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家司法考试违纪行为处理办法新改:违反者将终身不得报名

2024-01-20 来源:步旅网

一、引言

《国家司法考试违纪行为处理办法》自2008年实施以来,对规范违纪作弊行为处理、打击考试违纪作弊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考试作弊手段的不断变化,该办法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二、修改背景

2015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将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考生作弊、为他人提供作弊器材、向他人非法出售或提供试题答案、代替他人或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等破坏考试秩序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一修正案为依法打击考试违纪作弊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修改内容

1. 细化和规范考试违纪作弊行为情形。将实践中发生的“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参加考试”等违纪行为纳入处理范围。同时,鉴于原《办法》第八条第一款第(一)(二)项规定的行为有可能涉嫌构成犯罪,将该两项内容调整至《办法》第九条第一款之中,对实施这两类行为的应试人员给予终身不得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处理。

2. 加强与相关法律的衔接配套。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将“组织作弊,或者为他人实施组织作弊行为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非法获取考试试题、答案或者向他人非法出售、提供考试试题、答案的;代替他人考试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规定于第九条第一款中。同时,对应试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实施第一款规定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3. 加强对考生信息安全的管理。注重加强对考生信息的保护,有效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对《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二)项进行了修改,将考试工作人员“非法出售、提供、泄露应试人员有关情况、数据”的违纪行为纳入处理范围。

4. 建立考生诚信档案记录及信息披露制度。考试违纪作弊行为是背信失信行为的具体体现。针对当前社会诚信缺失、欺诈等背信行为多发、社会危害严重的实际情况,《决定》第十九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司法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报名人员、应试人员诚信档案,记录司法考试违纪人员信息及处理结果档案,建立报名人员、应试人员信用记录披露和查询制度,并与其他部门实现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发挥《办法》对考生行为价值取向的引领推动作用,形成不想作弊、不敢作弊、不能作弊的制度机制。

四、结论

本次修改工作总体考虑是坚持依法治考、从严治考的总原则,贯彻刑法修正案(九)相关规定,加大对司法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惩戒力度;根据现阶段工作实际,对《办法》进行必要修改。《决定》对《办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二条和第十九条共四条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本次修改工作将有助于加大对司法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惩戒力度,维护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显示全文