日益丰富,消费领域内的各种欺诈手段也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从十多年前的易拉罐拉环中奖到近期的银行卡短信诈骗,行骗者的道具和诱饵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升级换代,他们诈骗的“胃口”也从几百元数千元发展到数以百万元计。本报对这些骗术均进行过揭露。万变不离其宗,骗术之所以能够得逞,是因为其中都有一些动人的诱饵,而诱饵之所以能吸引人上钩,则与部分消费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消费知识方面的欠缺相关。未来,骗术还会出现。本版组织相关报道,在盘点近年来常见消费骗术的同时,揭露骗术得逞的“机关”警醒消费者,也提醒相关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并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骗术改头换面,继续为害社会。8大消费骗术盘点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法规和市场管理的空子,利用部分人的性格缺陷或相关知识的缺失,用各种花招骗取人们的钱财。这些骗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更新也在不断翻新,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邱*国,请他将各种常见的消费骗术一一盘点。易拉罐拉环中奖主要手段:行骗者利用“托儿”演双簧,把事先准备好的印有中奖字样的易拉罐拉环与刚打开的易拉罐的拉环进行调换,慌称中了大奖,诱惑消费者购买该拉环。其所谓的大奖常常是小轿车、摩托车、电视机或者数万元的奖金。这种骗术多利用曾合法开展过有奖销售活动的知名饮料的包装,使不少消费者信以为真。流行时间: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一些大中城市,1999年以后多发生于乡镇和长途客运汽车上,至今仍未绝迹。邮购陷阱主要手段:行骗者利用虚假广告引诱消费者邮购商品,条件是先付款后发货。行骗者收到钱后或者不发货,或者以次充好,甚至卷款而逃,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流行时间:这种骗术流行于2000年前后,主要集中在湖南冷水江市、湖北武汉市及广东广州市等地。中奖喜报主要手段:一些消费者有时会意外收到一封邮寄的“中奖喜报”,说他在某活动中了大奖,或者被电脑抽成了“幸运者”,获得了价值不菲的奖品,但要汇去邮寄费才能把奖品寄过来。不少消费者被“意外之喜”冲昏头脑,信以为真,按要求汇款后不是迟迟见不到奖品,就是收到的奖品与宣传不符。流行时间:这种骗术最早出现于河南省安阳市、鹤壁市,1998年至1999年向全国各地蔓延,现在已不多见。刮卡中奖信函主要手段:行骗者印制大量中奖刮刮卡寄出,收到刮卡信件的消费者每刮必然中奖,而且奖品相当诱人。当消费者打电话联系时,对方告知要求预付奖品总价15%的税金或者一笔公证费之类的钱款,然后才可以兑奖。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汇款过去之后,对方就杳无音讯。流行时间:这种骗术于2000年左右出现于河南省,至今仍时常出现。短信诈骗主要手段:手机短信诈骗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3类。一是宣称手机用户在某公司的抽奖活动中中奖;二是宣称有六合彩中奖码出售,如有失误愿理赔千万元等;三是宣称某公司有廉价走私物品销售等,让消费者以为自己交了好运,再诱使消费者汇“税金”、“公证费”、“信息费”之类的钱款,诈骗钱财。流行时间:这种骗术的发源地不详,2002年出现后为害至今。致富信息主要手段:行骗者邮寄或在媒体上刊登各种诱人的致富信息,宣称可以教人各种赚钱的绝招,如种植名贵药材、加工紧俏产品、转让高新技术等,并承诺“包回收”、“包赚钱”、“小投入,大回报”等等,千方百计让消费者购买其产品或技术。钱一旦寄出后,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得到一些无用的技术和资料,导致消费者不能致富反 该内容由 张胜云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